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孕事
抓着孩子的手轉圈圈,轉得孩子哈哈大笑!
一拋一接,逗得寶寶合不攏嘴!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家長們這樣帶着孩子玩,寶寶開心父母也樂呵!
孕事媽要提醒的是:這些遊戲趕緊停,真的都很危險!
前陣子 @萬象新聞 就曾報道了一則新聞:河北一名媽媽,因為女兒喜歡轉圈圈玩,就經常帶女兒轉圈圈。
結果這一次就出事了!
媽媽和往常一樣拉着女兒的手轉圈圈,視頻里媽媽拉着女兒的是轉了四五圈才把女兒放下來。
下一秒,女兒筆直摔倒在地,腦袋重重的摔在地上,臉部擦傷。
儘管隔着屏幕,孕事媽都能感覺到摔得很重,很多網友甚至提醒說:女孩跌倒的時候,沒有下意識的用手撐地,手臂應該是脫臼了!
視頻被發出了很快引髮網友關注,很多網友提醒:
這樣轉圈圈真的很容易導致手臂脫臼!
這樣很危險的,不是轉暈就是脫臼的!
最近出了很多轉圈圈,還有向上拋沒有接到孩子,掉在地上的意外,高興是高興了,真的出了問題,內疚一輩子呀!危險的動作還是不做的為好!
真的,家長們要引以為戒,小孩子韌帶還沒有發育成熟,這樣轉圈圈,真的很容易導致手臂脫臼。
危險的遊戲,再好玩也不要帶孩子玩!
①
一次舉高高致寶寶摔成腦出血
醫生:不是傻子,就是植物人!
玩耍玩出意外的例子,我們並不是第一次看見,這樣的新聞太多太多。
「爸爸拉了一下女兒的手,結果孩子手臂脫臼!」
浙江一名2歲的寶寶,被爸爸拉着雙手往上提,結果手就脫臼了,孩子當場疼的娃娃大哭。
「一次舉高高,1歲寶寶被摔成嚴重腦出血!」
河南一名兩歲的寶寶,因為爸爸帶着玩舉高高,結果失手沒接住孩子,導致寶寶後腦勺着地,寶寶直接被摔成重傷。
非常嚴重的腦出血,醫生說孩子腦子一半都摔成了黑的,即便能醒,以後不是傻子就是植物人。
「一次舉寶寶,寶寶被電風扇削到頭!」
廣東珠海一名身高178cm的爸爸帶着女兒玩舉高高,結果爸爸沒注意到頭頂旋轉着的吊扇,鋒利的吊扇葉片一下子從被拋起的寶寶頭上削過,鮮血頃刻噴出,孩子很快就沒了聲,
到醫院診斷:孩子頭皮撕脫傷、顱骨粉碎性骨折及硬膜下血腫,情況非常危險,且不論後續的治療如何,這個過程光想想都覺得心驚膽戰。
「爸爸扛起寶寶玩騎脖馬,致孩子顱骨骨折!」
湖南長沙一名3歲的寶寶,在外出遊玩時走累了,爸爸就扛起了寶寶,玩起了「騎高馬」。
結果走着走着,寶寶被別的東西吸引,鬆開了爸爸的手,爸爸也反應不及,寶寶身子瞬間後仰,直接從肩膀上摔了下去,頭部直接着地,到醫院診斷:寶寶右側顳頂骨骨折、頭皮血腫、顱內積氣,被收進了兒童重症監護室。
在微博上,也有很多媽媽分享了自家寶寶的危險經歷,看得人是膽戰心驚!
提醒所有家長、所有爸爸:這些危險的遊戲真的不要再做了,別覺得這是意外,意外一旦發生在自家孩子身上,就是百分百!
②
玩性越強的遊戲
潛在的危險可能就越大!
每一個被舉高高、轉圈圈的孩子,都會被逗得哈哈大笑,但加倍的快樂暗藏的風險也加倍。
先說說最常見的轉圈圈,正如網友們所說:轉圈圈真的很容易導致手臂脫臼!
因為3歲以下的孩子韌帶沒有發育成熟,韌帶還沒完全長好,所以輕輕一拉就會把橈骨頭拉出來,造成脫位。
舉高高更是危險!
舉高高時把寶寶拋向上方,再讓其「自由落體」的過程中,因為「重力加速度」效應,寶寶的下降速度明顯增加。
家長在用手接住寶寶的瞬間,必然要增加夾持的力量,其結果可能因為過大的夾持外力損傷寶寶的脊柱。
因為寶寶5歲之前,脖子上的肌肉都很弱,韌帶彈性較差,頸椎也未完全骨化,難以承受較大幅度的搖晃和高拋的震蕩。
其次,舉高高時,把寶寶拋向空中時,如果寶寶的頭部與吊燈、吊扇相撞,傷害一定是非常嚴重的。
再者,如果舉高高時發生上面的時候,如果家長沒有接住寶寶,一旦寶寶墜落,後果非常嚴重。
還有重要的一點:對於1歲的寶寶來說,他們的大腦跟豆腐塊一樣脆弱,根本經不起家長粗魯的拋和接。
還有孩子的頸部和頸椎也很脆弱,任何沒有護住他們頭頸的姿勢對他們來說都很危險。
帶孩子玩耍的方法千萬種,小寶寶的快樂也很簡單,不要再進行這些危險的玩耍了!
③
做個靠譜家長
才能讓孩子遠離意外傷害!
生活中很多的意外傷害都來自於孩子的玩耍活動中,所以,請用安全的方式陪孩子玩耍,別再讓玩耍變成玩命了!
以下這些親子遊戲,都很危險:
1、轉圈圈
很多家長喜歡拉着孩子的雙手或脖子玩「轉圈圈」,這個看似很好玩的遊戲,實則危險很大。
用力提拉孩子的雙手,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手脫臼。
湖南一位媽媽,就是在給孩子穿衣服時稍微用力拉扯了下孩子的手,結果導致了孩子左手脫臼。
浙江一名3歲寶寶,因為玩耍時不願回家,爸爸情急之下強拉孩子的胳膊,結果導致脫臼。
還有位媽媽分享,爸爸和寶寶玩轉圈圈,直接將寶寶甩出去,寶寶腦袋直接撞牆,好在是沒事。
要預防脫臼,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不要直接拉孩子胳膊或手腕抱起他們,也要教別人抱孩子的正確方法。
●不要用力拉扯孩子的手或手臂,比如說轉圈圈。
●永遠不要牽着孩子的手或胳膊催促他們走快點,跟着孩子的速度慢慢走。
●如果孩子突然跌倒,不要牽他單手往上提。
●喊寶寶起床,不要只拉寶寶的一邊胳膊。
●不要大力和孩子們玩拔河遊戲。
●給寶寶穿衣服時,不要生拉硬扯,不要一隻手抓孩子手腕,一隻手穿脫。
●學走路的寶寶,家長不要牽着孩子的手用力往上拉,要配合孩子的身高。
●不要讓年幼的孩子單手提過重的東西。
●孩子不小心摔倒的時候,家長會本能就會去拉孩子的手臂,最好的方法是馬上蹲下來抱住孩子或者拖住孩子的腰間,或者拉孩子衣服的中心部位。
脫臼雖不是大問題,但如果手肘脫臼次數過多,容易形成習慣性脫臼,甚至還會影響其韌帶和骨骼的正常發育,所以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不要大意。
2、騎脖馬
把孩子扛在肩上,或是放在脖子上玩「騎馬馬」,這個遊戲幾乎每個寶寶都玩過,尤其是寶寶吵鬧,又或是外出走不動了,哄娃很有用,但這個遊戲,並不安全。
曾經有一條新聞,寶寶在和爸爸玩騎馬馬時,太過於興奮導致身體重心不穩。
眼看着孩子馬上要斜下來,情急之下,爸爸一把扯住孩子的左腿,這一扯,直接把孩子的左腿給扯斷了!
敲黑板的提醒:任何不護住寶寶頭頸部的姿勢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危險的,如果寶寶在背上往後倒,又或是重心不穩一邊倒,很容易受到嚴重的意外傷害。
其次如果寶寶的頭部受到劇烈搖晃,那麼傷腦又傷頸椎。
3、翻跟斗
武漢一位爸爸,在抖音上看到180°翻跟斗的視頻,覺得這樣互動十分有趣,就和2歲的女兒躍躍欲試。
結果失手,女兒的頭直接撞在地上......經醫生診斷,孩子脊髓嚴重受損,上半身已經無法行動,下半身肌力很弱,不能預料能恢復到什麼程度,也許上半身再也不能動了。
脊髓損傷可造成終生殘疾,很多人因此而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照料。(新聞來源:湖北經視)
翻跟斗這個動作,如果沒有抓穩孩子,很容易導致摔傷,如果抓孩子的手太過用力,也容易導致手臂脫臼。
所以,不要隨意帶年幼的孩子模仿危險遊戲,永遠記住,安全第一。
4、捏臉頰
寶寶可可愛愛,很多家長逗娃時直接就上手捏臉,手下留情,捏臉不當,會讓孩子爛臉。
深圳一位男寶寶,因為常常被捏臉,導致臉部通紅,甚至開始滲水,非常可怕。
醫生說:表示這是典型的「口水疹」,隨意捏小孩子的臉,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
為什麼捏臉會導致寶寶口水疹呢?
據醫生介紹,由於經常被捏臉而導致典型的「口水疹」,是因為寶寶的吞咽及口腔功能發育還不完善,如果大人總是捏他們的臉蛋,就會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加重流口水的情況。
5、搖晃寶寶
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要用力搖晃孩子。
東莞一對年輕父母,因為寶寶不停的哭鬧,就想着搖晃孩子來安撫哄睡,結果用力不當,導致寶寶顱腦損傷(腦腫脹、顱內出血)、眼底出血、重度貧血。醫生說,這在醫學上叫「嬰兒搖晃綜合征」。
年幼的寶寶是經不起搖晃的,當孩子被外力搖晃的時候,大腦在顱骨間大幅晃動,撞擊堅硬的顱骨,容易造成腦小血管破裂、大片血塊凝固、視網膜出血等。
腦出血之後,顱內壓會急速上升,造成食欲不振、嘔吐、嗜睡、抽搐、四肢無力、意識昏迷等神經系統癥狀,這就是危險的「嬰兒搖晃綜合征」。
後果包括:腦損傷、失明、聽力損失、言語和學習障礙、精神發育遲滯、癲癇發作、頸部和脊髓損傷,甚至死亡。
6、過分逗笑寶寶
適當的逗寶寶笑可以,但一定不要過分的逗寶寶的笑。
乏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笑的太厲害,會造成瞬間窒息,缺氧,引起暫時性腦缺血,有損腦功能。
其次,一定不要在寶寶吃東西時逗笑,很可能會導致食物嗆入氣管,輕則嗆咳,重則窒息。
愛孩子,一定要適度。
下面非常關鍵,轉給每一位照顧寶寶的大人:
不要抓着寶寶肩膀前後左右晃!
不要抱着寶寶如鞦韆般前後大幅擺動,以及突然停住!
不要將寶寶架在大人肩膀上晃動!
不要以劇烈搖晃的方式安撫寶寶!
更不能在空中拋接寶寶!
不要覺得好玩,抱着寶寶旋轉!
不要讓寶寶坐在大人膝蓋上,往後用力翻躺!
不要隨意捏寶寶的臉!
不要過分逗孩子小!
請用安全的方式來愛孩子,永遠記住安全第一!
參考資料
https://www.babycenter.com/0_common-childhood-accidents-and-how-to-prevent-them_403.bc
https://www.hkfsd.gov.hk/eng/source/safety/Children_home_accid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