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中,楊過與小龍女即是書名中的那對「俠侶」,但這事是從故事開篇就註定的嗎?
不,相信多數人第一次翻開《神鵰俠侶》時,都難免將楊過和郭芙視為男女主角,畢竟此作是《射鵰英雄傳》的續篇作品,金庸會有心讓郭楊兩家的緣分在此作中得到延續也合情合理,更何況楊過與郭芙在故事開篇還有過諸多曖昧的互動,只是二人有緣無分,沒能走到一起。

(公孫止、小龍女劇照)
但後來龍楊二人的結合就能讓讀者感受到「情為何物」嗎?似乎也沒有,若你認真讀過《神鵰俠侶》這部作品,就一定會覺得龍楊二人的結合其實是略顯刻意的,甚至這故事的結尾都談不上「圓滿」。
因為小龍女心中其實還有其他人。
一、刻意圓滿的結局
當你認定楊過和小龍女就是書中的男女主角之後,似乎他們的結局就已經是註定了。
畢竟武俠小說的結尾若不是「男女主角有情人終成眷屬」,那就可以說是爛尾了。
所以無論男女主角經歷了何種艱難險阻,他們也一定要排除萬難走到一起,順帶還證明了所謂的「真情可貴」。
可話雖如此,也該講究邏輯才是,龍楊二人走到一起,就不符合邏輯。
就因為那小龍女當年早已身中劇毒,那劇毒本就是無葯可醫,小龍女時日無多,才選擇跳崖,並留下「十六年之約」,好讓楊過有活下去的念想,她都覺得自己要死了。
拋開劇毒不談,她跳下絕情谷的舉動也足以讓她當場殞命,那可是萬丈深淵吶,管他谷底是不是寒潭,一個活人從萬丈的高度摔下去,都必將粉身碎骨。

(楊過夫婦劇照)
所以小龍女這個角色在她決定跳崖的那一刻就已經是死人一個了,萬萬沒有復活的可能,但金庸卻為了強行製造圓滿的結局,讓小龍女死而復生,還苦了郭襄那妮子,只能被迫出局。
至少在筆者看來,這個結局根本談不上圓滿。
不過再退一步說,即便沒有這段插曲,小龍女從未中毒,也從未離開,是一直與楊過生活在一起生活到了十六年後,他們之間的愛情就能夠讓人覺得「圓滿」嗎?
答案也是否定的。
二、小龍女心中的人
如果說小龍女對楊過的愛是純粹的,那也無妨,但原著中的她其實並沒有如其他女子那般「一見楊過誤終身」。
陸無雙和程英是與楊過義結金蘭,成了兄弟,那也不說了,但公孫綠萼可是實實在在的為楊過付出了生命,算是誤了終身,郭襄是苦尋楊過二十四年,直至四十歲那年出家為尼,也是誤了終身。
而小龍女對楊過則是幾次拋棄,說走就走,似乎並沒有愛得那麼深,甚至後來在絕情谷底,她與楊過重逢的時候也沒有半點驚喜的意思,楊過對她思念成疾,兩鬢斑白,見面時已是泣不成聲,而小龍女呢?容貌如初,不似有任何相思病的模樣。
而谷底的那件童衫更是「殺人誅心」,那是她照着楊過小時候的模樣編織的,這說明什麼?
說明她懷念的不過是當年與楊過在活死人墓中相處的日子,那時候的楊過是她的小徒弟,他們之間更多的是師徒之情,或者說是親情,而非愛情。
而她的愛意,早已錯付給了別人。
其實第一個讓小龍女觸動凡心的人是甄志丙。
正是因為那「甄志丙事件」,小龍女才對楊過的態度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事後當楊過趕回來幫她解穴,她便順勢倒在了楊過懷裡,甚至向楊過求婚。
楊過自然是一頭霧水,沒多想就拒絕了小龍女的好意。

(小龍女、公孫止劇照)
是啊,帶入楊過的視角,誰知道姑姑此時是哪根筋搭錯了?
而小龍女顯然是將與她共處一晚那人視為楊過,才對楊過展現萬般柔情,此時她的愛意是錯付了。
但當她得知真相之後,自然是恨透了甄志丙,她對甄志丙是不可能有愛意的,因此這件事不足以成為讀者的心結,此時的小龍女內心還是純潔的。
可到了絕情谷一段,她的心思已經不再單純,她愛上了另一個男人,即公孫止。
這可不是筆者添油加醋的,而是金庸在原著中留下的描述:「小龍女心感公孫谷主活命之恩,又見他荒谷幽居,正是避開楊過最適當的處所,這才答允委身。與他相處數日之後,覺他氣度沉穆,識見淵博,實不似個鄉居孤陋之士,兼之文武全才,也不禁微感傾心,暗想陪着他過一輩子,也就是了。」
她是在與公孫止的相處過程中愛上了公孫止,這時候的公孫止可還沒有做出任何逼迫小龍女的舉動,她是真心想嫁給公孫止的。
可後來的她為何還是選擇嫁給了楊過,一個明明她沒有那麼愛的男人。
這事又該如何解釋?
三、殷離一語解惑
我們在看這類帶有感情戲的武俠小說時,總是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書中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應該純粹的,不含一絲雜質的。
但問題是這樣的愛情真的現實嗎?

(張無忌劇照)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金庸故事之所以精彩,就因為他筆下的人物情感足夠真實,哪怕是男女主角,他們也不是那麼「單純」的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而後來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就借殷離的一番話解釋了小龍女的選擇。
殷離對張無忌到底是什麼感情?
她解釋過:「殷離笑道:『我有甚麼不知好歹?你放心,我才不會跟你爭這醜八怪呢,我一心一意只喜歡一個人,那是蝴蝶谷中咬傷我手背的小張無忌。眼前這個醜八怪啊,他叫曾阿牛也好,叫張無忌也好,我一點也不喜歡。』」
她愛的是當初的小張無忌,而不是後來的他。

(殷離劇照)
對於小龍女而言,她愛公孫止是真的,愛少年時期的楊過也是真的,在公孫止原形畢露之後,小龍女不再愛他,也是真的。
而金庸讓小龍女與不那麼愛的楊過走到一起,也純粹是為了給這個故事一個相對圓滿的結局罷了,現實世界中,這種「妥協的愛」也並不稀奇,比起那些夢幻得有些虛假的故事而言,金庸的故事確實是足夠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