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胎盤,人們可能並不陌生,那麼,在終日與胎盤打交道的產科醫生面前,胎盤潛藏着多少女性的悲歡離合,對於母兒生命是多麼重要、又給女性帶來多少麻煩,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攸關胎兒生命的重要「器官」——胎盤!
一、胎盤是什麼?
胎盤是維繫胎兒生命的重要器官,是胎兒與母體之間聯繫的重要紐帶。可以說,沒有胎盤的正常發育,就不會有正常發育的胎兒及正常的妊娠結局。
二、胎盤的起源?
當精子與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後,進入到子宮腔,在子宮內膜着床發育,受孕後的子宮內膜發育成蛻膜,蛻膜和胎兒的滋養細胞團分化的葉狀絨毛膜、羊膜結合就形成了胎盤。實際上,胎盤是母體與胎兒的結合體。
胚胎髮育至13~21日時,絨毛逐漸形成。約在受精後第3周,當絨毛內血管形成時,建立起胎兒胎盤循環。孕婦子宮螺旋動脈穿過蛻膜板進入母體葉,母兒間的物質交換均在胎兒小葉的絨毛處進行,胎兒血液是經臍動脈直至絨毛毛細血管,經與絨毛間隙中的母血進行物質交換,兩者並不直接相通。
妊娠足月胎盤呈圓盤或橢圓狀,直徑約18~20cm,厚度約2~5cm,分為母體面和子體面,胎盤母體面為肉眼可見的20個左右母體葉。正常附着位置在子宮體部前後側壁,或宮底部。
三、胎盤有什麼作用?
胎盤在胎兒宮內發育過程中,扮演着胎兒的重要器官,沒有這些器官,胎兒就不能繼續發育,生命就不能維持。
1.物質交換功能:氣體交換即氧氣、二氧化碳交換就好比呼吸器官;
2.營養物質供應:供給胎兒發育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物質、排除胎兒體內的代謝產物如同消化系統;
3.防禦功能:產生抗體、阻止病原體、藥物等的影響,形成一定的屏障功能;
4.合成功能:合成如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盤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宮縮素酶、耐熱性鹼性磷酸酶、細胞因子與生長因子等多種物質;
5.免疫功能:使母體能容收、不排斥具有來自父方成分的胎兒等其他功能。
四、不正常的胎盤會出現哪些表現?
1.附着位置異常:當胎盤位於子宮下段、胎先露的前方稱為前置胎盤,附着於剖宮產瘢痕部位等可發生妊娠期的大出血、產後出血,甚至子宮切除;
2.胎盤絨毛着床過淺會導致流產、胚胎停育、子癇前期等;着床過深可導致胎盤粘連、植入甚至穿透子宮導致子宮破裂;
3.胎盤面積異常:胎盤過小可致功能不足胎兒生長受限、羊水過少等;面積過大可致前置胎盤等;
4.胎盤形態異常:膜狀胎盤、輪狀胎盤、分葉胎盤、副胎盤、球盤狀胎盤、帆狀胎盤等,形態異常可導致附着位置異常、功能異常等,特別是帆狀附着可能出現血管前置,一旦破裂導致胎兒急性失血危及生命。
5.胎盤排出時機異常:正常妊娠,胎兒娩出後胎盤發生剝離娩出,當胎兒娩出前胎盤剝離稱為胎盤早剝,處理不及時將危及母嬰生命,出現嚴重併發症;胎兒娩出後胎盤不能按時剝離娩出,稱為胎盤滯留,可發生大出血、切除子宮甚至危及生命。
由上可見,胎盤異常帶來的麻煩不斷,大出血、子宮穿孔破裂、死胎、胎盤植入等母兒併發症很多。
七、胎盤形成的影響因素及預防措施?
胎盤的發育是否正常取決於多種因素,與母體胎兒因素均有關,高危因素如反覆人工流產等宮內操作、子宮內膜炎症、手術;母體子宮發育不良、全身性慢性疾病等均可能導致胎盤發育異常。
1.保護子宮:子宮內膜是胎兒發育的土壤,內膜的炎症、瘢痕等勢必將影響胎盤的種植髮育,因此,保護子宮內膜的措施十分重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流產等宮腔操作、有計劃懷孕、降低剖宮產率等。
2.孕前全面檢查:母體慢性疾病、子宮血流不足者、子宮內膜菲薄者、子宮發育不良者,孕前都要採取必要措施加以預防。
3.對於有高危因素者,孕期動態監護胎盤情況,如附着位置、局部肌層厚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