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佳生育年齡
一直懷不上寶寶
可能是青春期沒養好身體
這些有違養生的行為很常見
試管嬰兒反覆失敗
還能有機會抱娃嗎?
中醫配合治療
或能改變結局
……
9月17日下午,在由廣東省中醫藥局主辦,人之初雜誌社、廣東衛生在線、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承辦的《國醫大講堂》上,全國名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嶺南婦科研究所所長羅頌平親授《關注女性健康,中醫藥防治生殖障礙》。廣東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主任鄭子謙主持本場大講堂。
講座現場
羅頌平圍繞主題
從生殖健康古今談、
女性生殖與生命周期、
女性各期養生保健等三方面
展開了分享
精彩內容吸引了萬餘名觀眾
線上+線下的形式觀看
為了更好地與線上粉絲互動
羅頌平特意安排了「小助手」
在評論區解疑答惑
課上講了哪些精彩內容?
與廣東衛生在線一起回顧
生殖健康始終是健康的核心
生殖,是社會發展永恆的主題。「它涉及人口數量與質量,與生產力、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羅頌平介紹,生殖一詞,在古漢語中已存在,並很早就發展出原始優生學觀點,倡導晚婚、節慾、胎教,達到優生優育,體現了我國古代對於生殖健康的重視。
到了現代,生殖健康更加被認為是健康的核心,它涉及所有人群的各個年齡段;涉及每個家庭,關係下一代與人類未來;涉及個人隱私,關係到倫理、道德、文化與宗教。
而隨着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影響生殖健康的因素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如不良飲食結構,過度緊張的工作節奏,紊亂的作息,現代化帶來的舒適區等生活習慣因素;過度計劃性帶來的焦慮、偏執,過度功利性帶來的浮躁、緊張等心理因素;城市化影響了空氣、水質、土壤等環境因素。
「維護生殖健康,防治生殖障礙的研究不僅涉及醫學,也涉及倫理學、社會學等等。」羅頌平表示。
女性生命各期養生保健要注意
羅頌平介紹,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論述女性生長、發育、生殖、衰老的生理變化,是以七年為一個節點,從七歲、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到七七,正是女性從兒童期,逐漸進入青春期、育齡期,又過渡到更年期、絕經期的過程。每一個時期都有相應的保健養生要點。
▶ 青春前期到青春期:七歲至二七,是陽氣生髮,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要注意扶助陽氣,不能喝太多冷飲避免壓伏陽氣。同時應在這個時候便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均衡,作息規律,活潑上進,避免熬夜、焦慮、飲食生冷、辛燥。
▶ 女性生育期:三七至四七,是陰陽平衡,身體盛壯,孕育的最佳時期。五七(35歲)之後,生育力逐漸下降。
「我們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羅頌平說,在最好的時期結婚生子是最理想的。如果暫時不準備生育就要做好避孕,避免流產——所有形式的流產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這個階段的女性大多很忙很累,所以應保持良好心態,以防肝氣鬱滯。同時,此時期的女性容易出現「氣有餘而血不足」的情況,要注意調和氣血,適當養血。
▶ 圍絕經期(絕經過渡期):通常是45-54歲之間,可以早至40歲。此時陰陽逐漸衰退,容易出現陰陽不平衡的狀態,患上絕經綜合征。該年齡段的女性應該注意顧護陰血,收斂潛藏;保護脾胃,滋養以延年,勿損陰陽;並可以用中醫藥、植物葯防治絕經綜合征。「另外還要每年體檢,尤其是防癌檢查。」羅頌平強調。
▶ 老年期:60歲以後進入老年期,保健養生重在健運脾胃,顧護後天之本。「中國女性預期壽命已達80歲,但健康預期壽命卻只有70歲,老年婦女保健亟待加強,以提高健康預期壽命。」羅頌平表示,老年期應預防骨質疏鬆,預防骨折;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阿爾茨海默病;定期體檢,防治腫瘤。
中醫藥防治生殖障礙
20世紀80年代初,羅頌平的父親、嶺南羅氏婦科代表性醫家、新中國第一位中醫教授羅元愷在研究中醫經典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中醫生殖軸」學說——腎-天癸-沖任-子宮軸是女性生殖調節的核心。「通過調節女性生殖軸,可以防治生殖障礙。」羅頌平表示。
▧排卵障礙的防治:排卵障礙臨床表現為月經紊亂、閉經或異常子宮出血。許多婦科疾病會導致排卵障礙,如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儲備不足/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內分泌、代謝紊亂等等。
排卵障礙應從青春期開始防治,及早發現與干預。羅頌平特彆強調,如果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紅斑狼瘡、橋本氏甲狀腺炎或長期使用免疫抑製劑,或有卵巢手術史的病人,如月經不正常,一定要去看婦科,避免出現卵巢早衰。
「中藥與針灸配合有助調節月經周期。」羅頌平說,她經常推薦有排卵障礙的病人進行針灸治療。
▧輸卵管、盆腔因素的防治:輸卵管、盆腔出現問題是導致不孕症的第一大因素,羅頌平介紹,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盆腔炎性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引發輸卵管阻塞、盆腔粘連等。所以必須重視生殖道感染的預防與診治、避免濫用抗生素。
「用中醫藥加上針灸以及熱敷的方法,可以治療上述疾病,尤其是在避免複發上,中醫藥的效果很不錯。」羅頌平說。
▧試管嬰兒反覆失敗:試管嬰兒反覆失敗的主要原因有卵巢低反應、薄型內膜、宮腔粘連、子宮腺肌症、粘膜下肌瘤等,羅頌平介紹,此類病人可以選擇在下一次移植胚胎之前進行中藥與針灸治療,有助於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子宮內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曾有一位4次做試管嬰兒失敗的病人,經羅頌平的中醫藥治療半年後,第5次試管嬰兒成功,最終足月生產。
▧反覆流產的防治:反覆流產的原因很多很複雜,中醫認為其主要病機是沖任損傷,胎元不固。其治療應遵循孕前調理,孕後安胎;治病不傷胎,安胎兼治病的原則。羅頌平強調,華南地區的人須注意檢查夫婦雙方地中海貧血基因,以避免反覆流產的發生。
「防治生殖障礙,應關口前移,從改善生活方式開始,建立健康理念。而中醫藥的治未病理念,以及在調經、助孕、安胎等方面的專科優勢,值得研究與推廣。」羅頌平總結。
▲現場互動,回答觀眾提問
在活動現場
羅頌平及其團隊
還積極與線上線下的聽眾互動
解答聽眾提出的問題
↓↓
Q1:體檢發現子宮肌瘤,會影響二胎生育嗎?
A:要評估肌瘤的大小和位置。我們把子宮比喻為一座房子,如果肌瘤是張在房子外面,對月經、妊娠沒有太大影響的可以暫時觀察,不需要手術;如果肌瘤長在房間裏面,導致月經量多、時間長,這種肌瘤會影響妊娠,需要進行手術;如果肌瘤長在房間的牆壁上,並向房間內突出,也會影響月經,需要處理。
Q2:40歲的二孩媽媽曾因情緒焦慮數月不來月經,需要就醫嗎?
A:首先應該放鬆自己,減輕壓力。如果此種情況反覆出現,則應該進行相關檢查。如在來月經後的2-3天,到醫院評估一下性激素的情況,是否存在卵巢功能提前衰退的情況。如果激素水平出現衰退,可中西醫結合及時干預;如果激素水平尚正常,也可以用中藥、葯膳來調理。
Q3:27歲未婚女性,經期不規律並伴劇烈疼痛,如何調理?
A:如果年輕女孩患有痛經,應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判斷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痛經,進行對應治療。
錯過直播的小夥伴
掃描下方二維碼
關注廣東衛生在線視頻號
觀看直播回放
▼
活動簡介
《國醫大講堂》大型系列中醫藥科普講座由廣東省中醫藥局主辦,人之初雜誌社、廣東衛生在線、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承辦。
該系列講座定位為廣東中醫藥文化傳播品牌、中醫藥健康知識權威傳播平台,主講嘉賓為廣東省中醫藥領域的權威名家,固定於每周六下午3:00-4:30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長期舉辦,每期定額招募現場聽眾(可通過中山圖書館官方微信報名),廣東衛生在線、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的視頻號平台將進行同步直播。
記者 | 廖維佳
編輯 | 吳秋秋 廖耿秋(實習) 責編 | 張秀麗
攝影 | 覃健基 朱佳(實習)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