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有人用AI“復活”親人,花幾百元就能對話?

隨着清明節的臨近,用Ai“復活”親人的話題在網絡引起熱議。人工智能公司能夠根據顧客提供的素材,AI製作生成一段你已故親人的視頻,或者讓你實現與已故親人的對話。那麼,AI是如何做到的?在滿足對故人思念的同時,該如何守住法律的底線呢?

現場(你好,奶奶,你中午吃的什麼呀?)我中午吃的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姑姑特意給我帶的桂林米粉,味道好得很嘞。

在南寧一家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服務公司,記者正與Ai數字親人進行實時對話。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如果顧客需要製作AI數字親人,只需提供親人的聲音素材、照片、生前經歷等信息即可,素材越多越詳細,就越接近本人。

廣西天能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張裕強:我們就先要通過我們的技術人員去提取他本人的一個聲音的片段,然後再把它整合在一起,然後這樣導入給我們AI 生成一個克隆聲音的一個模型,提取出聲音模型還有形象模型之後,我們還要跟記憶的那個描述版塊合在一起,三個合在一起才能生成我們一個AI的一個親人在線的整體。一種的話,就是讓他指定去讀一些內容,做成一個視頻。還有另外一種的話就是實時的進行一個對話。

形成一個聲貌俱全的AI人,整體製作時間大約需要7天,費用從500到6000元不等。儘管用AI“復活”親人,是這家公司2月份才開始的業務,但由於現在臨近清明,這項業務的諮詢量明顯增長,目前已有近200人進行諮詢。

廣西天能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張裕強 :一種的話是他的親人,可能剛過世不久,他可能是需要自我安慰的一種需求。第二種的話,親人可能過世了已經很長時間了,之前的親人,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就希望用這種新的技術追思之前的親人。

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目前在全國,這項業務還處於起步階段,相關公司並不多,大部分公司都會基於國家監管的商用模型去建模,遵守法律規定。AI“復活”親人的應用,讓部分人滿足了對故人的思念,但也會有些擔心,怎樣才能更好地守住法律底線呢?

廣西佳賓律師事務所律師寧乃銘:肖像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即使公民已經去世,其肖像權也受法律保護。逝者的肖像權通常由其近親屬繼承行使。如果未經授權就擅自使用AI技術"復活"他人,比如對非親屬逝者或已故明星、名人等進行"復活",可能涉嫌侵權,也可能被不法之徒用於詐騙、誹謗等。

目前,我國法律對於AI“復活”技術應用等內容,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大家也希望,相關的法律法規能進一步完善。

廣西佳賓律師事務所律師寧乃銘:我們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AI技術的使用範圍和限制,以及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其次,應建立獨立的監管機構來監督AI技術的使用和開發過程,確保它們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此外,公眾教育和意識提升也非常重要,人們要了解AI技術的潛力和風險,以便做出明智的決策。

(來源:廣西新聞頻道)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