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的一趟飛機上了熱搜。
在這趟飛機上,一個小女孩一路哭鬧不止,在高空高速行駛的飛機座位上蹦蹦跳跳,家長卻不加管束,由着她鬧。
後排的乘客拍了一段視頻,一經發出,便引發了廣泛熱議。
有網友覺得:
生活中遇到到這種情況還少么?泡個溫泉在休息室孩子哭鬧,吃個飯在飯店孩子哭鬧,看店電影在影院哭鬧…搞的朋友嚇的一看見帶孩子的就拉我去遠處吃飯。
當然,也有一些網友認為:
發到網上的意義不是要大家去網爆這大人或者是小孩。這不是個例。只是讓看新聞的人知道這不是好的現象以後一定要注意。
像視頻中這類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的事情有很多,走在路上也經常能遇到情緒崩潰大哭的孩子和無奈的家長。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哭鬧是正常的現象,長大了自然會好了。
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3~6歲是其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如果在早年性格沒有得到恰當的引導,那麼孩子的性格發展很有可能會出現偏差。
家庭教育注意這三點
哭鬧是孩子情緒化的表現,孩子哭鬧大部分是因為沒有得到滿足而做出的反應,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這三點要把握好。
01不過於驕縱
在家庭關係中,父母和孩子的相處要把握好愛的尺度,雖然孩子看起來年齡還小,但是小小的他們具有很強的觀察能力,已經懂得如何試探父母的底線。
父母越是妥協退讓,孩子性格中過度自我的一面就會表現的越明顯。
02多關心孩子
在孩子處於嬰幼兒時期,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於父母,孩子沖你發脾氣,哭鬧,其實是想讓你走進他的內心解決問題,以此來獲取安全感。
如果父母對孩子一直缺乏關心,孩子就會出現過度敏感、孤僻懦弱的性格表現。
03多給孩子正確評價
如果父母總是採取對孩子評價過高的方式,那麼孩子就很容易產生自負的性格。當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難時,就更容易表現出自暴自棄。
如果父母時常貶低、批評孩子,就會容易產生自卑。孩子就會不斷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
如果孩子總是無緣無故地出現情緒問題,或者打人,下手不知輕重,家長安撫、講道理也都沒有用,就要留心孩子是不是感統的問題,很多情緒問題都與觸覺失調有關。
什麼是觸覺?
觸覺是指分佈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濕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
它對孩子的情緒、社交、安全以及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響,主要有這三大功能:
認知
世界的基本途徑
觸覺是兒童感覺、認知、運動發展的基礎,是兒童早期獲取信息的主要感覺通道,為其他感覺通道獲取其他性質信息奠定基礎。
影響
兒童社會交往
肌膚接觸是兒童早期與成人交往的一種主要方式,嬰幼兒通過觸覺理解親人的關愛,被別人觸碰或者去觸碰別人,是兒童重要的社會交往方式。
安全
防禦保護能力
兒童可以根據觸覺信息避開外物的傷害,做出合適的行為,保護自身的安全。
兒童體格發展也離不開觸覺,每天得到更多的撫摸,其體重會很快增加,且觸覺刺激可以增加機體的體液和細胞的免疫功能,免疫系統功能也會隨之加強。
觸覺功能失調錶現
觸覺失調,分為觸覺敏感和觸覺遲鈍。
觸覺敏感的孩子,對外界刺激性適應性較弱,固執熟悉的經驗,表現為粘人、怕生人、不喜歡擁擠,缺乏自信。對新的學習加以排斥,不喜歡他人觸摸,容易和別人發生爭吵、易偏食、咬手指等。
觸覺遲鈍的孩子,往往缺乏自我意識,無法保護自己。會表現出反應慢,動作不靈活,大腦分辨能力差,發音和小肌肉運動顯得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