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內乘用車市場上品牌漸多,同價位乃至低價位區間都有了更多選擇,消費者不像以前,有了更豐富的挑選空間,而且在買車這件事上變得越來越理性,不再一味追求品牌,而更願意從產品實用性、性價比等角度考慮,這也在無形中推動了合資品牌對國內消費群體購車心理的重視程度。
在新能源浪潮席捲中大型SUV細分市場的過程中,有一款合資品牌車型並不甘於就此沒落,它就是2022年11月上市的大眾攬巡,如今從本地經銷商處了解到,這款車終端優惠最高可達7萬元,以關注度較高24款380TSI 四驅R-Line巡遊眾享款(指導價27.99萬元,下面簡稱攬巡)為例,優惠後裸車價20.99萬元,這個價是不是意味着這款合資車又值得入手了?【以上價格優惠信息僅供參考,詳情以當地經銷商為準】
按照慣例,我們先從外觀開始說起,大眾攬巡在設計上區別於大眾攬境、途昂,採用了特有的「奔牛式」前臉設計,貫穿式LED燈帶與發光LOGO在夜間點亮後辨識度很高,給人一種提前進入新能源車時代的既視感。細節上,IQ.Light矩陣大燈支持自動調節,點亮時鋪光效果飽滿通透。車身側面的設計以溜背線條為主體,腰線流暢,20英寸五幅式旋風輪轂樣式簡潔幹練,合理配置的輪高比兼具了力量感和運動感。車尾的X型貫穿式LED尾燈造型也很有辨識度,搭配細長的貫穿外飾燈,科技感比較吸引眼球。只不過,日常行駛場景中,燈光並不明顯。
尺寸方面,大眾攬巡的長寬高對應4949x2015x1772mm,軸距2980mm。作為一款中大型SUV,攬巡的尺寸算是不大不小的類型,其中車身寬度放在同級別車型中有一定優勢,可以保證車上乘員橫向空間的舒適度,但轉彎半徑偏大,狹窄道路和停車位操作不太方便,對新手不太友好。而基於近3米的軸距表現,攬巡實際後排空間表現還不錯,以我1米78的身高來看,前排座椅調整到最低位置後,後排腿部空間可達3拳以上,後排座椅靠背還支持角度調節,搭配自動三區空調和座椅加熱功能,確保了長途乘坐舒適性。
美中不足的是,後排坐墊較短,長時間乘坐容易疲勞。此外,後備箱常規容積有656升,放倒後排座椅可拓展到1720升,滿足露營和搬大件的日常使用需求。細節層面,這款車帶有電動尾門和隱藏式杯架,多處儲物空間豐富且實用性強。
至於內飾方面,大眾攬巡採用了比較簡潔的環抱式座艙布局,雙拼色設計營造出現代溫馨的氛圍感。不過,伸手觸摸時發現,部分區域的材質觸感普通,塑料件的佔比還是偏高,同時實體按鍵的減少帶來觸控操作手感欠佳,不便於駕駛中盲操控制或讀取信息。另外中控屏雖然尺寸達到12英寸,閱讀觀感清晰舒適,同時內置了CarPlay/CarLife車機互聯等常用配置,提升了功能性,但中控屏操作偶爾出現卡頓,智能化功能不及主流新能源汽車品牌流暢,也有部分車主反饋車機應用生態單一。
核心動力方面,大眾攬巡四驅版本搭載2.0T高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162kW,峰值扭矩350N·m,匹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0-100km/h加速用時9.1秒,WLTC工況下綜合油耗8.68L/100km,配合4Motion適時四驅系統,支持多種駕駛模式,遇到複雜的地形環境,擁有良好的通過性。至於底盤調校,還是經典的前麥弗遜式+後多連桿配置,部分車主表示,車身過減速帶濾振效果良好,轉向精準度高,車身穩定性好,適合城市通勤和長途出行,面對一部分輕度越野場景,也有一定的脫困性保障,但高速行駛中風噪較為突出,底盤隔音也一般,尤其是在非鋪裝路面行駛時感受最為直接。
結語
總的來說,大眾攬巡這款車作為大五座SUV,它本質上核心競爭力還是離不開「大五座、德系質感」,如今終端優惠下來,它比較適合的是那些追求實用性、可靠性,不在乎用車成本和車機智能化交互體驗的家庭用戶群體,而即便說該車存在着停車便利性的問題,但依託品牌和德系工藝,還是會吸引不少潛在消費者的目光。大家覺得大眾攬巡這款車降價7萬以後性價比高不高,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