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設計成這鳥樣,我就把設計團隊都幹掉,順便自己跳樓。”
這是李想在5月份的時候,針對網上流傳的理想首款純電車型的外觀設計所給出的回應。
彼時,許多人也覺得應該不會長這樣,畢竟那酷似高鐵的車頭着實有些怪異與另類,令人難以接受。
然而就在前幾天,李想在微博公開了這款MPV車型的樣貌,竟然與當初自己否認的那個高鐵似的外觀造型如出一轍。一時間,不知道該說李想狠起來連自己的臉都打,還是說這是李想又一次高明的營銷。
在放出圖片的同時,李想還配文讓大家猜風阻係數,看起來對這款車的風阻有着極大的自信。那高鐵般的車頭造型雖說怪異,但說起來倒也的確會帶來更低的風阻,只不過如果僅僅是為了追求更低的風阻就採用如此激進的設計,這代價是不是有點太大了些。
要知道,即便是車圈老炮奔馳都吃過這方面的虧。
身為電動旗艦的EQS本該扛起奔馳電動化的大旗,然而實際市場表現卻尤為慘淡。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在於EQS為了追求極致的風阻係數,採用了所謂的“弓形車身”。
雖然此舉獲得了大多數車企都難以企及的0.20Cd超低風阻係數,但也犧牲了整輛車的體態,使得EQS整體不僅看起來有着些許怪異,也失去了“電動S系”應有的那種氣場。
前車之鑒歷歷在目,只希望理想不要重蹈覆轍。畢竟,作為理想旗下的首款電動車型,這款MEGA身上承載的太多。
無論是增程式混動還是其他插電式混動,儘管眼下很受市場歡迎,但從長遠的角度來說,這些都只是過渡,純電動路線才是“正途”,這已經是業內的共識。
由此,過去依靠單一的增程式混動打天下的理想也必須在純電方面謀求新的突破,而MEGA就是突破的第一炮,這第一炮是否能夠打得響至關重要。
初次進軍純電領域先拿MPV車型開道,不得不說,理想還是很機智的。一方面,相比於其他車型,MPV車型的市場競爭沒有那麼的激烈;另一方面,一直以來,理想的產品都圍繞家庭的理念展開,而MPV車型恰好可以很好地將這份理念承接與延續下去,也算是理想在做自己更擅長的事情。
由於車型使然,MPV車型在空間與承載能力上擁有着先天的優勢,相比與SUV車型,身為MPV的MEGA將更利於理想關於家庭理念的發揮、講好“家”的故事。
不過,在切換到純電賽道的同時,也意味着理想失去了一份重要的支柱——增程式混動。
理想能有今天的成績,增程式混動功不可沒。儘管被噴為“落後”的技術,但可油可電的增程式混動的確能夠切實解決眼下用戶關於續航的焦慮,同時還有綠牌,理想的崛起就是沾了增程式混動這份契合了用戶需求的光。
然而沒有了增程式混動以後,在市場如此內卷的今天,僅憑“冰箱”和“大彩電”已經遠遠不夠,理想需要在純電領域找尋出自己新的亮點,希望看似怪異的MEGA屆時能給我們帶來驚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