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張鳴教授:袁世凱和他的兩個朋友——楊度、嚴修(轉載共識沙龍)

2023年06月21日14:07:24 歷史 28037
人大張鳴教授:袁世凱和他的兩個朋友——楊度、嚴修(轉載共識沙龍) - 天天要聞 人大張鳴教授:袁世凱和他的兩個朋友——楊度、嚴修(轉載共識沙龍) - 天天要聞
1:34:16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 天天要聞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光緒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903年8月7日),紫禁城飄着細雨。軍機大臣瞿鴻禨捧着一疊奏摺疾步穿過宮門,卻在養心殿前聽見瓷器碎裂的脆響。殿內,慈禧太后正凝視着刑部呈報的"杖斃逆犯沈藎事畢"奏本,指尖深深掐進黃綾錦墊。 這個令帝國最高統治者震
一種創新的新疆銀圓——喀什民國餉銀五錢 - 天天要聞

一種創新的新疆銀圓——喀什民國餉銀五錢

民國二年(1913年)至民國五年(1916年),喀什銀元局用土法機具打造有一種特殊的銀元,就是喀什民國餉銀銀元,面額只有五錢一種,鑄額甚多,版式龐雜。此種餉銀銀元是民國二年停鑄前清的喀什背龍餉銀五錢後接着開始改鑄的。銀元正背面圖文均系創新。
【紅色記憶】“延安五老”身上的優良作風 - 天天要聞

【紅色記憶】“延安五老”身上的優良作風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延安五老”身上的優良作風秦立海“延安五老”是延安時期毛澤東對徐特立、吳玉章、謝覺哉、董必武和林伯渠五位德高望重革命老人的尊稱,並一直沿用至今。“延安五老”之所以深受人們尊敬和愛戴,正如毛澤東所言,主要不是因為人老可貴,而是因為精神可貴。他們幾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恆地為黨和人民忘...
送別!楊林德教授逝世 - 天天要聞

送別!楊林德教授逝世

據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我會第四屆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楊林德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3日11時37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6歲。楊林德教授在岩石力學與地下工程研究方面作出了開創性貢獻,並為推動我國岩石力學學科發展、促進國際學術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

歷史分類最新資訊

查爾斯三世與卡米拉加冕肖像揭幕,英國國家美術館迎歷史性時刻 - 天天要聞

查爾斯三世與卡米拉加冕肖像揭幕,英國國家美術館迎歷史性時刻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與王后卡米拉的官方加冕肖像於5月6日正式亮相倫敦國家美術館中央大廳,恰逢兩人兩年前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的紀念日。這兩幅肖像由英國畫家彼得·庫菲爾德(查爾斯肖像)和保羅·本尼(卡米拉肖像)創作,將在此展出六周後,永久收藏於白金漢宮的王座廳,成為皇家藝術藏品的一部分。此次展覽延續了英國王...
《似錦》:身處黑暗卻想去照亮別人的福清公主和耿直的都城司甄珩 - 天天要聞

《似錦》:身處黑暗卻想去照亮別人的福清公主和耿直的都城司甄珩

電視劇《似錦》中的甄珩先出場,出場印象就是清冷儒雅,但是升堂審案一板一眼,拿證據說話,偵破長興侯世子一案,沒有因為對方是長興侯而畏懼,一直積極調查真相,讓真相浮出水面。甄珩辦案很強硬,前期對於女主姜似有愛慕之情,親自送花,表達自己想法,被女主拒絕之後也沒有生氣。沒想到是倆人不合適,自己還沒有遇見命定...
深度 | 建交50年,中歐如何再出發? - 天天要聞

深度 | 建交50年,中歐如何再出發?

5月6日,中國與歐盟迎來建交50周年,中歐領導人互致賀電。這是中歐關係承前啟後的歷史節點,也是這對全面戰略夥伴重新思考雙邊關係發展的重要時刻。站在國際局勢波譎雲詭、地緣博弈異常激烈的關鍵十字路口,作為世界上兩大文明、兩大力量和兩大市場,中歐關係正呈現何種發展態勢?又面臨怎樣的戰略契機?韌性從何而來1975年...

全站最新資訊

甘肅“組團式”醫療幫扶 讓群眾“近”享優質醫療資源 - 天天要聞

甘肅“組團式”醫療幫扶 讓群眾“近”享優質醫療資源

【來源:新甘肅】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客戶端記者李萍 實習生秦繼哲)記者近日從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獲悉,近年來,我省以“五個着力”為抓手,縱深推進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在提升基層醫療服務、增進民生福祉方面成效顯著。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 天天要聞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來源:本溪市統計局_林業新聞】鴨綠江口濕地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通道之上,是東亞水禽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鴴鷸類在本地區通過的種類多、數量大,因此做好鴨綠江口濕地的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對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何人最終都會死亡呢?醫生從血管的角度來講,答案很簡單 - 天天要聞

為何人最終都會死亡呢?醫生從血管的角度來講,答案很簡單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不時會遇到一些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患者。他們中,有些正經歷着慢性疾病的折磨,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每天都在與身體的“不聽話”作鬥爭。這些疾病不僅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更帶來了心理上的沉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