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學家對100名孕婦進行了4D超聲波掃描,用以了解未出生的嬰兒對母親所吃食物的味道的反應如何。研究小組對孕婦腹部進行4D超聲波掃描,發現了胎兒對羽衣甘藍和胡蘿蔔口味的面部反應竟有喜好反應!研究成果以題為「 Flavor Sensing in Utero and Emerging Discriminative Behaviors in the Human Fetus 」發表於 Psychological Science(圖1)。

圖1 研究成果(圖源:[1])
杜倫大學胎兒和新生兒研究實驗室研究員Beyza Ustun表示:「研究表明,嬰兒可以在子宮內品嘗和嗅覺,但是基於出生後的結果,本次的研究是首個在出生前發現這些反應的研究。」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在出生前反覆接觸口味可能有助於建立出生後的食物偏好,這關係到健康飲食攝入的信息以及如何在胎兒斷奶時避免「食物挑剔」的情況。
在母親攝入胡蘿蔔或羽衣甘藍的味道後不久,研究人員觀察了胎兒對胡蘿蔔或羽衣甘藍味道的反應,他們驚喜地發現:「在掃描過程中看到未出生的嬰兒對羽衣甘藍或胡蘿蔔口味的反應,與他們的父母分享這些時刻,生命真的太神奇了。」該研究小組還包括來自英國伯明翰阿斯頓大學和法國勃艮第大學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他們在懷孕32周和36周時對18至40歲的母親進行了掃描,以查看胎兒對羽衣甘藍和胡蘿蔔味道的面部反應(圖2、3)。

圖2 胎兒對羽衣甘藍的面部(哭臉)反應(圖源:[1])

圖3 胎兒對羽衣甘藍的面部(笑臉)反應(圖源:[1])
每次掃描前約20分鐘,母親們食用一粒含有大約400毫克胡蘿蔔或400毫克羽衣甘藍粉的膠囊,要求她們在掃描前一小時不要食用任何食物或調味飲料。
與未接觸任何一種風味的對照組胎兒相比,兩種風味組的面部反應表明,僅接觸少量胡蘿蔔或羽衣甘藍風味就足以刺激反應。
研究發現:
■ 接觸胡蘿蔔的胎兒表現出「笑臉」反應,而接觸羽衣甘藍的胎兒則表現出更多的「哭臉」反應。此發現促成進一步了解人類味覺和嗅覺受體的發展。
■ 孕婦進食的食物種類可能會影響嬰兒出生後的口味偏好,並對胎兒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產生影響。
■ 人類通過味覺和嗅覺的結合來體驗味道。胎兒可通過吸入和吞咽子宮內的羊水而產生嗅覺和味覺。
Nadja Reissland教授表示:4D超聲掃描是一種監測胎兒反應的方式,以了解胎兒對吸煙等母親健康行為的反應,以及包括壓力、抑鬱和焦慮在內的心理健康。
「這項最新研究可能對了解胎兒能夠從母親攝入的食物中感知和區分不同味道和氣味的最早證據具有重要意義。觀察胎兒的面部反應,可以假設一系列化學刺激通過母體飲食進入胎兒環境。這對研究人員理解味覺和嗅覺受體的發展以及相關的感知和記憶具有重要意義。」Benoist Schaal教授表示。
這次研究的發現也有助於向母親提供有關懷孕期間口味和健康飲食重要性的信息。研究人員現在已經開始對出生後的同一個嬰兒進行後續研究,看看他們在子宮內經歷的味道是否會影響他們對不同食物的接受度。
反覆的產前風味攝入可能會導致對那些產後經歷的風味的偏好。換句話說,讓胎兒接觸不太「喜歡」的風味,比如羽衣甘藍,可能意味着他們在子宮內可以提前就適應了這些風味。研究人員表示,下一個目標是檢查胎兒是否隨着時間的推移對這些味道表現出較少的「負面」反應,從而在嬰兒第一次在子宮外嘗到這些味道時,他們對這些味道的接受程度更高。
撰文|喬維鈞
排版|木子久
End
參考資料:
[1]Ustun B, Reissland N, Covey J, et al . Flavor Sensing in Utero and Emerging Discriminative Behaviors in the Human Fetus. Psychol Sci. 2022 Sep 21:9567976221105460. doi: 10.1177/0956797622110546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130610.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