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家長,孩子特別淘氣,有一次居然站到汽車的天窗處不下來,家長一生氣,就開車上了高速。最後在警察的警告和勸解下才交了罰款,帶孩子回家。
我們把這位家長的方法可以總結成:走孩子的路,讓孩子無路可走。但是有點危險,不可取,真要釀成惡果,悔之晚矣。
而這種「走孩子的路,讓孩子無路可走」方法我倒是覺得可以伺機而用。記得孩子姥姥去世時,考慮到孩子正高考關鍵時候,沒有告知她,等辦完老人後事回家孩子哭到一塌糊塗,根本攔不住,還抱怨我太殘忍沒見到姥姥最後一面,我實在沒有辦法,也是理虧又無奈,就難過得哭了起來,而且越發大聲,一來確實心碎,二來也替換女兒難過。女兒看我比她更傷心,就慢慢止住了哭泣反過來安慰我。
事情特殊,但是為了不讓女兒再難過我只能選擇這樣的辦法。而平常,對待一些比較特殊的小孩,比如當眾發脾氣,比如不寫作業,建議家長也可以適當採用此法。
比如他不寫作業磨蹭,你就給他二十分鐘吃飯,吃不完撤了不給吃了,零食沒有。時間長了總歸要好一點。當然,其他方法也配合一下,比如角色互換把,讓孩子做飯,你替他寫作業,雖然極端,試過時候他就知道什麼事情都不容易,且作業就是要講效率,跟做飯一樣。等吃飯一個小時能忍,兩個小時就餓癟了。作業也是,一個小時是複習,兩個小時就是累贅了。
再有,你還可以明知故犯。比如做飯水放少了,或者放多了,試幾次,讓孩子體會一下那種吃硬飯的滋味,真的強過你嘮嘮叨叨半天,也讓他記憶深刻。
當然了,所有的方法注意一定要適當,不能總用,否則孩子摸到了你的「套路」就不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