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離世之前,做好這三件事情,方得始終

2023年02月09日18:36:14 育兒 2076

《夏目友人帳》里有這樣一句話:「人的生命真是短暫,短暫到讓人想嘆息。」

生命有生,亦有死,這是自始至終都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無論是誰,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貴,最終都逃不過這樣一個結局——死亡。

俗話說得好:「人死如燈滅。」

一個人離世以後,對於這個人來說,一切就算是結束了。但是對於他的親人和朋友來說,生活還要繼續下去。並且他的死,還會給那些人帶來很多的影響。

因此,人在離世之前,應該要提前處理好自己離世之後的事情,這樣才算得上是有始有終。

人在離世之前,做好這三件事情,方得始終 - 天天要聞

一、處理好財產的繼承問題,以免引起家庭紛爭。

榮華花間露,富貴草上霜;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無論你在生前有多少財產,在你離世以後,你都無法帶走它們。那些財產都將不再屬於你,而是屬於你的親人們。

在很多家庭中,死者留下的財產只有那麼多,但是想得到那份財產的人卻有很多。所以,生者們常常都會因為死者的遺產而發生紛爭。

在《三國演義》裏面,袁紹離世之後,因為沒有處理好自己爵位的繼承問題,而致使兒子們內鬥,最終才導致了袁氏集團的覆滅。

死者雖已不在人世,但是他所留下的影響卻會繼續下去。

因此,人在離世之前,必須要事先處理好自己財產的繼承問題。什麼財產留給誰,一定要講得清清楚楚,並且還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人在離世之前,做好這三件事情,方得始終 - 天天要聞

二、清除身邊的隱患,為生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人心是極其複雜而又險惡的,誰對誰心存善意,誰對誰心懷不軌,這些事情是很難說清楚的。

當一個威望很高的人在世時,那些心懷不軌的人都不敢有大動作,但是當他離世以後,那些人就會立刻行動起來。

所以,但凡是有遠見之人,都會在自己離世之前,給那些心懷不軌的人套上一個緊箍咒,讓他們無法在自己離世後胡作非為。

在《三國演義》裏面,諸葛亮在北伐途中油盡燈枯,即將離世。他認為魏延有反骨,必定會在自己離世以後造反。於是,諸葛亮提前安排了馬岱,讓他在魏延造反時,殺死魏延。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為自己離世之後布局,這既是一種遠見,同時也是一種對生者負責任的表現。

人在離世之前,做好這三件事情,方得始終 - 天天要聞

三、了卻自己未了的心愿,不給自己留下遺憾。

人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並且現在也依舊還在繼續思考着。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聽到過很多個答案,其中,最讓我贊同的一個答案是:人活着,是為了不留遺憾地死。

有句老話說得好:「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人在離世之前,會喚醒自己內心中潛藏着的最大願望,並且都希望能實現它,為了不給自己留下遺憾。

那個願望一般都是與真善美有關的東西,就連惡人也不例外。這件事情,或許能夠證明「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吧!

在《神鵰俠侶》裏面,裘千仞出去打探消息時,被金輪大王重傷,不久人世。裘千仞在離世前,最大的願望便是向瑛姑和周伯通賠罪,因為他曾經殺死了他們的孩子。

對於任何人來說,遺憾都是一種特別讓人難受的東西,所以沒有人想要帶着遺憾離去。

人在離世之前,做好這三件事情,方得始終 - 天天要聞

情感寄語:

在《三國演義》裏面,曹操說過這樣一句話:「死亡,是夏日裏涼爽的夜,能夠讓人無憂地安寢。」

人在離世之後,可以就此長眠,不再煩惱。死者雖已長已矣,但是存者卻還要偷生下去。

因此,人在離世之前,應該要為生者的前路考慮,為生者最後再做一些事情。這樣,方才算是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人生四季,冷暖自知;有始有終,方才完美。

-END-

作者:山墨說情感

寫煙火人生,講紅塵故事。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人生,分享智慧!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撈輿 | 天水幼兒園鉛中毒事件,必須找准切斷「毒源」 - 天天要聞

撈輿 | 天水幼兒園鉛中毒事件,必須找准切斷「毒源」

近日,甘肅天水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幼兒血鉛異常,引發持續關注。據報道,多名住院兒童的檢測報告中,血鉛值高於200微克/升,部分超過了450微克/升,即重度標準。沒有什麼比孩子的健康,更能戳痛父母的心。當家長拿到數據的那一刻,他們的崩潰可以想
天水幼兒園多名老師血鉛也嚴重超標 - 天天要聞

天水幼兒園多名老師血鉛也嚴重超標

甘肅天水褐石培心幼兒園兒童被檢出血鉛超標後,多名幼兒園老師經檢測,血鉛也嚴重超標。此前,據該幼兒園的老師講,平日她們與孩子們在幼兒園內同吃同住。
寫給女兒:未來的世界,我們該留些什麼? - 天天要聞

寫給女兒:未來的世界,我們該留些什麼?

《星際穿越》「想像未來」這件事正變得前所未有地困難。我們身邊⼀切變化的速度如此之快,以⾄於我們的⻓輩弄不清楚我們⼀天天在⼲什麼。我們也不知道,到我們的孩⼦那時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以及到那個時候,我們會,或者能留給他們⼀些什麼?以前我們說,
雞娃6年,我悟了:養娃不是砸錢,是花小錢辦大事 - 天天要聞

雞娃6年,我悟了:養娃不是砸錢,是花小錢辦大事

作為一名老師兼六年級孩子的家長,這些年在雞娃這條路上,我也算是摸爬滾打,積累了不少經驗。看着孩子在班裡成績始終穩居前三,親戚朋友們都誇是報恩娃,可只有我知道,這背後的秘訣並非砸錢,而是「一切從簡」。很多家長覺得,雞娃就得捨得花錢,報各種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