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孫自有兒孫福,你越是操心什麼,孩子就越容易失去什麼

2024年11月02日19:43:07 育兒 1532

我是一位93年的媽媽。

昨天看了孩子上體能課的視頻,他在班上是最高的一個男生,運動能力卻是最差的,在高台往下跳的過程中,他不敢跳,老師有點失去耐心吼他,然後露出失望的表情。

看完我內心一下就不淡定了,我怕孩子會產生自卑和害怕的心理。

焦慮油然而生。

兒孫自有兒孫福,你越是操心什麼,孩子就越容易失去什麼 - 天天要聞


用了一上午的時間調整心情,冷靜下來想,他沒有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從高處跳下來的能力,可他採用了他能力範圍以內的其他方式從高處下來了。

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都到達了目的地,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在這個時候孩子往往會比父母清楚自己要幹什麼,可很多時候,我們的父母卻想讓孩子以自己希望的方式去呈現。

這一刻,我知道我的焦慮是錯誤的,我也知道了我不應該在放學後因為他沒有跳下來這個行為而去責怪他。

我們生活中遇到好多這樣的媽媽,愛各種操心。

擔心學習不好以後怎麼辦,擔心小小的孩子身體不好怎麼辦,擔心跟同學相處不好怎麼辦,擔心沒有當時班幹部怎麼辦…………

當媽的都懂。

近兩年,生氣時或者大聲吼孩子都會感覺有股氣直衝天靈蓋,導致頭突突的疼。

身體原因治治着我不敢生氣,那就忍,忍着也難受啊,那就抓大放小,把眼睛從她身上挪到自己身上,我的身體好了,孩子也沒那麼沖,學習成績還提高了。

所以我有時候想,當媽媽的,每天那麼多的操心,意義在哪裡,能改變什麼嗎?

兒孫自有兒孫福,你越是操心什麼,孩子就越容易失去什麼 - 天天要聞

有一句話說的好:

「你是你,孩子是孩子」。

父母只能陪伴孩子走上一段的路程,而不能走完所有的路程,如果你一路都是扶着孩子在走路,那孩子自己學會走路的時間就會變得更長更慢。

你整天操心孩子的學習不好,整天焦慮,一到假日就帶着孩子去各種補習班。

到頭來孩子始終不知道自己學習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走入了一個我替媽媽讀書的奇怪邏輯裏面。

一但離開媽媽就什麼都不會了,或者說不願意去做了。

這就是典型的。

你越操心什麼,孩子就越容易失去什麼。

反觀那些早早放手的父母,孩子一放學回家就自己知道做作業,一到假日就知道安排什麼時間學習,什麼時間可以玩,明白玩的度在哪裡。

那是因為這樣的孩子習慣了,自己的事情不需要父母來安排跟操心。

所以,有些事媽媽懶一點挺好的,把握好度,從小就告訴孩子,學習是你的事,寫作業也是,你早早的寫完時間就是你的。

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還會出現每天寫作業時候,跟家長的「鬥智斗勇」場面嗎?

兒孫自有兒孫福,你越是操心什麼,孩子就越容易失去什麼 - 天天要聞


想想看,我們小時候是怎麼過來的。

是不是特別煩惱父母沒完沒了的絮絮叨叨。講好多人生的大道理。

其實,人生本就沒有意義這一說。

一切的期望與價值,都不過是個人賦予的。你想自己的人生是豐富多彩的,就會去編織。如果你不想,你也不需要這麼做。

沒有誰規定一個人的人生不能寡淡且無聊的。

為人父母者要明白,你所認為的意義都只是你自己的,什麼生命的延續,什麼基因的自我複製,什麼人生後半場的延續,什麼晚年的幸福…….

這些都不是孩子的,也不是孩子所需要的。

孩子希望的是自己探索出來的人生意義與價值。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你願意放手了嗎?

兒孫自有兒孫福,你越是操心什麼,孩子就越容易失去什麼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着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着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