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物權意識,再培養分享意識

2022年10月15日18:12:13 育兒 1977

孩子的物權意識,能夠幫助孩子認知自己的東西,使他可以自主地去維護自己的權利,保護自身免受傷害。

孩子只有真正的有了維護權利的意識,受到傷害的時候,才會敢於反抗,敢於說不。

但是,物權意識太強的孩子,也會過於敏感,甚至不允許別人碰自己的東西,當別人想要和他分享的時候,他會表現出強烈的不滿或者憤怒,這就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使讓孩子慢慢放下防備,學會和他人一起分享。

保護物權意識,再培養分享意識 - 天天要聞

分享是資源的共同享用,是社會交往的一種重要方式。作為如何培養孩子分享意識呢?

1.先滿足自己,再分享

他人。家長帶孩子外出時,不管有沒有同伴都要有意識地多帶幾樣玩具。至少兩件以上,只有這樣,當遇到同伴一起玩時,才可能引導孩子在自己有的前提下,給同伴一個。也就是說只有當孩子自己擁有了喜歡的玩具後,自己得到了滿足才可能與別人分享。

保護物權意識,再培養分享意識 - 天天要聞

2.為孩子示範,樹立好榜樣。家長的言行舉止是孩子的模仿對象,因此家長要多與人分享,為孩子樹立一個正面形象,孩子會從家長的分享中學習語言,模仿動作和行為。

如有小朋友要來玩玩具,他上來就拿或搶,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說:「請你讓我玩玩你的玩具好嗎?」也可以引導孩子拿着自己的玩具說:「你玩我的,讓我玩玩你的玩具好嗎?」3歲左右的孩子語言交往能力比較弱,需要成人的引導和幫助。

保護物權意識,再培養分享意識 - 天天要聞

3. 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在孩子不願分享心愛的物品的情況下,要尊重孩子的態度。如果可能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孩子在兩個以上玩具或物品種選擇一個給別人。有時小聲說話,悄悄話更有力量。這樣孩子不僅有被尊重的感覺,還有被期待分享的自豪感。不能採取強硬的措施,否則會給孩子留下一定的陰影。

保護物權意識,再培養分享意識 - 天天要聞

4.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做分享的主人,不吃獨食。家長買回玩具、食物,不說:「這是給你買的。」而是說:「這是大家的。」然後,引導孩子來把食物分給家裡所有的人,如果是一個,可以分成若干份,家人一定要配合接着,並衷心地表示感謝。這樣孩子在與家人的互動分享中能夠感受到分享的快樂,孩子在家長行為和態度的影響下就會逐漸學會分享。

保護物權意識,再培養分享意識 - 天天要聞

5.重視生活中的引導和教育。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或行為進行耐心引導,多為孩子講一些分享的故事、兒歌或讓孩子觀察分享的情境,引導孩子知道分享是和別人交往的一種方式,是能夠擁有更多好朋友的方法。

保護物權意識,再培養分享意識 - 天天要聞

對於孩子而言,善於與人合作分享不僅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智力發展、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他們日後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品質。父母作為孩子的指路明燈,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孩子的一面反光鏡。爸爸媽媽都要行動起來,一致教育,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樂於分享的、受人們歡迎的人。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醜女未婚產子,5個男人爭着認兒,孩子卻向一頭狼下跪 - 天天要聞

醜女未婚產子,5個男人爭着認兒,孩子卻向一頭狼下跪

山風裹着雪粒子撲進破廟時,阿嫵的產痛正撕開第三道夜幕。老槐樹的枯枝在紙窗外亂抓,瓦楞上積了三寸厚的雪,被她嘶啞的嚎叫震得簌簌墜落。接生婆王婆子盯着產婦那張布滿青斑的臉,手抖得差點掀翻銅盆——這孩子竟是倒生出來的,後腦勺先抵着人間,活像要往地
孩子不看電子產品,為什麼近視了? - 天天要聞

孩子不看電子產品,為什麼近視了?

在美麗的彩虹小鎮上,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叫樂樂。樂樂有一雙大大的眼睛,明亮又閃爍,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可是最近,樂樂卻有了一個大煩惱。她發現看遠處的東西越來越模糊了,有時候連小夥伴們在遠處向她招手都看不清楚。樂樂的媽媽趕緊帶着她去看醫生,結
孩子愛「頂嘴」?很多父母不知道這可能是件好事! - 天天要聞

孩子愛「頂嘴」?很多父母不知道這可能是件好事!

丨本文作者:汪曉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碩士「吃點西蘭花,不能挑食。」「我不要!西蘭花有股怪味道!」「我說過的,寫完作業才能玩ipad!」「為什麼弟弟可以玩ipad,我不行?」「吃飯別玩手機!」「爸爸也在刷視頻,為什麼你不管他就管我?」「你吃的太少了,多吃點肉,正長身體呢!」「我的事情你別管,胖了會被同學...
紅花渠畔「趣味遊戲」解鎖科學育兒新圖景 - 天天要聞

紅花渠畔「趣味遊戲」解鎖科學育兒新圖景

為使轄區更多孩子深入了解紅花渠的悠久歷史,同時秉持「文明健康素養從娃娃抓起」的理念,5月23日下午,興慶區衛生健康局聯合勝利街祥和社區,組織轄區眾多家庭齊聚紅花渠適兒化改造點,開展「童趣紅花渠——花兒朵朵健康行」主題健康教育活動。以古渠歷史為底色,將健康知識具象化為趣味關卡,通過沉浸式遊戲體驗提升家庭...
【科普營養】為什麼有人天生吃不胖?Nature子刊:關鍵在父母受孕季節!這個時節出生的人棕色脂肪更多,BMI更低,且內臟脂肪更少 - 天天要聞

【科普營養】為什麼有人天生吃不胖?Nature子刊:關鍵在父母受孕季節!這個時節出生的人棕色脂肪更多,BMI更低,且內臟脂肪更少

文章來源:梅斯醫學 撰文:木白已授權《臨床營養網》轉載有沒有這樣一種朋友,明明和你一起點了外賣、擼了串、吃了甜點,結果人家依舊腰細腿長、毫無贅肉;而你呢?只是多喝了兩口奶茶,體重秤就響起了警報。我們辛苦計算熱量、翻着食譜做低脂餐,他們卻能在火鍋前一通猛炫,依舊身形輕盈如燕。難道這是命運的不公?其實答...
親戚一個逗娃動作把孩子送重症監護!醫生:影響智力!父母崩潰 - 天天要聞

親戚一個逗娃動作把孩子送重症監護!醫生:影響智力!父母崩潰

文|菁媽很多無知的大人特別喜歡逗孩子!有時候會讓孩子羞愧難當比如讓孩子當面跳舞,孩子不願意就在旁邊說孩子小氣,出不了眾。有時候會在孩子心裏留下陰影比如孩子在老家的戶外洗澡,洗完澡沒穿衣服的時候,親戚就逗孩子,這個小雞雞能給我嗎?我用糖跟你換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 天天要聞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文:王姐 素材:於悅悅(聲明:作者用第一人稱寫故事,故事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請理性閱讀!)我叫於悅悅,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是土生土長的城市人。我的父母都是老師,從小我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後來一路順利的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後,留在了省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