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是可以管理出來的。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最終能長多高,是由遺傳決定的,父母高孩子就一定矮不了,父母不高也別對孩子的身高抱多大期望了。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孩子的身高總有長完的時候,是什麼決定孩子不能再長高了呢,到什麼時間節點孩子身高就封頂了呢?答案就是骨齡。
一般男孩骨齡達到16歲左右,女孩骨齡達到14歲左右,骨骺線基本上就完全閉合了,孩子的身高基本就定型了。
孩子不同的骨齡水平代表着不同的生長潛力,如果你已經給孩子測過骨齡,對照一下下面這2張表,就能大概預估孩子還剩多少生長空間,預估孩子成年身高水平。
既然孩子長身高的骨齡是一定的,那麼如果我們提高每1歲骨齡的利用率,比如別的孩子1歲的骨齡長6厘米的身高,你家孩子1歲的骨齡長7厘米甚至8厘米的身高,那麼最終身高就會比別人高很多了。
骨齡就像汽車的油耗,汽油是一定的,如果油耗低一點,一升的汽油能跑更多的路,那麼這輛車最終就會跑的更遠一些。
所以,真正決定孩子身高上限的是骨齡,我們只要把骨齡管理好,提高每1歲骨齡的利用率,孩子的最終身高就差不了。
那麼如何管理好骨齡,發揮每1歲骨齡的最大生長潛能呢?我們主要從這4個方面出發:
1. 管理好孩子的體重
體重和骨齡的關係最大,如果孩子體重長得快,骨齡往往也會變化比較快,讓身高增長的速度快於體重增長的速度,讓孩子保持苗條型的身材,對管理好骨齡非常有用。
2. 定期給孩子測骨齡
骨齡是動態變化的,時間過一年孩子年齡大1歲,但是骨齡就不一定的。
有的孩子1年變化1歲的骨齡,有的1年變化不到1歲的骨齡,有的1年變化1年多甚至2年、3年的骨齡,所以只有定期的監測,我們才能真正知道孩子這1年的骨齡變化到底是怎麼樣的。
如果長得慢一些或者正常變化就不用太擔心,如果跑的比較快,就能及時發現,查找原因做糾正,延緩骨齡的增長速度。
3. 找專業的生長發育專科大夫給孩子評估
有經驗的大夫評估骨齡不會全依靠軟件,會結合豐富的看診經驗,結合孩子的癥狀表現,給出判斷結果,相對精準的骨齡判斷,對孩子接下來的身高管理方向非常重要。
有的大夫剛入行不久,全靠軟件評估,有的用的還是國外的評估標準,評估的結果跨度能有1歲甚至更多,肯定會影響孩子下一步身高管理的方向和方法。
4.管理要趁早,越早開始身高拓展的空間越大
我門診上曾經管理的一個女孩,遺傳身高只有154,2年前家長找到我的時候,孩子3.7歲,身高100厘米,骨齡評估4.1歲,預估成年身高154左右。
我給孩子規劃,在青春期之前,孩子每1歲的骨齡平均需要增長8.3厘米的身高,孩子最終達到了164,足足比遺傳多長了1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