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怎麼產生的?如何擁有干一行愛一行的能力?

2020年11月10日23:32:05 育兒 1898

很多人覺得要做感興趣的事,當興趣成為職業後,反而毀掉了興趣

興趣,好像成為了迷信的東西。總有人認為有了興趣,就能夠把事情做到很高深的境界,哪怕遇到困難、挫折,也能夠輕鬆克服,獲得巨大的成功與快樂。

於是,做不好事情,有人就把興趣當作了借口,說自己不感興趣。現在,很多人也想着去轉行做感興趣的事,通常在辭職的時候,也會給出一個理由「對這個工作沒興趣」。

想着把興趣來當作職業,很美好!可是你有沒有認真地想過:把興趣作為職業,就一定能夠做得好嗎?或者,你還會一直感興趣嗎?

這種「興趣至上」信念往往會把人搞得很慘。因為他們終身都在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事,一旦遇到困難與不確定,就聲稱自己「不感興趣」,然後轉而尋找下一件「感興趣」的事,終將後悔自己的魯莽。

有個富翁,不想讓孩子再像自己那麼受累,就讓兒子選一個感興趣的事去做。兒子喜歡鋼琴,便全力支持他學鋼琴,可是當興趣變為了每天枯燥的練習後,兒子很快就失去了興趣。又讓孩子選擇學習繪畫、經濟、律師……兒子也對它們漸漸地都不感興趣了。

尋找做興趣的事,最終卻一事無成。職業和興趣,完全是兩回事!

當興趣成為職業或夢想,就意味着:你要麼為了生計而做很多原本不願意做的事,要麼必須為了實現夢想而不斷磨練自己的水平。這個過程是要吃很多苦的,大多數人在這個吃苦的過程中放棄了。

攝影師為了生計不能只拍自己喜歡的。

畫師為了生計不能只畫自己喜歡的。

作家為了生計不能只寫自己喜歡的。

音樂人為了生計不能只作自己喜歡的。

導演為了生計不能只拍自己喜歡的。

興趣是怎麼產生的?如何擁有干一行愛一行的能力? - 天天要聞

多數人的興趣,不過是為了輕鬆、舒適,追求膚淺的快樂

其實,大部分人的興趣,就是玩玩而已!

可一旦「興趣」變成每天不得不面對、無法逃避的工作後,就會覺得這件事竟然這麼無聊!

很多人認為感興趣的事,應該是特別快樂、舒適的,很容易的。但是職業不同,是為了生計,要賺錢糊口,是很多的不得不去做很多事,必須要磨鍊很多的技能、能力!

自己因興趣學來的那點能耐,在職業選手面前,根本不夠看。於是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興趣也真的不能當飯吃!

且以金錢為目的的興趣,很快會因為金錢問題,逐漸讓人們失去了原本的快樂。

記得猶太老人跟一群愛玩小孩的故事嗎?老人給金錢獎勵小孩子玩耍。後來,老人只給很少的錢,說自己最近沒錢了。小孩子賭氣,稱再也不給老人賣力玩耍了。

小孩們已經忘記了,玩耍本來就是他們快樂的事情。卻因為金錢,而失去了天性好玩的快樂!

興趣是怎麼產生的?如何擁有干一行愛一行的能力? - 天天要聞

不是追求興趣,而是在做事過程中培養起興趣

我們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做好事情。

很多人搞錯了順序,以為感興趣了才能做好。實際上人是做好了事情,然後才形成了興趣。

你感興趣的事情,是你比周圍人做得都要好,然後別人都誇你,讚美你的才能。你受到鼓舞后,更有興趣,更有動力去做這件事。

馬太效應,正向循環。因為他一開始有能力把這件事做好,建立了自信,更加努力付出,做得也越來越好,也便越來越感興趣。

要是你面臨著「不感興趣」的苦惱,不妨放下所謂的「興趣」,先把事情做好。比大多數人做得都要好時,興趣自然就來了。

我們真正需要擁有的,並不是興趣,而是能夠把職業做好的能力!並能夠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愛上這個職業。

李笑來說,是能夠達到跟行業談戀愛,干一行愛一行的能力。

興趣是怎麼產生的?如何擁有干一行愛一行的能力? - 天天要聞

興趣的本質

興趣的本質,其實是大腦的杏仁核,產生的多巴胺,讓人上癮。

我們的大腦邊緣系統有個部位叫杏仁核,它可以產生、識別並調節情緒,還可以控制學習和記憶。當遇到讓你興奮的事情或人時,杏仁核內就會分泌一種叫多巴胺的神經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可以激活大腦的獎賞迴路,產生興奮快樂的感覺。

一些刺激的東西,比如糖、性、愛、殺戮……,我們大腦的杏仁核就會產生多巴胺,給人帶來刺激感和快感。讓我們對事情感興趣、上癮。

總結為一句話,興趣的產生,就是正向的刺激,促進多巴胺分泌。從而使我們感到快樂、有興趣,甚至是上癮。

興趣是怎麼產生的?如何擁有干一行愛一行的能力? - 天天要聞

如何培養興趣

村上春樹說:「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麼也長久不了」。

他說的對但是並不全。Angkon會說:我們可以把那些有意義的事情,通過正確的方法培養為喜歡的、熱愛的。這樣的喜歡了,自然就能一直做下去了。

興趣是怎麼產生的?如何擁有干一行愛一行的能力? - 天天要聞

1、找到有價值的事情,賦予重大的意義,培養起興趣

對我們的杏仁核來說,興趣只是分泌多巴胺而已,無關好與壞。但興趣對於我們人生來說,有好有壞。

比如吸煙、沉迷遊戲,都不是好的興趣。浪費時間、精力、金錢,還沒有任何好處。

有些興趣則更有意義!比如學一門外語,讀書學習,每天鍛煉、跑步,深度獨立思考。

所以,培養興趣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找到有價值的事情,並賦予它足夠重大的意義,培養起興趣。

李笑來做事,就是先賦予一件事情格外重大的意義。

比如他在背單詞時,把單詞量與新東方導師的年薪結合起來,記一個單詞是賺到五塊錢的事。一天背100個單詞就能夠賺500塊錢。他每天都特別開心背單詞,越背越上癮。還努力着一天背200個單詞,賺一千多塊。

2、2小時法則

我們大家制定計劃時,通常都是計划著:今天要幹什麼、明天幹什麼。

可計劃趕不上變化!因為個人的原因如拖延,或臨時有事,這樣一天下來導致沒有完成計劃。

所以,一天並沒有多麼的可掌控。

而2個小時法則,是先有一個大的目標引導方向。然後根據大目標,制定2個小時內自己的小計劃,這樣更具有靈活性。哪怕你這兩個小時完不成,或臨時有事,你也可以及時的調整。在接下來2小時,重新根據目標來制定新計劃。

「一個目標,多次計劃調整」,是2小時法則的理念。目標小、易達成,靈活性高,且時時能讓你關注在目標上,不至於做其他事忘記了。

3、積極反饋

培養興趣,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及時地感受快樂的刺激,有效的正回饋。

減肥為什麼那麼難?學英語為什麼無法堅持?就是自律、堅持時,你付出非常多的努力後,發現幾乎無任何的改變、進步、提升。

因為那些通常需要很長周期才能顯出效果。努力而看不到進步,是對人最大的懲罰。

與其關注在看不到的遙遙無期結果上,不如把目光放在我們的努力的過程上!

就像是,現在的教育理念稱:不要誇獎孩子多聰明,考了多少分,而是誇讚他們的努力。我們成人也是這樣。

結合2小時法則,每達成小目標,做完小的事情時,都給自己一個鼓勵,讚美自己的付出,感激那麼努力的自己。也可以給自己小小的物質獎勵。

讓遙不可及的大目標,分解為具體的小目標,積累不斷小成功,小成就,帶來正反饋,讓我們越來越有興趣。隨着不斷的努力,進步也越來越快,取得更大的成就!

興趣是怎麼產生的?如何擁有干一行愛一行的能力? - 天天要聞

向陽宗總結

興趣與職業不同。如果因為好玩而把興趣發展為職業,你會發現這想法是太簡單與單純。

你由興趣獲得的能力,跟人家專業人士相比,差距很大,你很難賺到糊口的錢!

所以不要以興趣、好玩為目的,去選擇一個輕鬆快樂的職業。而是把我們的行業做到專業、牛逼,從而培養、發展出興趣。

興趣的本質,是因為取得成績,獲得得了正反饋,大腦杏仁核分泌多巴胺,讓人感到快樂,迷戀這件事情。

所以就從這個上面下手,找到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建立過程的正反饋。過程中,主動發現、看到進步,積累小成功的快樂。

這樣在別人看來,明明是枯燥、乏味,甚至是需要巨大毅力才完成的事情。而對你來說,卻很簡單。只是按部就班,就做成了。

別人會用驚奇的目光看着你,別人都奄奄一息,痛苦難受地做事,而你卻鏡像地充滿着活力,越做越快樂。在他們看來,你簡直就是另一個物種一樣。你真的是進化了!

興趣是怎麼產生的?如何擁有干一行愛一行的能力?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 天天要聞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黃沙漫卷的玉門關外,駝鈴與羌笛穿越千年時空,在《燕雲十六聲》的河西篇章中交織成一曲蕩氣迴腸的江湖長歌。這片連接西域與中原的蒼茫土地,正以聲音為經緯,編織着比刀光劍影更深刻的江湖敘事——河西原聲樂輯已於網易雲音樂全線上線,邀你以耳為舟,共赴一場穿透時空的音律奇旅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 天天要聞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園丁般精心培育着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卻不經意間播下了荊棘的種子。生活的模樣,歸根結底,不過是「選擇」二字的映照。你的時間傾注於何處,你的成就便綻放在哪裡。以下這三個地方,若能學會捨得,有舍方有得,花費的時間,才算真正賦予了意義!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