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智駕平權」、「豪華平權」等一眾「平權概念」被提出,一時間「追求平權」成了行業的風氣,彷彿造車者脫離了「平權」就不會了造車,也有人將此稱為「潮流」,視作內卷加劇時代的特產。從本質上看,這屬於新營銷的手段,能拉近買賣雙方的距離,刺激消費。因此,當北京越野打着「越野平權」旗號推出bj40增程版時,不難發現硬派越野的細分賽道也正在求變。】
撰文|贇 立、編輯|禾 子
bj40是北京越野的一塊招牌,也是現實中的越野「老炮兒」和熒幕里的「老演員」,有不俗的人氣和專業口碑。在近日的bj40增程版上市發佈會上,bj40迎來了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升級,廠方將新車定位為「超級增程智駕硬派suv」。新車分標準版和進階版兩款配置版本,官方指導價17.98萬-19.98萬(疊加國補和置換補貼可下探至15.48萬起)。
北京越野如何實現「越野平權」?
從指導價來看,bj40增程版很有誠意。這讓北京越野可以接觸到更廣泛的客群,理論上其追求的「越野平權」也會更容易實現。
當然,相比較高質量的「平權」或北京越野期待的「平權」,只通過價格做文章顯然遠遠不夠。
根據北京越野有意釋放的信息來看,「越野平權」一定少不了「突出的越野硬實力,甚至是黑科技」的加持。活動選址在國家網球中心,當天「鑽石球場」外的一隅,bj40增程版霸氣攀爬在45°斜坡上,斜坡的截面用大字寫着「bj40增程攀爬100%」、「同級別硬派suv攀爬能力第一」等字樣。
這樣一幅「現場攀爬」的靜態場景,瞬間頗有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事實上,北京越野並不是第一個在營銷上試圖給人製造「思想鋼印」的廠商,先前這麼玩過的廠商確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形式上看,北京越野在傳播手法上迅速適應並玩轉起了新事物,路人眼中的「花活」成為了北京越野作為傳統車企主動擁抱時代浪潮的寫照。
不管怎麼說,在入場的必經之地設置這樣一處打卡點,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至少bj40增程版在同級出色的越野攀爬形象已無需多言,而這一切在北京越野看來,都只是實現「越野平權」的第一步。
以bj40增程版為例,其配備了全地形智電的ats系統,有11種駕駛模式可以選擇,還配備了號稱同級唯一的「三把鎖+智電全時四驅」的配置。根據廠方說法,bj40增程版的智能電控中鎖的響應時間比傳統的機械中鎖快30倍,這也是新車敢於挑戰100%坡度(45°坡)的關鍵。
此外,北京越野依然將安全性能視作越野性能的一部分,像bj40增程版的安全性主要分為結構安全和電池安全兩方面。據介紹,前者涉及內嵌式金屬防滾架、近80%的熱成型剛和高強度鋼(抗壓力大130000n),而後者涵蓋了北京越野獨家設計的玄武護甲、47mm護板間隙以及柔性越野底盤在內的三層外部防護系統,這使得bj40增程版的電池的被動安全性能較同級有顯著提升。
在北京越野看來,要實現越野平權,就要實現越野配置和安全性能的「一視同仁」,這是bj40增程版得以立穩並推廣的基礎和底線。
硬派越野就一定要劍走偏鋒嗎?
北京越野要將bj40增程打造成「增程硬派suv之王」,這是發佈現場廠方的豪言,從言辭上不難看出北京越野的變通,也可以說是對新汽車時代的順從。
在多數越野激進派的觀念中,「硬派越野」代表着「少數派」,甚至偏離「日常」。但時代在變,技術在變,北京越野選擇用實際行動為新時期的「硬派越野」正名。
據了解,bj40增程版配備的40.3度大電池可實現152km純電續航里程,加上82l大油箱在滿油滿電情況下能達成1200公里的綜合續航;bj40還搭載了享界同款的增程器,能實現97.5%的高效發電功率,理論上在145km/h的速度下,發電速度與耗電速度也能維持平衡;另外,5.5s的零百加速,讓定位硬派越野suv的bj40增程版也能跑出性能車的水平。
從增程技術賦能的效果來看,新車的應用場景不再局限,用武之地也不再只是沙地、越野場地,包括高速路、快速路等在內的城市或城際場景都可以被bj40增程版輕易兼容。表面看,bj40增程版是北京越野技術升級的成果,但從本質來看,是北京越野尋求轉型,順應市場大勢,向消費者妥協以換取更大需求面的一次嘗試。
bj40增程版在智能化、舒適性方面也完成了里程碑式的跨越。
資料顯示,新車搭載了超級智駕系統3.0,與12個超聲波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和5個攝像頭融合協同,提供主動安全、全能泊車等智能駕駛服務。此外,同級細分品類唯一的五聯屏、bba同款零重力座椅、1.2㎡同級細分品類中最大面積全景天窗、965l容積的後備廂、分體式後尾門、無人機車頂套裝、全車10個充電口以及哈曼infinity音響和智能新風系統都讓bj40完成了前所未有的蛻變。
不可否認,智能化等一系列功能應用的裝車對硬派越野suv來說是加分項,屬於錦上添花,對擴需增量大概率會有實質性的幫助。
北京越野能否搭上「新汽車」的順風車?
2025年被無數人稱作「智駕再加速的元年」,大量資本一股腦湧入智能化賽道,「智能駕駛」成了當下汽車行業最火的ip。此外,mpv、跨界、性能轎跑等其他細分也表現出了強勁的勢頭,相比之下,越野賽道尤其是硬派越野賽道有所降溫。
幾年前能月銷過萬甚至一車難求的坦克300,當下的月度銷售只能維持在三四千台的水平,而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福特烈馬的月度銷售也難得過千。至於北京越野,能形成規模的bj30和bj40銷量卻忽高忽低,難以形成穩定的銷量支撐。硬派越野的潛在客群難以與常規汽車品類相提並論是一方面,「叫好不叫座」才是該細分市場的日常。
破局出圈迫在眉睫。北京越野有67年的沉澱和積累,硬派越野系列是北京越野賴以生存維繫的核心品類。對北京越野而言,即便要轉型也是基於傳統優勢轉型,眼下將硬派越野產品與智能化和增程動力相融合,乘上新汽車的東風,推動硬派越野車的市場與大眾消費市場接軌,或許才是最有可能看到實效的舉措。
點評
bj40增程版的問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硬派越野suv的形象。硬派越野雖然小眾,但不一定要脫離主流,以犧牲各項舒適性、智能化配置來換取越野性能。北京越野用bj40增程版定義了「越野平權」,但在部分越野發燒友看來,多少有些「變味」的硬派越野還有多少吸引力?大眾消費者是否接受不同於城市型suv的硬派產品,這成了擺在北京越野面前的現實問題。
(本文系《禾顏閱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