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教養小技巧100條|2歲幼兒需要注意的語言(上)

2022年10月15日08:35:23 育兒 1504

需要注意的語言——容易被否定的語言

前文我們敘述2歲時期的發育特徵中,包含語言的擴展(第一期語言獲得期)與使用句子的擴展(多語句、從屬句的時期)。但是,在這個時期,作為父母需要特別注意幼兒語言中常出現的,諸如用詞的錯誤,結巴、說假話等情況,這些情況會漸漸出現在2歲左右的幼兒身上。遇到這類情況,多數父母都是採取否定的態度。因此,我們將在下文討論這種情況在幼兒語言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口吃的幼兒

據說患口吃的人,80%是從2歲至4歲左右開始的。但是,事實上。2歲至3歲的幼兒中,很多寶寶都會自然而然地以與口吃有些相似的語氣說話。這是由於語言急速增多,想說出許多的話,但在面對對方時,說話的能力還不夠,所以不知不覺中變得有些口吃。但是,如果反過來思考,這也足以證明了幼兒想要掌握語言的意願十分強烈。因此,這種現象是成長期中的正常現象,不需要過分地擔心。

2~3歲教養小技巧100條|2歲幼兒需要注意的語言(上) - 天天要聞

圖源:鴿子醫生

美國的學者約翰遜認為:「如果幼兒被父母確認為口吃,就會真的成為口吃。」這就是說,如果對幼兒自然的口吃過分擔心,反而會帶來不好的結果。特別是父母中有人患口吃,就會更加敏感。幼兒稍有點口吃,就會對幼兒說:「慢慢地,再說一遍。〞這樣很容易讓幼兒意識到自己的說話語氣不自然。所以即使是幼兒有些口吃或者正常說話時,都必須在一種輕鬆的氣氛下傾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幼兒的「謊話」

2~3歲教養小技巧100條|2歲幼兒需要注意的語言(上) - 天天要聞

「說謊話的孩子不是好孩子」,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在幼兒語言的發展過程中,能夠「說謊話」,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育兒專家對於有關幼兒「說謊話」有如下的敘述:2歲3個月的孩子常常尿褲子。

一開始,當媽媽一邊用抹布擦乾淨,一邊問「這是什麼」時,孩子會非常難為情地說:「尿尿。 」有時又會回答:「水水。〞對此,育兒專家認為幼兒已經能夠通過「說謊話」來擺脫某些困境。

幼兒是在「現在」、「這裡」親眼見到實物的基礎上開始說話。例如,在語言發展的最初階段,語言與食物處於非常近似的狀態,很難用語言說「謊話」可是,將來就可以通過語言來表達「這裡沒有的事情」和「沒見過的東西」等。語言的力量還在於能夠通過它來表述一些想像的事物和從沒見過的事情。

說假話正說明了幼兒語言的發展更進了一步,能用「現在」、「這裡」 等表示具體情況的語言來敘述沒見過的事情。育兒專家將此稱為「謊話的作用」。當然也有一些謊話為道德所不容,但是對「說謊話的孩子」,最好能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去對待。

而且,如果考慮謊話的作用,心理學家還主張成人也應積極培養這方面的能力。當然並不是說讓成人也說謊話,而是給幼兒講一些傳說或故事。仔細想想,傳說與故事大多都是虛構的,在傳說與故事中,既有似乎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也夾雜有荒謬的謊話。而且,這些都是用語言構成的虛幻世界。比起頭腦中固守的 「不能說謊話」 的觀念來看,與幼兒們一起編造撲朔迷離的童話世界,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不是更好?

本篇文章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感到不順時,這兩樣東西一定要主動丟棄 - 天天要聞

感到不順時,這兩樣東西一定要主動丟棄

生活有時就像一團亂麻,讓人滿心疲憊。明明在工作中拼盡全力,卻始終看不到明顯的進步;明明待人真誠友善,人際關係卻依舊緊張得如同拉滿的弓弦;明明對孩子盡心儘力,孩子卻依舊叛逆得讓人頭疼;明明內心無比堅強,生活的重擔卻依舊壓得人喘不過氣。
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嗎?網友評論_太暖人了 - 天天要聞

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嗎?網友評論_太暖人了

我家那小子,三年級了,數學考試又考了68分。我蹲在教室門口等成績單,手心全是汗。班主任把卷子遞過來的時候,那眼神跟刀子似的。 回家路上,臭小子還蹦蹦跳跳說要去買冰棍。我瞅着他後腦勺翹起來的那撮頭髮,突然想起他三歲那年,非要給我表演倒立,結果
「尋找四小孩」後續:AI助力照片復原,全城接力尋人 - 天天要聞

「尋找四小孩」後續:AI助力照片復原,全城接力尋人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FOCUS ON US一張泛黃的照片,一場跨越45年的溫暖尋找,喚醒整座城市心底的柔軟!1980年6月1日的《寧波報》。繼寧波日報全媒體發佈「全城尋找45年前的『四小孩』」報道後,這場尋人行動持續升溫——熱心市民積極提供線索,AI技術助力照片復原……這場城市級的接力尋人,正在書寫一段新的溫暖故事。(此前報...
總想控制孩子?你只是太久沒掌控過自己的人生 - 天天要聞

總想控制孩子?你只是太久沒掌控過自己的人生

童年失控的痛,最容易在親子關係中「回放」你越想掌控孩子,其實越暴露出你內心的脆弱「你再磨蹭就別去了!」「說了多少遍快點吃飯,你非得讓我發火?」「寫作業也能磨蹭一小時,你到底要氣死誰?」很多父母都有類似時刻:一邊說著不想吼孩子,一邊情緒如決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