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歐拉車主們,打開歐拉手機APP會在首頁圖片欄的右下角看到“機甲龍專區”的字樣,雖然展示的海報風格類似,但“高性能機甲戰跑”的形容詞還是在一堆“智美”、“女生專屬”、“潮酷”等字眼中顯得格格不入了些。
在不久前,長城汽車宣布機甲龍正式入駐歐拉社區,同時也從管理角度把沙龍和歐拉進行了品牌整合,完成了新一步的品牌戰略調整。
從去年12月份開始,長城汽車在雙品牌運營思路的指導下,將沙龍和歐拉組成了純電業務板塊,雖然按照長城汽車當時的規劃,歐拉和沙龍是同級並列,長城汽車也多次強調兩個品牌並不是簡單的合併,而是保留雙方各自的調性。
但是“沙龍被放棄,併入歐拉”的聲音仍然不絕於耳,打開歐拉的APP,也許這一切就有了答案。
專區內容統一性?
點進機甲龍專區之後,第一眼界面的排版布局與歐拉汽車的專區保持了統一調性,同時在海報的展示風格上也突出了機甲龍的工業化風格。
除了可以看到機甲龍車型的產品介紹和誕生歷程作為Banner那一欄海報的切換以外,下方兩個圖片欄也分別整合了機甲龍的文章和視頻,頁面分布是比較簡潔的,用戶可以保持比較快的速度閱讀關鍵信息,同時也可以根據各自的需求瀏覽。
而圖片欄下方的“正在暢聊”二級界面橫條則會展示出用戶們的熱聊話題,不過個人感覺展示詞條矩形的背景顏色可以優化一下,現在太小清新了,缺了點“鋼鐵機甲”那味兒,在整體的頁面調性上還是略微有點違和感的。
最令人感到驚艷的還是熱門詞條欄下方的“小甲故事集”。
所包含的四篇文章利用簡短的文字搭配比較豐富的圖片這種對遊客閱讀非常友好且具有吸引力的方式,清晰地展示出了機甲龍的外觀、操控、性能和語音助手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三級界面不僅展示出了機甲龍的特色之處,關於語音助手“小甲”的介紹也很有趣,採用個人檔案信息的展示方式,橙黑撞色的UI設計也塑造出了濃濃的科技韻味。
當然,我注意到機甲龍專區的Banner欄只有兩張海報的切換,而下拉界面後,在“小甲故事集”的下方也只有推薦關注的相關用戶和社區討論的內容展示了。
對比起來,在歐拉汽車的專區里還可以看到更多卡片式展示的車主用車體驗文章以及以短視頻形式展示的“精彩瞬間”,還是可以感覺到機甲龍的相關信息是比較少的,這樣一看倒也確實沒必要為其單獨開發一個APP,併入歐拉,也許是一個更務實的選擇。
SKU簡化調整?
話說回來,機甲龍畢竟是定位高端的品牌,定價高,品牌力目前尚未可知,這註定了能夠欣賞它的用戶範圍相比歐拉來說是比較窄的。
在這一點上,沙龍和歐拉的品牌定位確實相違和,在閃電貓之前,歐拉汽車的目標用戶都以女性為主,從偏小清新的車身顏色選擇就可見一斑。產品宣傳也主打外觀造型,價格定位更是偏向於親民化。
而沙龍品牌更追求高端和個性化,機甲風濃烈的外觀也直接展示出了它的用戶定位。
兩者的品牌發展之路用“背道而馳”來形容也不為過,為什麼將沙龍塞進歐拉的手機APP里呢?
雖然有網友戲稱是為了讓陪女性用戶買車的男性用戶能順道買一輛機甲龍,但回歸實際,沙龍在高端品牌市場腳跟還沒站穩,沒有單獨的手機APP應用本來就容易弱化品牌形象,加上整合進了歐拉APP,會進一步削弱沙龍的品牌存在感。
不過換個角度,這對歐拉來說可能是一個強有力的助推劑。
歐拉的車型近期銷量都不太樂觀,面臨施行降價政策的迫切,而沙龍整合進來不僅可以拉高歐拉整體的品牌調性,還能增大歐拉的用戶流量。
並且在前不久推出的閃電貓車型格局打開,不再局限於女性用戶,它的上市已經暗示了歐拉汽車正在向中性化用戶定位轉型。
如果未來,歐拉延續閃電貓的設計理念,按照可容納用戶範圍更廣的方向發展,而沙龍則發展成為歐拉的高端支線,不僅可以讓品牌涉獵市場範圍更廣,還能夠實現品牌融合,當作是一次“SKU的簡化調整”了。
尤其是沙龍汽車目前只在8個城市鋪設了9家展廳,但是歐拉光經銷商門店就已經超過了300家,覆蓋了2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在品牌整合之後,雙方將共享渠道,沙龍汽車也將節約鋪設線下門店、渠道的精力和時間。
就像長城汽車CGO(首席增長官)李瑞峰說的那樣,對於處在轉型階段的長城汽車來說,務實才能活得更長、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