【來源:晉中市科學技術協會_科協要聞】
2022年7-8月份,由晉中市科協聯合市教育局、市婦聯開展了「我和媽媽學科學 科技體驗一起來」活動。本期活動共有市科技館、市圖書館、榆次區氣象局、山西星航航空、山西海立方、晉中愛爾眼科、晉中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 山西博遠教育8個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參加,共組織28項活動,參與人數共4000餘人,參與學生約1500餘人,滿足了部分學生科技體驗和科普教育需求,為開展高質量科普教育助推「雙減」工作進行了很好的嘗試。




一是活動針對性強,科學啟迪激發孩子科學認知。各基地精心策劃活動,區分幼兒、小學、初中三個類別,特別是市科技館開展了「孺子『科』教」親子科普故事會、「科普說」——聽媽媽講和「機械人工作室」科學體驗課等,加強了孩子與家長的互動交流,提升了不同年齡段孩子對科學的認知能力。

二是活動互動性強,科普體驗提升孩子科技興趣。市科技館組織晉小藍科創坊——媽媽帶我做實驗,山西星航航空組織水火箭體驗、阻力傘減速體驗、手勢無人機飛行體驗等,山西海立方組織的密度分層、莫比烏斯環製作體驗,激發孩子對科技的興趣,調動起孩子們學科學的熱情。

三是活動創作性強,科普製作激發孩子創作潛能。山西星航航空組織紙飛機、水火箭製作,山西博遠教育組織數字石英錶製作、立體音箱製作、音樂門鈴製作等13項科普創作實踐,極大調動了孩子們的創作主動性,提高了家庭工學素質,激發了青少年的創作潛能和天賦。


多數家長和孩子非常歡迎此次「我和媽媽學科學」的活動,有位小學生髮自內心地說:「往常假期,媽媽是陪我在補習班補課!今年能參加這麼有趣的活動真是太好了」,一語道出孩子真實的喜悅心情。通過「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晉中市科協為科普教育基地提供了廣闊的科普實踐平台,是家校社融合教育和雙進促「雙減」的創新實踐,改變了假期「我和媽媽去補課」的普遍社會現象,探索了我國科技教育進家庭的新模式,促進了全民科學素質的全面提升。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