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6e加入空間音視頻,蘋果一直還在為Vision pro拼博

VRAR星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摘要:很多人以為庫克說的新品會是廉價版的iPhone SE 4,沒想到它最終改名了,改成了iPhone 16e,而這就跟推廣Vision Pro有關。


蘋果CEO庫克此前表示,蘋果將在2月19日(註:指的是美國當地時間)發布新品。很多人以為庫克說的新品會是廉價版的iPhone SE 4,沒想到它最終改名了,改成了iPhone 16e,而這就跟推廣Vision Pro有關。本期的銳評,我們就此展開討論。

iPhone SE 4改名之謎

蘋果將iPhone SE 4改名為iPhone 16e的原因,眾說紛紜,具體有以下兩種:

一是整體情況不同於以往的iPhone SE系列:消息人士Mark Gurman早先就提到過,iPhone SE4可能已經不復存在,蘋果將會為這款手機改名為iPhone 16e,主要原因在於該機與此前的SE系列差距實在太大了,無論是設計還是配置,升級幅度都遠超以往,如果叫做iPhone SE 4,會給消費者造成困惑。

據了解,iPhone 16e的外觀使用了支持Face ID的“劉海全面屏”設計,徹底摒棄了iPhone SE系列的實體Home鍵設計,重量為167g,機身提供黑、白兩款配色。

配置上,iPhone 16e用了一塊6.1英寸的超視網膜XDR顯示屏,採用劉海屏設計,支持Face ID面容識別,搭載A18芯片,較iPhone SE 3的CPU性能提升40%,GPU性能提升40%,預裝iOS 18操作系統。

影像上,iPhone 16e後置一顆4800萬像素的攝像頭,採用二合一攝像頭系統,既能拍出4800萬像素的超高分辨率照片,也能支持1200萬像素的2倍長焦功能,還支持在空間音頻中錄製視頻,供用戶使用AirPods、Vision Pro或環繞聲系統享受沉浸式聆聽體驗,前置12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人像模式等拍攝。

價格上,iPhone 16e的128GB版本售價4499元,256GB售價5499元,512GB售價7499元。

從iPhone 16e的整體情況來看,“劉海全面屏”的加入與“實體Home鍵”的去掉,讓它與以往的iPhone SE系列有很大的區別,也難怪庫克要把它從iPhone SE4改名為iPhone 16e,它也理所當然被歸類到iPhone 16系列裡面,這或許也在暗示,未來會有所謂的iPhone 17e、iPhone 18e之類的。

與推廣Vision Pro有關:自從2023年空間計算設備Vision Pro發布以來,空間音頻開始走進我們的視野。所謂空間音頻,它是一種沉浸式音頻體驗,可讓用戶全身心地沉浸其中,讓內容聽起來更加逼真。在遊戲應用中,空間音頻更是讓用戶能夠通過聲音判斷敵人的位置,提升了遊戲的策略性和真實感。

而體驗空間音頻的最佳設備當然就是蘋果自家的空間計算設備Vision Pro,它所搭載的空間音頻系統通過模擬聲音在三維空間中的傳播,讓用戶感受到聲音的方向和距離,彷彿聲音就在耳邊。在觀看電影或聽音樂時,空間音頻能夠提供更加豐富和真實的聽覺體驗。

iPhone 16e憑藉其相較於蘋果這兩年推出的iPhone手機,在價格上相對親民,因此能夠吸引大量的消費者購買,第三方電商平台京東顯示,預約搶購該產品的用戶已經超過了14萬,且人數還在不斷增長中,可見iPhone 16e擁有龐大的消費者人群。

iPhone 16e支持在空間音頻中錄製視頻,當成千上萬的用戶使用該功能,他們若想獲得沉浸式音頻體驗,就不得不考慮購買Vision Pro,這就達到了蘋果推廣Vision Pro的目的。

除了讓iPhone 16e支持在空間音頻中錄製視頻之外,蘋果為了推廣Vision Pro可能還會開放第三方平台銷售。

蘋果為了賣Vision Pro很拼

iPhone 16e支持空間音頻錄製視頻,在筆者看來只是蘋果拉動Vision Pro銷量的一個小舉措罷了,大招還在後面,蘋果有望將Vision Pro的銷售渠道擴展到第三方。

在國外社交平台上,有用戶爆料稱蘋果在App Store上悄悄的上線了一款名為“Apple Vision Pro Demo Fit”的新應用,它支持多個國家或者地區的語言,可在全球範圍內使用。

這款應用的主要功能是方便銷售人員現場採集消費者的3D人臉、瞳距以及屈光度數等信息,以便為銷售人員向用戶提供佩戴更加舒適的Vision Pro頭顯產品。在此之前,該功能僅能在 Apple Store線下門店的產品中運行。

此次蘋果選擇推出“Apple Vision Pro Demo Fit”這款新應用,可能是在暗示蘋果正在考慮拓寬Vision Pro的銷售渠道,從官方的Apple Store線下門店擴展到其他第三方渠道。有了第三方渠道加持的話,Vision Pro的庫存壓力也會小很多。

一直被唱衰的Vision Pro

自從2023年Vision Pro推出以來,唱衰的聲音就沒停止過。

2023年7月,在Vision Pro發布快一個月,蘋果就準備砍單了。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兩名接近蘋果和立訊精密的人士表示,蘋果準備在2024年將Vision Pro的產量削減到不超過40萬台,蘋果最初希望2024年的出貨量達到100萬部。另外,為Vision Pro提供某些零部件的兩家中國獨家供應商表示,蘋果第一年只要求他們生產13至15萬部。

2024年4月,根據供應鏈分析師郭明錤給出的數據顯示,蘋果將Vision Pro首年的出貨量從70萬至80萬台下調到40萬至45萬台。另據市場調研Counterpoint Research在2024年下半年發布的數據顯示,Vision Pro在第二季度的銷量較第一季度下降了80%。

2024年12月,科技媒體MacRumors 發布博文稱,受市場需求疲軟和高昂定價的影響,蘋果或已停止生產第一代Vision Pro頭顯。公司將資源轉向研發更經濟的後續版本,並可能推出第一代的小幅升級款。

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曾於10月報道,蘋果Vision Pro的產量自初夏起開始下滑,並計劃在2024年底前停產。

對於唱衰Vision Pro的聲音,蘋果CEO庫克則是進行了回應,他稱Vision Pro不是一款面向大眾市場的產品,它的用戶群體是那些想要擁有未來科技的人。

為了促進Vision Pro的銷售,蘋果一方面將銷售的國家和地區,從原先的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英國、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日本和新加坡,擴展到阿聯酋和韓國,另一方面則是更新和完善功能,有爆料稱蘋果公司計劃為Vision Pro增加人工智能系統Apple Intelligence,更新訪客模式,並推出空間內容應用。

算上前面的讓iPhone 16e支持在空間音頻中錄製視頻、擴大銷售地區和國家、加入新功能、可能擴大第三方銷售渠道,蘋果為了讓Vision Pro的銷量能夠好起來,祭出四大措施,可謂是相當拼。

寫在最後

無論蘋果採取什麼措施,都要想辦法解決Vision Pro自身存在的不足,否則無濟於事。

首先Vision Pro的價格太貴,高達29999元起步,足夠嚇退不少人。根據中經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4.13萬元,若買一台Vision Pro的話,大多數人的生活質量就會下降。

接下來是Vision Pro的重量堪憂,超過了1斤,不適合久戴。The Verge的Patel認為Vision Pro最大的問題在於太重了,就像是在臉上掛了一個iPad。他表示,Vision Pro的重量在600到650克之間,接近12.9英寸iPad Pro的重量,也就是682克。而且由於Vision Pro在設計上將重量都放在前面,所以佩戴久了會覺得面部受到壓迫。

最後是缺乏殺手級應用,難以吸引用戶。2024年8月9日,蘋果公司宣布其Vision Pro生態系統已取得重要進展。Vision OS App Store目前已經提供了超過2500款原生應用。相較於6月份的2000個visionOS應用而言,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Vision Pro原生應用數量增加了500個,Vision Pro還兼容了150萬款iPhone和iPad的應用程序。

儘管應用眾多,但是沒有殺手級應用,消費者購買Vision Pro的熱情不高。而且開發者對為Vision Pro開發應用的積極性也很低。

根據Setapp公布的年度開發者調查報告,內容顯示僅有3%的開發者正在為其開發全新應用,這一比例顯得相當低。更為顯著的是,有高達35%的開發者明確表示,他們完全沒有計劃為這款頭顯設備開發應用。

蘋果若要讓Vision Pro的銷量數據變得好看起來,就得在前面提到的四大措施的基礎上,解決筆者說的三大不足才行。

文/多弗朗明哥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VRAR星球每天都會發布XR領域深度文章及業內新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