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第四周的銷售數據顯示,寶馬汽車重奪國內豪華車市場第一名,凸顯出寶馬再度開啟降價之後終於獲得消費者的迴流,推動銷量的猛增,也說明這個市場必須迎合價格戰,誰漲價誰先完蛋。
10月份第四周的數據顯示,在豪華車市場,前三名分別是寶馬、奔馳和理想,寶馬汽車的銷量環比增長最快,不過它與第二名的奔馳銷量差距其實並不大,兩者的銷量分別是1.29萬輛、1.27萬輛。
寶馬和奔馳大約在7月份開始捨棄價格戰,希望回歸品牌價值,不過兩者的銷量走勢卻完全不一樣,奔馳的銷量保持了穩定,而寶馬汽車的銷量則迅速暴跌,一度跌至周銷量7000多輛,在豪華車市場的排名也跌至第五名。
汽車銷量的暴跌,讓寶馬慌了,9月份寶馬汽車迅速再度撿起降價的措施,希望挽回銷量,隨後寶馬汽車的銷量逐漸回升,並突破周銷萬輛的水平,降價奏效,讓寶馬認識到了國內汽車市場價格戰必須跟進,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
10月份以來,寶馬進一步加大了降價力度,以降價力度最猛的車型之一寶馬i3為例,寶馬i3在國內一些城市的價格最低已去到18萬左右,而官方指導價曾為35萬多,下跌了17萬多,幾乎腰斬,可見寶馬這次降價的力度之狠。
國內汽車市場的價格戰其實已有數年時間,最先開啟降價的當屬燃油車,從2020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快速普及,佔新車市場的比例在2023年突破三成,今年進一步突破五成,燃油車也因此被嘲諷為少數派。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促使燃油車迅速降價,去年一些降價猛烈的燃油車一度穩定了市場,而那些降價力度不夠,以及品牌號召力不足的外資品牌甚至已被逼出中國市場,外資車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也跌至三成左右。
今年初以來,新能源汽車也發起價格戰,某新能源汽車強企降價幅度在4萬至7萬,這進一步幫助它搶佔了市場,其他新能源汽車不得不跟進降價,這也是推動新能源汽車佔新車市場份額進一步上漲的原因。
新能源汽車推動價格戰,反過來加劇了燃油車的價格戰,燃油車銷冠軒逸已跌穿7萬,雅閣、凱美瑞這些中端熱銷車型跌至15萬以下,如此情況下寶馬卻突然宣布漲價,難怪它的銷量就迅速大跌了,到如今寶馬總算吸取了教訓,在漲價僅僅2個月後就再度降價,讓它看清了中國市場價格戰的威力。
隨着寶馬這樣的強企都向中國市場妥協,其他外資品牌只能吸取寶馬的教訓,跟進價格戰,甚至以更猛烈的價格戰確保他們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中國市場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佔全球汽車市場的份額近三分之一,全球前兩大汽車企業豐田、大眾都竭力保住中國市場的份額,何況其他汽車企業呢?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興起已不僅限於影響國內市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也在快速走向國際市場,2023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出口已達到100萬輛,這將進一步影響全球汽車市場,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強勢,歐洲已對中國新能源汽車提高關稅,反過來也說明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確實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