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這4句「口頭禪」盡量別說,娃容易變得自卑,特別是最後一句

2022年10月12日17:40:19 育兒 1145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筆者近來拜訪友人,無意間看到他的孩子正在居家,這本無可厚非,可是發現了這個小孩似乎有些怕人,見到客人來家做客,竟嚇得跑回自己的房間躲起來不再出來,別人問話都不敢大聲回答。

還有在吃飯的時候,默不作聲地吃着東西,偶爾會有幾聲訓斥,孩子更加害怕了。這恐怕是和這個家庭的教育觀念有很大的關係,接下來筆者將和大家談一談孩子正確的教育問題。

父母這4句「口頭禪」盡量別說,娃容易變得自卑,特別是最後一句 - 天天要聞

一、父母這4句「口頭禪」盡量別說,娃容易變得自卑,特別是最後一句

孩子每天與自己的父母朝夕相處,大部分時間幾乎都和家長在一起,所以潛移默化地會受到一些或好或壞的影響。在他們的世界裏,父母就是正確的,他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將決定孩子的命運。

父母這4句「口頭禪」盡量別說,娃容易變得自卑,特別是最後一句 - 天天要聞

1.「家裡不要你了」

這句話看起來好像是對孩子的一種排斥。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是將幼小的心與穩固的溫暖剝離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態度,也於事無補;孩子不聽話的確令人很憤怒,但是卻不能用如此簡單直白的表達出來。

因為孩子們的內心是脆弱的。他們並不是故意讓爸爸媽媽生氣的,所以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道理來說服孩子遵守諾言,達到教育的目的。

父母這4句「口頭禪」盡量別說,娃容易變得自卑,特別是最後一句 - 天天要聞

2.「怪物要來了,把你帶走」

這句話是用恐嚇的方式使孩子在害怕、恐懼、畏首畏尾的前提下達成一致。表面上看來很有效果,殊不知已經給孩子的內心深處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和痛苦。

他們出於保護自己的本能會屈服於現實,並且不敢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敢怒而不敢言;對於家長而言,似乎也沒有任何有價值的作用,只能是越來越陷入困境之中。

父母這4句「口頭禪」盡量別說,娃容易變得自卑,特別是最後一句 - 天天要聞

3.「太笨了吧,將來怎麼辦?」

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表示,詆毀型教育不僅不會促進兒童的進步,反而對他們的成長造成了阻礙;為此有關專家指出,務必小心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話,從正面啟發孩子進行思考,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錯過他們本身精彩的成長。

4.別人家的孩子比你好

惡意攀比心理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很大的阻礙和負擔,他們會在無形中失去了自我,也會失去自信心和自尊自愛自重的意識,久而久之形成了謙卑型人格。

父母這4句「口頭禪」盡量別說,娃容易變得自卑,特別是最後一句 - 天天要聞

二、孩子如果是膽小的性格,都會有哪些表現呢?

1. 社交障礙

不敢當眾講話、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這些都是膽小懦弱的表現;兒童時期形成的人格在後天是不容易改正的,所以要高度重視起來。

2. 被其它人欺負

因為過於軟弱,表現的非常沒有信心,讓別有用心的人看到就會排斥,時間長了就會慢慢變成新的障礙,也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這4句「口頭禪」盡量別說,娃容易變得自卑,特別是最後一句 - 天天要聞

3. 害怕自我表達

由於擔心說錯話而不被集體認可,往往在角落裏面低調地生活,日子久了就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所以千萬不要形成討好型人格。

三、如何讓孩子的膽子變大一點呢?

1. 有耐心的引導孩子從頭到尾都對一件事情負責

在一件獨立完成的事情中找回自信,時間長了也會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人,在自信心的世界裏暢遊的感覺真的很美好,所以不要吝嗇你的讚美,對孩子微笑,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感到來自家庭的關愛和溫暖。

父母這4句「口頭禪」盡量別說,娃容易變得自卑,特別是最後一句 - 天天要聞

2. 適時加油打氣以示鼓勵

天生膽小的孩子需要家長給予多一些耐心和專心,他們在愛的鼓勵和信任的時候會煥發出潛能和力量,這無疑是帶給他們更多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也可以幫助孩子走出陰霾,體驗非同凡響的人生價值和意義。

3. 在調節家庭氣氛中下功夫

和諧社會的家庭環境也很重要。對孩子的理解需要充足的準備和面對一切的勇氣,陪伴的日子是暖暖的時光,孩子的心情真的很多變,當父母理解了心理需求或者真實想法的前提下,孩子會感到輕鬆愉快,會有更好的精力來應對學習中的問題。

父母這4句「口頭禪」盡量別說,娃容易變得自卑,特別是最後一句 - 天天要聞

筆者寄語:性格的形成有先天的因素,也會有後天的影響;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天使,如何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是十分必要的。要知道孩子有一些性格方面的缺陷就要及時糾正並加以保護,假以時日就會發現孩子也在一點一點長大成人,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有無限的潛能,這也是對我們自己的尊重。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找到生活的閃光點,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幫你忙的人,不要請他吃飯,要學會這4種報答方式 - 天天要聞

幫你忙的人,不要請他吃飯,要學會這4種報答方式

人處人世間,最讓人溫暖的,其實只有這兩個字:一、恩,他人施恩,幫你難處,解你燃眉之急;二、情,長久的情,陪伴左右,陪你共度朝夕。對你好的人,不吝幫你的人,我們要知恩、領情。記住恩義,懂得回饋;看重感情,不負真誠。真心幫你忙的人,其實我們無需總想請吃飯,學會記住
別人請你吃飯,關係再近,記住這3個不要,人緣會越來越好 - 天天要聞

別人請你吃飯,關係再近,記住這3個不要,人緣會越來越好

人情往來,離不開飯桌上的你來我往。酒局也好,家宴也罷,看似是吃飯,實則是人心與格局的試金石。一頓飯,既能照見一個人的修養,也能折射出一段關係的深淺。若赴宴時只顧自己痛快,卻忽略了分寸與禮節,難免讓對方寒心,甚至讓關係生出裂痕。所以,無論關係多親密,被邀請時牢記
連舊衣服都不捨得扔的人,往往會有這三種命運,很准 - 天天要聞

連舊衣服都不捨得扔的人,往往會有這三種命運,很准

舊物如時光的琥珀,封存着歲月的餘溫。舊房子的一磚一瓦,舊物件的邊角磨損,舊衣服的針腳褶皺,皆是記憶的刻痕。有人將舊物視作負擔,有人卻將其視作珍寶。換季整理衣櫃時,你是否也曾對着某件舊衣躊躇?它或許早已褪色,或許不再合身,卻總讓人捨不得丟棄。這背後藏着的不只是「
人這輩子最貴是什麼?(看完頓悟)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最貴是什麼?(看完頓悟)

若問「世上最貴的床」,答案必是「病床」。年輕時熬夜加班換獎金,中年時用補品吊命續元氣,老年時拿存款買ICU的呼吸機——可再貴的葯也補不回透支的肝膽,再好的儀器也續不上斷裂的筋脈。健康如瓷器,摔碎了便難復原;而功名利祿不過是瓷上的花紋,瓷碎了,花紋便灰飛煙滅。
孩子挑食、睡不安?家裡的大米、蘿蔔這樣用,比吃藥管用 - 天天要聞

孩子挑食、睡不安?家裡的大米、蘿蔔這樣用,比吃藥管用

看着孩子挑食不吃飯、夜裡翻來覆去睡不安穩、動不動就積食難受,很多家長都在尋找既安全又有效的解決方法。其實,我們廚房裡常見的食材就藏着不少調理孩子身體的智慧。中醫講究"葯食同源",許多普通食材只要搭配得當,就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調理效果,而且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