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全球速賣通“雙11活動”的商家數漲幅超過30%

文丨Angel Meng

“雙11”已至,據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透露今年報名 “雙11”活動的全球速賣通商家數漲幅超過30%,商品數漲幅超過60%。海外商家數相比去年增加3倍以上,Oral B、Braun、Lego、Olay等國際品牌將首次亮相全球速賣通參加雙11活動。

從包裹量上看,雙11前夕,全球速賣通國內優選倉的出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百倍,官方海外倉備貨量達到828大促期間的3倍,20餘個合作海外倉出庫訂單量預計將是平日的4-6倍。

也許是受疫情的影響,今年海外熱銷的產品都與家庭場景相關。據全球速賣通官網顯示,家居、燈具、家電、DIY工具等“宅家”品類最為搶手。其中大件傢具銷售額同比暴漲3倍,居家辦公椅在歐洲銷售額暴漲500%,沙發銷售額同比上漲超200%,大型室內燈具上漲超50%,紫外線殺菌燈同比增幅近200%。

法國用戶還大量購買植物燈“宅”家種菜,這一品類同比增幅達129%;此外 DIY十分受海外追捧,DIY木工小電鋸同比增幅258%;小家電同比上漲超60%,烘焙用具、咖啡用具在法國也分別有50%和150%的增長。

全球速賣通“雙11”大促活動要追溯到2014年,當年活動上線之後,日訂單數超過680萬,成交速度與成交額雖然與今天顯然無法相提並論,但在當年確實拉動了一定的銷量。當年有賣家稱,在“雙11”前就備好幾萬件貨,幾千件爆款在幾分鐘內賣光。發生交易的國家和地區達到211個,包括當時戰亂中的伊拉克、埃博拉疫情嚴重的利比里亞。

自此之後全球速賣通“雙11”每年的成績都有新的突破。

在2016年的“雙11”全球速賣通訂單總量接近3600萬筆,交易共覆蓋230個國家和地區,銷量超過10,000單的店鋪共計366個。

到了2018年受“一帶一路”的政策影響,中國有更多的企業選擇出海,亞洲、非洲、中東等地區國家,交易規模增幅超過了50%,全球的銷售額增幅了100%。“雙11”零點過後的1小時內有199個國家和地區的買家下單,全球下單數前9位消費者,在全球速賣通下了15859單,共花掉110餘萬人民幣。

隨着全球速賣通不斷地擴展海外市場,2019年的“雙11”交易又額創下了新紀錄;開場7分鐘,電器行業即追平上一年1小時成交額;開場13分鐘,其平台產生的交易額就超過上一年第一小時交易額總量;開場1小時,女裝行業成交額同比漲幅186%,較上月日銷量爆發47倍;開場19小時29分11秒,平台成交額已全面超過2018年48小時的交易總額。

如今到了2020年,受疫情黑天鵝的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發生了很大變化,更傾向於進行線上購物,這使得很多企業紛紛進行線上化的轉型。基於此,為了抓住更多的用戶,整個大促活動則將從10月28日開始預熱,長達14天,到11月11日開始正式售賣,時長為2天。從活動的時長、前期賣家報名的數量以及預熱情況來看今年全球速賣通有望實現更大的突破。

截止到發稿前全球速賣通還沒有發布有關2020年“雙11”戰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