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冰箱殺手」來了!

2025年05月27日16:52:09 育兒 1210

炎炎夏日

許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

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

但是如果家裡有

老人、孕婦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

得小心「冰箱殺手」——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在夏天尤為常見,許多感染事件的發生,都是因為人們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製品、熟食肉類、沙拉、三明治和水果。

感染李斯特菌會出現什麼癥狀?

冰箱的冷藏溫度通常在0°C到4°C之間,可以阻止大部分食源性致病細菌的生長,但是,這樣的溫度對李斯特菌無效,它們能在低至-1.5°C的環境中生存和生長。在冰箱的冷藏室里,隨着時間的推移,少量的李斯特菌就會生長到危險的污染水平。

從攝入李斯特菌到發病,有些人會有一段很長的潛伏期,通常可達三周,有的甚至潛伏2個多月。較長的潛伏期也讓人們很難確定真正引起感染的食物來源。

嚴防!「冰箱殺手」來了! - 天天要聞

△電子顯微下的李斯特菌,圖源:CDC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其實不用太擔心,大多數人感染了李斯特菌沒有癥狀,或者出現腹瀉、發熱、疼痛和畏寒等癥狀,幾天後便痊癒。

但是

對於孕婦、新生兒、65歲以上老年人

免疫系統較弱的人而言

李斯特菌感染可能非常兇險

當人體的免疫系統較弱時,李斯特菌擴散到腸道以外的組織和器官,就可能出現頭痛、發燒、肌肉酸痛、頸部僵硬、意識模糊、失去平衡和抽搐等癥狀。

在懷孕期間,女性的免疫系統會發生變化,孕婦因此更容易感染李斯特菌。雖然孕婦感染後本人可能只有輕微癥狀,但細菌會進入胎盤並感染未出生的胎兒,從而引起早產或流產,或者致使新生兒患上重病或死亡。

哪些食物中可能存在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無法通過味覺、嗅覺或肉眼檢測出來,在環境中普遍存在,可以從土壤、動物、植物和廢水等幾乎所有環境中分離出來,因此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有很多被污染的機會。

作為一種兼性厭氧細菌,李斯特菌在無氧環境中也能存活,因此,可見於真空包裝的熟香腸、意大利火腿、熏肉等食物中。

從過去爆發的一些疫情來看,李斯特菌感染常與未經消毒的生鮮奶、沙拉、未清洗的生蔬菜、熟食肉類和預切水果等食物有關。

土壤中的李斯特菌在大雨天很容易濺出,濺到生長在地面較低位置的果蔬(例如哈密瓜)的表面或表皮上。哈密瓜的瓜皮上面還有很多網狀紋路,不容易清洗乾淨,於是,當人們切瓜的時候,李斯特菌就會被帶到果肉上。

此外,哈密瓜的酸度較低,而且經常放在冷藏室里較長時間,也有利於李斯特菌的生長。所以,一些專家建議患李斯特菌病風險較大的人群少吃預先切好的哈密瓜。

使用冰箱冷藏食物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由於細菌在5℃及以上的溫度中生長較快,因此冰箱冷藏室的溫度應保持在4°C或以下。然而,這個看似簡單的建議,很多家庭都沒有達標。

專家建議,在冰箱不同區域放置幾個粘貼式溫度計,要是發現某個區域的溫度偏高就調整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冰箱內部的溫度也會有所不同。冰箱靠後的位置通常溫度較低,而冰箱門則是最熱的地方。

冰箱存儲食物

以下小技巧要記牢

牛奶、生肉等食物最好不要放在冰箱門上的置物架上,最好放在靠近冰箱後部位置。

生肉與即食食品要分開存放。生肉最好存放在冰箱底層。

東西比較多,可以藉助旋轉託盤等收納用品,但要注意,冰箱應避免塞得太滿,盡量保持冰箱容量在75%左右,這樣冷空氣才能正常流通。

此外,避免頻繁打開冰箱門或敞開太久,每次開門,暖空氣都會湧入冰箱,而冰箱門敞開得越久,內部溫度就越接近室溫,幫助細菌繁殖。冰箱的門縫密封條也要定期檢查、清潔。

來源:蘇州新聞

編輯:小w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一碗下肚,懷孕37周女子流產!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聞

一碗下肚,懷孕37周女子流產!竟是家中「藏毒」

隨着炎熱夏季的到來,各類冰鎮冷藏食品逐漸「火熱」起來,但安全問題仍需重視,因為即便在冷藏環境下,許多嗜冷細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種名為李斯特菌的細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為它專愛挑孕婦和嬰兒「下手」,生活中該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媽媽」在社交平台講述自己的遭遇:懷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發李斯特菌...
別再盯成績了,你娃快沒電了 - 天天要聞

別再盯成績了,你娃快沒電了

「養廢了」——這個詞最近在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討論中越來越常見。是的,不是被別人說,而是你自己做的。你當初一心想讓孩子好,結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來給捧上了山崖。那些「養廢」孩子的家長,真不是嘴巴上講得好聽,結果卻不知不覺把孩子弄得很差
嚴防!「冰箱殺手」來了! - 天天要聞

嚴防!「冰箱殺手」來了!

炎炎夏日許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裡有老人、孕婦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殺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為常見,許多感染事件的發生,都是因為人們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製品、熟食肉類、沙
父親因工死亡,試管嬰兒能申請撫恤金嗎?法院判了 - 天天要聞

父親因工死亡,試管嬰兒能申請撫恤金嗎?法院判了

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5月27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發佈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試管嬰兒享受撫恤金待遇案件。陳某與郭某婚後因不孕症就醫,冷凍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陳某因工死亡,被認定為工傷。隨後,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陳小某,並銷毀剩餘胚胎。2024年5月,陳小某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遭某社保中...
兒童針筒玩具熱銷,是「解壓神器」還是「危險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聞

兒童針筒玩具熱銷,是「解壓神器」還是「危險利器」?多方提醒——

一個針筒、一個捏捏樂,組成了一款近期風靡校園周邊文具店的兒童玩具產品,針筒看上去和醫院使用的注射器幾乎一樣。網絡視頻里宣稱,這款玩具玩法簡單,十分解壓,只需要用針筒把空氣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氣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這款兒童玩具卻引起了家長們的不安。不少家長表示,此類玩具非常危險,存在安全隱患。...
【視頻】父親工亡後,冷凍受精胚胎植入母體成功分娩,他是遺腹子嗎? - 天天要聞

【視頻】父親工亡後,冷凍受精胚胎植入母體成功分娩,他是遺腹子嗎?

什麼是遺腹子?《現代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為:懷孕婦人於丈夫死後所生的孩子。在自然受孕情況下,遺腹子是先懷孕、丈夫死亡之後出生的孩子。那麼,一對不孕不育的夫妻進行胚胎體外培育,在丈夫工傷死亡後,胚胎再植入妻子體內之後出生的兒子小強(化名)是遺腹子嗎?小強能申領其父工亡後供養親屬撫恤金嗎?近日,在江蘇某...
防「溺」於未然,安全伴成長!這些防溺水知識一定要教給孩子! - 天天要聞

防「溺」於未然,安全伴成長!這些防溺水知識一定要教給孩子!

夏季炎熱,親水活動成為不少人的消暑選擇,但隨之而來的溺水風險也顯著增加。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龍華君主任醫師提醒: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高發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群體,溺亡悲劇時有發生。掌握科學防溺知識、強化安全意識,是守護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線。一、為什麼青少年容易發生...
語言發育黃金期:0-3歲親子對話質量影響未來學習力 - 天天要聞

語言發育黃金期:0-3歲親子對話質量影響未來學習力

►本文2227字 閱讀3分鐘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
雙胞胎姐妹苦求媽媽不要離開,爸爸外出找了一年無果,七旬爺爺靠三畝地養活倆娃 - 天天要聞

雙胞胎姐妹苦求媽媽不要離開,爸爸外出找了一年無果,七旬爺爺靠三畝地養活倆娃

初夏的風拂過門前的苞谷地,兩個孫女彎腰除着多餘的雜苗。「當年她不要,如今就是給一座金山銀山也不換,咱家這一對小棉襖比啥都金貴。」李爺爺在地頭抽着煙袋,心裏的滿足不知不覺爬上了眼梢。莊上的人都知道李爺爺有一對孝順孫女,雖然兒子兒媳都不在身邊,可家裡有一對雙生姐妹花,這在莊上屬於獨一份。七十歲的李爺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