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和尚,分別住在相鄰的東西兩座山上的廟裡。這兩座山之間有一條小溪,這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們變成了好朋友。
就這樣,時間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五年。突然有一天,東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西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為意。
哪知道第二天東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過了一個星期還是一樣,直到過了一個月西邊那座山的和尚終於受不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拜訪他,看看能幫上什麼忙。」
於是他便爬上了東邊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等他到了東邊的山上,看到他的老朋友之後大吃一驚,因為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一點也不像一個月沒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問:「你已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
東邊這座山的和尚說:「來來來,我帶你去看看。」於是帶着他走到廟的後院,指着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終於讓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了,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
看完這個小故事,我們一定有所觸動。
每個人都公平地擁有每天24個小時的時間,這一天的時間可以拆成3個8小時,其中一個8小時用於睡覺休息,另一個8小時主要是上班工作,這兩個8小時大部分人都差不多,而剩餘的8小時,每個人的利用效率卻千差萬別,而這8小時恰恰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重要時間段。
有的人在這8小時里,看看電視追追劇,刷刷抖音打打遊戲,喝喝小酒烤烤串,進行着各種娛樂與消遣,偶爾想要進步又無法自律,過着溫水煮青蛙的日子。
而有的人將這8個小時利用得卻很充分,首先規劃好今年工作上和生活中將要達成和衝刺的目標,然後安排好自己的作息和行動計劃。每天早點六點起床,看書或寫作一小時或一個半小時,然後再洗漱吃完早飯去上班,上下班路上、中午休息時間,都充分用起來,聽聽書或上上在線課程,晚上下班後,回到家吃完晚飯,陪陪家人和孩子,然後便投入到自己的學習和提升中,有的還會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外出上課充電,沿着自己的目標有序前進。
在同一個時間段,在不同的空間里,有人在不知不覺的成長和進步,而有人卻讓自己與優秀者的差距越來越大。
每天上班的8小時,好比和尚每天挑水,按部就班地做着簡單重複的工作,領着固定的薪水。
而東邊山上的和尚,每天抽出一些時間挖井,好比後一種人業餘時間的學習和充電,不斷為自己的未來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過程中難免會辛苦,再忙也要抽出時間挖井,但只要分析過這裡會有水,然後持之以恆,持續努力,就有挖出水的那一天,然後自己就可以再也不用那麼辛苦地挑水。
你有為自己的未來挖一口井嗎?如若沒有,趕緊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