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孩子上初二了,晚上回家不寫作業,老師發了答案也不改錯題,朋友生氣打了他兩下直接就被他推倒了。然後朋友心灰意冷,再也不想管他了。
我說這樣肯定是不行的,你這個當媽的管不了就讓他爸爸多管管吧,男孩子越是長大,父親的作用就越是需要突出放大,因為至少在傳統上,母愛主要代表着溺愛和包容,父愛則象徵著責任與秩序更多的。
可是呢,聽朋友的意思,這個孩子的爸爸小時候也是不愛學習自由散漫的,上小學的時候就經常跑出去打遊戲不上學家裡也不管,所以人家現在對自己的兒子也是幾乎不管的,和他小時候一模一樣嘛。聽朋友說的多了煩了就把孩子拉過來打一頓,結果呢,弄得父子關係也很緊張,相看兩相厭。但是不管怎麼說,他在家裡的時候還是有點威懾力的,這個孩子總還不敢鬧得太過分了,可是他每兩天要上一個夜班不在家,這個孩子就無法無天了。
好吧,看樣子他爸爸也不是不想管,只是不會管啊,自己從小也沒好好學習,現在非要逼着自己兒子好好學習也是沒有底氣啊。但是好在,他起碼也是站在你這一邊的啊,你管教起孩子來雖說是沒有助力卻也好歹同樣沒有阻力啊。另外一位女性朋友,也是兒子上初中就不好好學習了,她只要一管孩子,孩子的爸爸就和他吵,然後就從她訓孩子變成兩口子打架了。後來孩子上了職高,高二暑假的時候要高考了,找我問問想要補習補習考大學,這當然也是好事啊,起碼人家還是有上進心的嘛。可是一問分數心就涼了:語文數學英語都是二三十分!馬上都要高考了才這個水平還補什麼啊?這明明就是啥也不會全部都要從頭教起的好吧?就算是我給你找來了能教的老師,問題是你能學進去嗎?這麼多年你都沒有好好學過了,不光是一點基礎沒有,更重要的是也沒有學習的能力和堅持下去的意志吧。
至於這位朋友家的這個孩子,起碼他才上初二還很小啊,你現在就管不了了,等到他上了初三初四個頭比你還高的時候你不是更管不了了嗎?現在他就不聽話也不想學習了,那再大一點以後不得逃學瞎混去嗎?所以說,管還是要管的,只不過,到了必須要堅定信心痛下決心再拿出點狠心的時候了。
首先,無論你是如何的捨不得,這一次都必須先要狠狠的揍他一頓,起碼打得他心疼肉疼骨頭疼!讓他牢牢記住自己是絕對不能和媽媽動手的!否則這個一向慈愛的母親就會變成一個可怕的惡魔!
接着,就要開啟一段冷暴力的時光了,每天早上叫他起床的時候再也不要溫情脈脈了,直接掀被子!他要是敢發火你就要火氣更大!他敢抱怨一句你就痛罵他半天!然後,早飯就是饅頭鹹菜白開水,愛吃不吃,零花錢一分沒有!不想上學也好,那就只有冷饅頭自來水!什麼平板手機一律沒收,電腦鎖死電視封存,每天不是愛答不理就是冷言冷語!反正你也不想好好學習了,那麼就趕緊先適應未來的苦日子吧;既然你沒打算讓我高興,我又憑什麼非要哄你開心!直到他懂得了這個家裡誰說了算誰在掌控局勢,懂得了父母的寵愛也是有限度的也是需要反饋回報的,懂得了自己不能恃寵而驕為所欲為,懂得了可以學不好但是絕對不能不好好學,懂得了應該放低身段理解父母的辛苦達成父母的心愿才能討好父母才會有好果子吃……然後,再對他溫柔以待。
不管怎麼說,他才十幾歲吧,你們兩口子好歹也都三四十歲了,真要狠下心來,怎麼就管不了他呢?你今天不對他殘酷,日後的社會會對他殘酷;你今天不毒打他,社會會毒打他。錯過了現在這一年半載短暫的時間窗口,一切也就來不及了。
你們當父母的今天放棄了他,學校里的老師明天也會放棄他。以前的時代,沒有學歷的人混得好了也是可以過得不錯的,可是日後呢,大多數的同齡人都是大學畢業生的時候,你一個初中畢業生或者職校生還能找到什麼像樣的工作嗎?為什麼人家企業事業單位招聘的時候都那麼重視學歷,不只是因為學歷代表着你的專業水平和學習能力適合成為一個合格的勞動者,更代表着你的自我管理自我實現能力適合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
好孩子很少有天生的,大多都是後天管出來的,當然,也有少數例外,他們的名字叫做別人家的孩子,是一種稀有動物。我的身邊就有兩個。一個是同一小區鄰居家的,是我兒子的同學,小姑娘長得修直挺拔亭亭玉立,從上初中就總是班裡前三,到了高中也是全市前百,考上了北京中醫藥大學本碩連讀。我就從沒見她上過輔導班,倒是經常遇見她在外面逛街。還有一個是同一單元鄰居家的孩子,小夥子長得又高又帥成績非常不錯,而且還特別聽話特別愛學習,從來不用家長操心沒有不聽話的時候。
這兩個都是眼前身邊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了,他們都是天生的嗎?這個我真不知道。可是我們家的我知道啊,他也勉強能算是半個別人家的孩子吧,可是他小時候從來就不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可是沒少操心的,說起來可是一言難盡的……還好他後來高考也考了600多分,現在基本上不用我們操心了。
所以我想呢,在我們眼裡看見的那些別人家的孩子,估計也不都是天生的,很可能人家的家長在背地裡也是以身作則付出了足夠心思的。只不過呢有些家長素質高些,管起來雲淡風輕,有的父母水平低點,教起來雞飛狗跳罷了。所以我經常說,父母一詞更加偏重生物學意義上的養育,養育總是相對容易的;家長一詞肯定更多社會學意義上的教育,而教育則是相對艱難的。因為你首先總要先教育好自己,然後才能再教育好孩子。所以說,做好父母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做好家長更是需要與時俱進的,在孩子成年以前,無論他長到多大,你也總要比他站的更高看得更遠對他做到基本了解基本掌控才算合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