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廣東推進電動單車以舊換新工作媒體通氣會在廣州舉行。會上,省商務廳副廳長何軍介紹廣東推進電動單車以舊換新總體情況和工作安排。
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全省電動單車以舊換新銷售量為17.4萬輛,居全國前列,換新量約為上年度的3倍;累計使用補貼資金8708萬元,拉動電動單車新車消費超4億元。
何軍表示,省商務廳下一步工作重點將通過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打造「一站式」服務平台、推動銷售門店讓利促銷、督促指導行業合法經營、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等方式帶動全省上下一起用力,繼續推動我省電動單車以舊換新提速增量。

政企聯動全鏈條發力
珠三角五城貢獻八成換新量
據介紹,目前,全省參與電動單車以舊換新活動的銷售企業或門店(含個體工商戶等,以下簡稱「銷售門店」)共6992家,具備資質的回收企業84家;開展宣傳推廣活動486場。
據了解,廣東電動單車以舊換新呈現3個特點。一是珠三角城市成效突出,從換新數量看,排前5名的地市分別為廣州3.8萬輛、佛山3.7萬輛、惠州2.9萬輛、深圳1.8萬輛、東莞1.6萬輛,合計約佔全省80%。
二是多部門協同推進全鏈條管理。商務部門統籌協調,工信、生態、市場監管部門分別監管鋰電池回收、鉛酸電池處理和產品質量;消防部門通過安全整治促進參與,公安交管部門優化登記流程並開設綠色通道。
三是各地創新實施便民措施。例如,廣州開發數字化回收登記系統和「E碼通」掃碼錄入,補貼效率提升超50%;佛山首創「信用+以舊換新」監管機制;惠州實現銷售門店政策培訓全覆蓋,保障執行精準度。
對於下一步工作重點,何軍表示省商務廳下一步工作重點將通過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打造「一站式」服務平台、推動銷售門店讓利促銷、督促指導行業合法經營、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等方式帶動全省上下一起用力,繼續推動我省電動單車以舊換新提速增量。

全流程溯源防迴流
政企補貼疊加最高省1600元
會上的採訪環節中,對於如何做好電動單車以舊換新的合規性和高效性的問題,廣州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處副處長李干洋表示,目前廣州市商務局聯合行業協會搭建了電動單車以舊換新補貼的專用申報平台,平台通過發票、身份證明OCR自動校驗,減少人工核驗提升審核效率的同時也更能減少人工查驗誤差;平台對接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E碼通」平台,有效地對新購買電動單車產品進行3C合格自動核驗。
另一方面,從上述的數據可以看到,在電動單車以舊換新政策中,佛山市也取得了較高參與度,換新數量僅次於廣州。據佛山市商務局副局長何滿初介紹,截至5月26日,佛山今年以來補貼申請量達36716份,涉及補貼金額1835.8萬元,拉動消費超8600萬元。申請量為2024年活動期總數2.8倍,暫列全省第二。目前全市共有1126家商戶(其中個體工商戶1051家)參與電動單車以舊換新活動,較去年增長55%。
「一方面,我們與佛山傳媒集團深度合作,策劃『換新,煥新!佛山益曬你』宣傳主題,在微信視頻號、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體平台開設『佛山以舊換新』話題專欄,通過傳媒集團新媒體矩陣開展集成式傳播。另一方面,我們整合市區鎮、企業、協會等傳播渠道,積極製作系列創意海報、一圖讀懂、一問一答、卡通視頻等通俗易懂的宣傳資料,全方位觸達市民。」
此外,對於會上提到的下一步工作重點內容,具體來看,在「一站式」服務平台措施中,將依託銷售門店打造「一站式」消費場景,消費者只需1次到店,就能辦完舊車回收、新車選購、補貼申領、新車上牌申請(預約)等業務,提高以舊換新的便捷性。
對此,據台鈴(廣東)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河新傑介紹,消費者到店僅需攜帶身份證,即可完成舊車報廢、新車購買及補貼材料提交。「針對不同城市申報平台差異,廣州用戶可通過『穗易行』小程序一鍵關聯電子回收證明,中山、湛江、茂名用戶可通過『建行生活』APP提交申請,其他城市消費者可通過『粵煥新』平台或到店由工作人員協助操作。」
同時,在推動銷售門店讓利措施中,也將推動各地市組織銷售門店、回收企業聯合開展促銷活動,形成「國補+廠家補+舊車回收價」疊加優惠,放大補貼效應,激發消費者換新積極性。
河新傑表示,從具體的補貼實施方案來看,在政府統一500元補貼基礎上,以台鈴為例,企業可額外提供最高500元企業補貼,加上舊車殘值最高補貼600元。「如換購1500元以上新車的消費者實際購車成本最高可降低1600元。部分車型優惠後,實際購車價可低至899元。通過京東平台下單還可享受『線上下單、帶牌配送、舊車免費上門回收』的全鏈路服務。」
而對於回收後的老舊電動單車如何處理的,以及如何防止二次流入市場。廣東駿宏環保回收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永澔以自家企業舉例說明稱,除了對車輛進行一車一檔查驗和拆解資料歸集外,在廠區進出口、查驗區、拆解區共有6個高清攝像頭24小時連接交管部門監管中心,交管部門實時對車輛流轉拆解進行監管,保證不會有舊車再流入市場。「此外,我們公司建有專用的鉛酸電池和鋰電池貯存倉庫,確保電池安全暫存;對於舊鉛酸電池,嚴格按照危險廢物管理要求在全國固體廢物管理平台上申報,通過聯單進行轉移,並接受生態環境部門監管;對於舊鋰電池,也全部移交給資質企業處理,保證不流入非法拆解渠道。」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邱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