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2022年10月01日22:08:22 育兒 1304

大家好,我是布穀媽~

布妞上幼兒園後,我對她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每天玩得開心就可以了。至於學習,幼兒園階段學什麼?那不是揠苗助長嗎?

所以,當我看到老師發的課程里竟然有識字時,我真的被驚到了。這才小班,就開始識字了?是不是太急了點?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 天天要聞

不過,好在老師並沒有要求孩子必須學會,只是順帶着教一教,我也就沒把這事放心上。

只是,當我在網上看到媽媽們吐槽時,我才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學齡前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識字?

一:有沒有提前「識字」的差距,體現出來了

開學一段時間,孩子有沒有提前「識字」的差距,已經體現出來了。

比如這位媽媽,她家孩子剛上一年級,老師布置了早讀。班上有一半的孩子能獨自閱讀,差一點的,家長提示一下也能讀。

但自家孩子,識字量少得可憐,別說閱讀,練拼音都費勁。她看着真是心塞,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很是迷茫。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 天天要聞

還有這位媽媽,說孩子原本高高興興去上學,結果開學沒多久,就高興不起來了。因為識字量少、不認字,根本搞不懂課本知識是怎麼回事,寫得也亂七八糟。

孩子壓力大,這位媽媽更是急得吃不下飯,自己爭分奪秒教,孩子卻是哇哇哭,弄得全家都埋怨她。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 天天要聞

甚至連我身邊的朋友也吐槽說,女兒上學回來心情很不好,問媽媽說,為什麼別的小朋友都認識字能閱讀,她卻像個笨蛋一樣什麼都不知道?

看着女兒傷心的樣子,朋友才意識到,孩子的識字量少得可怕。因為跟不上課,娃已經有自卑傾向了。

這才一年級的娃,差距就這麼大。孩子若剛進入小學,自信心就受到嚴重打擊,那他以後還能高高興興地學習嗎?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 天天要聞

識不識字不要緊,若是孩子不再相信自己能學好,不再相信學習是件有趣的事,這才是最要命的啊!

看着這些焦慮的家長,我嚇得趕緊拍拍胸口,還好還好,布妞還在幼兒園階段,一切還早。

蒙特梭利有詳細講過閱讀方面的知識,我翻閱這一系列書,才發現,對於孩子認字,我真的存在很大的誤區。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 天天要聞

二:學齡前孩子,到底要不要識字?

《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指出,孩子在5歲左右,會進入文字、閱讀等迅速發展的敏感期

甚至有的孩子,在3、4時就表現出對文字感興趣。比如他會指着路牌問,媽媽,那上面寫的是什麼?

當孩子有這樣的跡象時,家長就要留心,孩子閱讀、認字的敏感期到來了。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 天天要聞

如果我們能抓住這一敏感期,幫孩子發展出閱讀的興趣,那孩子在學齡前認識幾百到上千的字,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孩子在5歲左右,邏輯思維發展趨於成熟,再加上有識字基礎,他就能自主閱讀了。

這樣的孩子,進入小學後,他依然能保持認字的熱情,並且能自主閱讀。他會覺得,學習是件很容易且有意思的事情。

當孩子在一開始就保持了學習的熱情,那後面的路,就會好走很多,他不至於壓力那麼大。而我們做家長的,也才不會那麼焦慮。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 天天要聞

三:這樣做,事半功倍

雖然我想教布妞認字,但對於老師用卡片教的方式,卻不認同。

因為孩子識字,是基於興趣出發,而不是死記硬背。拿一張卡片,教孩子認識,然後記背住。這樣的方法,非常枯燥。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 天天要聞

孩子只覺得是任務,慢慢的,就不願意學,還可能因抵觸情緒而失去學習的熱情,白白浪費認字敏感期。

並且,孩子簡單粗暴地認識這個字,僅僅是記住了而已,卻不知道其中意思,不能在腦海里建立聯想。

這樣會效率特別低,導致的結果是,這次記住了,下次再問,忘了。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 天天要聞

所以說,如何教孩子認字非常重要!既要激發孩子的興趣,還得讓孩子牢牢掌握住,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腦科學家斯坦尼斯拉斯認為,幼兒階段的孩子,屬於圖像閱讀階段,孩子可以從圖像中提出相撞的抽象本質元素。

也就是說,教孩子認字,最好有相應的場景,能讓孩子在腦海里建立圖像與聯結。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 天天要聞

以下是我準備帶布妞識字的幾個方法,你如果也想教孩子認字,可以參考一下。

①生活中認字

《蒙台梭利家庭方案》一書建議說,家長帶孩子外出時,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漢字。

布妞之前好幾次都指着路上的標記問我,媽媽,那是什麼?由於匆忙趕路,我每次都敷衍說,那個字你不認識,長大就會了。

如今想想,我真是錯過了好多!

下次再帶布妞出門,我一定要放慢腳步,儘可能地尋找生活場景中的標記。比如「衛生間」「左轉」「商店」「早餐」等等。

這些字,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遇到,如果每次都指給孩子看,並且解釋說這是什麼。看過幾次,孩子自然而然就能記住這些常見字了。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 天天要聞

②「蒙氏三段式」遊戲

雖然我不認可用卡片機械教孩子識字,但卻可以把它帶入到遊戲中來。

有一個幫助孩子加深印象、鞏固記憶的方法,叫「蒙氏三段式」。

具體做法就是,我們可以找到字卡相對應的物品。比如「車」,那就找到家裡車的玩具。

第一段:告訴孩子,這個字念「車」,並且要求他:「請幫我拿一輛玩具車過來。」當孩子拿來車後,將這個字卡放在車的旁邊。

至少教給孩子3個漢字。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 天天要聞

第二段:跟孩子說:請將「車」的字卡遞給我。或者將「馬」的字卡放我口袋裡。

第三段:隨意抽一張字卡問孩子,這個字念什麼啊?

如果孩子答對了,及時肯定,並且要求他將字卡放到相對應的物品旁邊。若孩子說錯了,沒關係,再教一遍,重複這樣的遊戲。

蒙氏三段式,就是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互動中,不知不覺就記住了字,並且在腦海里建立了相對應的畫面與聯想。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 天天要聞

③5歲以後,看文字更多的童書

我給布妞讀繪本,因為覺得她不認識字,所以每次講故事時,都簡單說說故事內容。

但其實,這也是我的一個誤區。

給孩子讀繪本,要注意圖文結合。可以指着繪本中的字,一個字一個字念給孩子聽。

他若有喜歡的繪本,多讀幾遍後,便不僅記住了故事內容,還會連文字也變得熟悉,為儲備識字量打基礎。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開學後,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的差距,已體現出來 - 天天要聞

並且,孩子5歲以後,我們就要有意識讓孩子多看一些文字偏多、圖像偏少的童書。

因為看圖太簡單了,孩子就會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圖畫上,而忽略了其中的字。

我以前也覺得,學齡前識字,太過心急。

如果是機械地教孩子一個一個地識字,並且要求他必須熟記背誦。那這樣,確實是太心急。

但如果,我們能在孩子的閱讀敏感期,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識字,激發認字的熱情。那這樣,真的一點都不心急!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

作者簡介:布穀媽媽,一個善觀察、愛思考、有辦法的媽媽。專註兒童心理,讀懂孩子輕鬆養育,喜歡就關注吧~

更多精彩推薦:

退休老教授每天帶娃玩,媽媽不滿,娃上學後的超強專註力讓人嘆服

2歲寶寶語言大爆發,得益於媽媽堅持做3件事,方法值得父母借鑒

北大博士媽媽,帶2歲女兒玩出超強專註力,分享3點心得引人讚歎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裏,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着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 天天要聞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親愛的寶子們!清明時節雨紛紛,掃墓祭祖寄哀思。作為傳承千年的重要節氣,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傳遞文化精神的紐帶。民間俗語「清明不兩墳,一墳不兩紙」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對家族倫理、祭祀禮儀與生態保護的深刻思考。本文將深入解讀這一傳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