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一線豪華品牌,寶馬,奔馳以及奧迪都是響噹噹的車企。同時,雷克薩斯的實力也相當不錯,與二線豪華品牌凱迪拉克,沃爾沃相比,雷克薩斯不管在品牌口碑,還是新車的價格方面,似乎都是全方位碾壓。雷克薩斯ES曾經一度一車難求,並且還需要加價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雷克薩斯最紅火的時候,日本生產的雷克薩斯根本不能滿足中國汽車市場的胃口,一度導致很多小夥伴拿不到車,而被迫選擇了凱迪拉克或者沃爾沃,積架,所以有人在想雷克薩斯何時在國內進行國產,但那時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因為雷克薩斯在國內有着傲人的銷量,非常穩定的價格體系,與進口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豐田自然也知道這方面的因素,所以到目前為止沒有一輛雷克薩斯是來自中國產的。
雷克薩斯在全球一共擁有三個基地,除了日本,美國以外,還有就是鄰國印度。當初在國內沒有實現國產,反而去了印度,而我們熟知的雷克薩斯ES300h就是在印度生產的。有意思的是,雷克薩斯在印度的年銷量僅僅維持在500-600輛左右,不管是進口還是國產根本沒有任何銷量上的幫助,反而中國汽車市場的年銷量在20萬輛。
但是雷克薩斯的神話在電動汽車來臨時被徹底擊碎,現在的雷克薩斯已經維持不住價格體系,靠着不斷降價才能維持住銷量。比如雷克薩斯ES這款新車,市場終端最便宜的來到了24萬,要知道當初的定價是在30萬,還要加價。不僅燃油車的銷量與利潤下滑,電動汽車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起色,比如你說得出雷克薩斯的電動汽車嗎?
就在近期,日本的經濟新聞報道,豐田準備在中國上海建立全新的雷克薩斯EV工廠,而這家工廠將會與中國車企聯合打造,並且實現單獨運營與管理。換句話說,未來的雷克薩斯EV車輛大概率不會與現在的燃油車共渠道管理與銷售了。
一開始雷克薩斯EV車輛想像特斯拉一樣,實現完全合資,但很明顯雷克薩斯沒有那個能力,而且時代也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時代。就連特彆強勢的寶馬mini,奔馳smart這些電動汽車品牌也都是與國產品牌合資。事實上,這也有着非常多的好處,你看寶馬mini電動車上市才多久就有兩款車型推向了市場,建設速度極快,而奔馳smart ev版本已經有3款新車推向了市場。如果沒有自主品牌的底盤以及產業鏈的幫助,我根本就不信擁有如此快的速度與效率推出全新電車,因為中國的電動汽車有太多太多了!好處就是,直接採用同平台製造,可以降低成本,降低時間,快速推向市場。
目前在上海比較大的國產品牌是上汽,你說雷克薩斯會不會與之聯姻呢?畢竟上汽品牌旗下有太多的電動汽車了,隨便拿出一兩款就能夠快速推向市場,變成雷克薩斯EV版本。
當初為了讓雷克薩斯國產,很多國產車企,地方都與之進行了談判,給出了大量的優惠與政策,結果人家根本就不在意。現在呢,明顯就是形勢比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