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佔據大量近地衛星坑位?中國院士發出警告:6G不可掉以輕心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通訊技術的重要性也正在快速提升,甚至可以說已經成為競爭的核心要素,對於整個科技領域都有着不小的影響。特別是進入5G時代之後,網絡傳輸速率的大幅度提高意味着很多新興產業將有可能開始落地。

例如人工智能、智能駕駛、智慧城市等新興產業、技術都需要高速網絡的支撐,在這種情況之下,不僅如今5G重要性不斷提高,下一代移動通訊技術6G技術也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可以說6G技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如果從技術層面來看,目前我們掌握了40.3%的6G核心專利,這也意味着我們在6G技術方面再次取得了足夠的優勢,很有可能繼續在6G時代領跑,並且參與到6G技術標準的制定當中。

哪怕美國聯合了英國韓國等盟友組建了一個所謂的“6G聯盟”,三星諾基亞英特爾等廠商也聯合起來研發6G技術。可是在6G專利技術方面我們依然有着不小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之下美西方想要彎道超車其實是十分的困難。

可問題在於,6G網絡與此前的通訊技術不同,不僅需要地面基站進行信號傳輸,還需要通信衛星作為配合。並且,通訊衛星距離地面越近,信號傳輸所需要使用的時間也就越短,這也就意味着近地衛星6G網絡的建設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馬斯克SpaceX公司就通過星鏈計劃,發射了上萬顆近地衛星,這也搶佔不少近地衛星的坑位,因此外媒表示:華為的6G彎道超車失敗了。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中國院士此前也發出警告,他們指出:雖然我們在5G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在6G領域還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尤其是在近地衛星方面的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我們如今也推出了自己的近地衛星布局計劃,那就是GW星座,預計將發射1.3萬顆通訊衛星,而華為也有組建自己通信衛星網絡的打算,並且還將會與地面基站進行布局。

從這一點來看,在近地衛星布局方面我們其實發射也很快,並且憑藉著小型化衛星技術以及可重複發射的液氮火箭技術,我們可以實現一次性發射幾十顆通信衛星。在中國航天技術以及航天產業鏈強有力的加持之下,我們的GW星座發射衛星也會快上不少。

最重要的是,我們準備發射的通信衛星不是近地軌道衛星,而是超低軌道衛星,距離地面更近。這也就意味着信號傳輸所需要是使用的時間更短,並且不需要擔心星鏈計劃佔據了大量的近地衛星坑定而導致無法發射的問題出現。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哪怕美國在近地衛星布局方面有優勢,並且還成立了所謂的“6G聯盟”可是想要真的在6G技術方面彎沉趕超,也並非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更何況6G技術預計要在2030年前後才開始使用,這也意味着我們還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實現反超。

認同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