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島的600萬年》——用圖畫情景再現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2022年08月26日10:17:07 育兒 1500

《一座島的600萬年》——用圖畫情景再現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一座島的600萬年》是由2018年凱迪克獎得主,美籍華裔作家陳振盼創作的一部自然科普讀物。陳振盼一直專註於自然科普的創作,其獨立著繪的《大峽谷》《穿越寒武紀珊瑚礁》《萬有引力》《穿越侏羅紀原始森林》等作品,一經問世,就深受全世界讀者的喜愛,並被美國國會作為推薦書目推薦給兒童和青少年。

《一座島的600萬年》——用圖畫情景再現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這本書我們推薦一年級左右的孩子來閱讀,他們正處於興趣激發階段該階段的閱讀目標旨在讓孩子擁有早期快樂的閱讀體驗,激發孩子閱讀興趣;引導孩子感知真誠善良等優秀品質;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本書將帶領孩子們通過簡單有趣的小故事和生動形象的圖畫,解開關於自然、社會、科學的小謎題,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學習知識、感悟道理,增強孩子對奇妙世界的求知慾和探索欲。一座島嶼的誕生、成長與衰落要經過多少年?600萬年!這個讓你驚訝的時間,可能在孩子翻閱一本圖畫書時就悄悄被詮釋。

《一座島的600萬年》——用圖畫情景再現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一座島的600萬年》——用圖畫情景再現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這本書講了什麼

書中主要講述了一座以神奇的特有物種而聞名於世的島嶼——加拉帕戈斯群島浮沉的一生。自然環境的選擇導致了物種的進化,那些特別有利於生存的基因被無限放大,於是出現了喙特別大的達爾文雀、龜殼形態各異的象龜、夜間捕食的海鷗、不會飛的鸕鶿……這個繪本既能幫助孩子科學地展開想像力,又是帶領孩子打開神奇自然大門的一把鑰匙。

《一座島的600萬年》——用圖畫情景再現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作者用細膩的繪畫和簡短的文字描繪了一座島從誕生、幼年、壯年、暮年到最後消失的故事。但在這座島消失的同時,另一座島嶼又誕生了,這是一個循環往複的過程,生命從未中斷,永遠在不息地繁衍着。在島嶼的不同階段,在不同的島嶼上,都生活着不同的物種,也造就了不一樣的生物進化,這也最終成了達爾文物種起源學說的靈感。

閱讀本書,可以幫助孩子們在生動有趣的畫面中領略加拉帕戈斯群島獨特的風貌和物種,同時了解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概念,在生命的交替繁衍中感受大自然的偉大和神奇。


《一座島的600萬年》——用圖畫情景再現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精簡的語言

本書的文字部分,作者用儘可能精簡的語言,描述了島嶼從誕生時的寸草不生,到迎來新生命,後又在火山噴發過程中不斷生長、變大,最終和周邊的島嶼融合成為一個物種豐富的超級大島的過程。

《一座島的600萬年》——用圖畫情景再現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而後作者話鋒一轉,火山噴發的結束、海水的腐蝕衝擊和海岩基地的鬆軟使得這座島嶼越來越小,環境也越來越惡劣,到最後小島消失在海平面上。或許是因為在這裡停止過於傷感,作者特意在尾聲的部分引出加拉帕戈斯群島和達爾文,在這裡做了一個很好的升華——書中的島嶼雖然消失了,但生命還在繼續,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生命們也在為了活下去而發生各種不同程度的進化。

《一座島的600萬年》——用圖畫情景再現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文章的最後,作者特意附上了達爾文與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長篇故事,方便讀者進一步探尋這座神秘島嶼對「物種起源」的影響。


《一座島的600萬年》——用圖畫情景再現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生動細膩的繪畫

本書的繪畫部分,採用分鏡繪圖的手法,把整個島嶼的演變過程變成了一部畫在書本上的紀錄片。在本書中,作者把軍艦鳥搶奪海鳥口中的魚的場景分成了四個鏡頭,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針對島嶼的不同時期——幼年、壯年、暮年,作者用顏色黃綠的變化和島嶼上空雲朵數量的變化,清晰地將島嶼的植被狀況、氣候狀況透過圖畫表達了出來。

《一座島的600萬年》——用圖畫情景再現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這是一本圖文俱佳的自然科普繪本,書中所描述的島嶼的形成、物種的遷徙和演化都是忠於科學的。題材上雖然對於沒有接觸過地理的低年級孩子有一點難度,但作者採用了最精簡的語言來描繪,搭配生動細膩的插畫,對於小朋友來講,不僅可以了解科學知識,而且能激發他們對科學知識讀本的興趣。

如果你想在小區的樓下開一家既有情懷,又能賺錢的兒童書店,如果你也有教育夢想卻不知如何實現,趕快關注公主號「約讀書房」了解更多詳情吧。


《一座島的600萬年》——用圖畫情景再現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約讀書房兒童書店

面向全國開放合作

關注 約讀書房 公眾號,獲取更多支持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着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着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裏,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