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開始,全國房價就進入到長期下跌的趨勢之中。剛開始,像天津、鄭州、武漢、石家莊等二三線城市房價出現下跌。而在進入到2023年之後,像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也加入到調整的趨勢之中。截止目前,全國房價平均跌幅超過30%。而以涿州、廊坊等為代表的環京三四線城市,房價跌幅更是超過了50%。

不僅如此,二手房的掛牌量也出現了激增情況。截至2025年5月,全國二手房掛牌量突破753萬套,重慶以30萬套居首,成都、天津超16萬套。而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掛牌量同比激增,法拍房數量同步上升。這也折射市場深度調整信號。而面對當前房價下跌,以及房子越來越不好出售的情況,很多房東突然出現集體「擺爛」,他們寧願空着也不再把房子出售了。
案例一:虧錢房東捨不得賣房

前幾天,有房產中介楊彬說出了他的經歷。楊彬帶着客戶去看一套200萬的房子。客戶直接砍價到178萬。而房東為了賣房,也只能咬牙同意。結果在中介門店簽約時,雙方就是為了這1%的中介費給談崩了,最後這筆房產交易沒成功。
按房東的說法,他在2021年買的這套房子花了240萬,現在以178萬的價格出售,我都已經虧了60多萬了。你們還讓我出這1%的中介費,買家佔了大便宜,不該讓他多掏點?而買家則認為,行規就是各付1%的中介費,憑啥讓我多拿?就是為了這不到2萬元的中介費,最後房東掀了桌子:這房子我不賣了,虧錢還要買氣受,我就算把房子空關着也比這強!
案例二:房東之間展開降價之爭

上海某小區房東奚敏,她在2022年以800萬的價格買了一套商品房,現在二手房掛牌價已經跌到540萬,奚敏也只能無奈接受。但沒想到,樓上的業主在中介門店直接掛了520萬。而奚敏這套掛牌540萬的房子就沒有價格優勢了。在奚敏看來,樓上的業主明擺着是跟她搶客戶。於是,奚敏當天就把房子給下架了。她氣憤的表示:這套房子即使租出去,也有6千多租金,總比看着別人騎在我頭上要強!
案例三:房子還沒有跌入成本價

武漢市民鄭斌只是把房子掛在房產中介門店,並不急於降價出售這套房子。根據鄭斌的說法,他的這套房子是2010年買的,當時花了100萬,而現在房價雖然從高位已經跌去了50萬,但他的房子市值還有150萬。鄭斌覺得房子如果賣不掉就留下,以後給兒子當婚房,或者把房子租出去,每月還能收到一筆租金,可以補貼家用。
案例四:客戶太會砍價,房東怒了

現在很多買家太會砍價,上來就敢直接砍掉房價的30%,這讓房東們感到憤怒,就做出寧願空着,也不出售的決定。杭州某小區房東潘亮想把一套200萬的二手房掛牌出售,結果買家直接砍價到140萬。潘亮一聽就把買家和中介趕出來了,說你們這不是來買房的,是來拆台的。現在客戶太敢砍價,容易惹怒房東,最終房東決定不再出售房子的情況,已經較為普遍。
那麼,如果房東們集體「擺爛」,他們寧願空着也不賣房子會有什麼結果呢?從目前房價下跌的趨勢來看。如果不趕緊賣房,以後可能房子更加賣不出去。主要是各地二手房掛牌量激增,二手房供遠大於求,而房東能在當前房價相對高位時低價把房子出售,應該還是明智之舉。而對於那些二手房較多的大型小區,由於每天都有幾十套,甚至上百套房源出售,房東手裡的二手房就更加難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