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很多人都在講,如今新能源汽車市場這麼亂,遲早會有人出手整頓的,關鍵是靠政府有形之手還是靠市場無形之手?
有人預言,最近兩年就會來一場殘酷的淘汰大戰,2024年剛開年,風暴就要來了。
關於中國汽車,我們先說說幾點感受。
前30年的合資車時代,在燃油車領域,西方憑藉上百年汽車工業的底蘊佔據上風。
我們好不容易走出了一條經典的彎道超車之路——發展新能源汽車,終於在2023年一舉登頂,拿下全球汽車第一出口大國的桂冠。
新能源汽車成為中國最火的賽道,大量玩家扎堆進來,特別是科技與互聯網跨界造車,推動了技術迅速提升與融合,客觀成就了目前的繁榮景象。
但是,不得不說,太多玩家進來,造成中國車商之亂,亂在產品扎堆競爭無序,有的車商一心對標競爭對手,很難真正考慮消費者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要打敗燃油車,還任重而道遠。根據中汽協的數據,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31.6%,距離最終的勝利仍然很遠。
2023年豐田汽車全球銷量超1123萬輛,同比增長7.2%,連續第四年居全球首位,其中純電汽車佔比不到1%。
今年春節假期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大雪高速大堵車,新能源汽車又經受了一次嚴峻考驗。在極端天氣下,燃油車反倒佔據了上風。老問題又來了,里程焦慮真正解決了嗎?
我們想說的是,新能源汽車還沒有到慶祝勝利的時候,更沒有到關起門來自己先打殘酷淘汰賽的時候。
我們的新能源汽車要真正打贏燃油車,國產車要真正打贏合資車,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
怎麼才能打贏燃油車和合資車?我們呼喚中國人自己的國民車型,真正貼近大眾,而不是花里胡哨地堆砌技術。
2024年,誰來收拾中國汽車的大好山河?
前兩年新能源汽車剛起勢的時候,那時候大部分車型都賣到20萬以上,三大新勢力都在30萬以上,我們曾經斷言,如果有誰能在短時間內把這種車做到10萬以下,就能一統江湖。
2024年剛開年,比亞迪雙雄出擊,不再對合資燃油車「手下留情」,為加速油轉電,比亞迪一開年就發起針對合資燃油車的「大決戰」。
2月19日,比亞迪宣布秦PLUS和驅逐艦05榮耀版上市,這兩款車型踩中了中國消費者的多個淚點,讓人感慨,中國自己的國民車型終於來了。
首先,這兩款車都是比亞迪旗下的成熟車型,得益於百萬級的保有量,技術成熟可靠,車子皮實耐用,這讓人想起了燃油車時代的國民神車「捷達」。
其次,價格下探到8萬以下,最低7.98萬起,DM插電混動比燃油車價格還低,開創了汽車歷史上的先河。
第三,不但價格比燃油車低,還能可油可電,解決里程焦慮。
這兩款車型搭載的DM插電混動以「快省靜順綠」五大顛覆性體驗,實現了百公里油耗3.8升,零百加速7.3秒,比日系更省,比德系更好開,成為燃油車用戶轉向新能源車的首選。
所以,兼顧成熟耐用、價格親民、可油可電,好開省心,這不就是國民車型的標配嗎?
有人說,這不就是赤裸裸的價格戰嗎?
對於任何一個市場來講,單純降價就是價格戰,但是如果技術成熟精進,垂直整合全產業鏈優勢,在規模化效應和成本控制的基礎上,讓利消費者,這實際上是全產業鏈的體系戰。
事實上,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車型與消費者需求以及價位的契合,做到降價不減配,而不是用降價去迎合市場。
很顯然,比亞迪的這個大動作,將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進一步走向成熟。市場最終會做出選擇,汽車是給老百姓開的,而不是用來炫技的,實用親民比什麼都強。
有人說,中國市場競爭最激烈,贏了中國才能贏得全球。我看未必,全球市場很大,我們用不着先關起門來打一場淘汰賽,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
這會在2024年的汽車市場掀起一場風暴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