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實踐與創新”主題論壇上,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主任駱漢賓圍繞“生物建造推動工程建造綠色低碳”主題進行案例分享。
07月05日
1153
科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07月05日
1397
科學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絡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倪四道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主要從事地震學研究,目前擔任中國科
07月05日
1629
科學
在瑞士與法國邊境地下百米深處的環形隧道里,一場堪稱現代物理學最高風險的搜尋行動正在進行。
07月06日
1348
科學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07月06日
1823
科學
引言人類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讓我們在清晨糾結於吃什麼早餐,也能驅動我們去攻克癌症、探索遙遠的星辰。我們能從寥寥數次的演示中學會舞步,能進行複雜的因果推理,還能被無盡的好奇心驅使去創造藝術和科學的奇蹟。這種舉重若輕、觸類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義了我們之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07月06日
8007
科學
IT之家 7 月 6 日消息,據外媒 TechXplore 4 日報道,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塞繆里工程學院的生物工程副教授陳駿(音譯)帶領團隊研發出一款看似簡單卻頗具潛力的工具 —— 一種智能自供能的磁彈性診斷筆,可通過分析書寫動作捕捉帕金森
07月06日
1268
科學
地球越來越熱不是因為全球變暖,這是謊言?變熱是因為地球在吸收熱量?這不,來自美媒近期指出:地球吸收的熱量比氣候模型預測的要多,而且在20年內這個速度翻了一番。
07月06日
1645
科學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
07月05日
1984
科學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着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着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07月06日
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