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終於迎來了蘋果與華為旗艦的同台競技,本以為是一場“靈動島大戰崑崙派”的巔峰對決,但沒想到在兩款手機發售後,市場上居然出現了一面倒的評價。其中,華為Mate50系列不論是線上各大平台的評價,還是線下用戶的真實反饋,都表達出了對這款產品創新力度、實際體驗的高度認可。而iPhone 14系列卻頻繁被爆“信號差”“和上代差別不大”“靈動島不實用”“屏幕故障”“充電時重啟”等問題。
甚至,相關產業鏈的人士還表示,由於供不應求,華為已經緊急增產Mate50系列,蘋果則因需求下滑取消下半年iPhone 14增產計劃。從用戶口碑到市場預期,為何華為Mate50系列能夠領先iPhone 14系列這麼多呢?簡單來說,就是一款產品是否有創新,是否有誠意,市場都會感受到,並給出正面反饋。簡言之,就是真創新才有真市場。
華為Mate50系列備受好評,銷量攀升的背後,是華為技術創新在背後作為強有力的支撐。為滿足用戶對手機的通信、續航、耐久、影像等方面的需求,華為Mate50系列帶來了一系列黑科技創新,包括北斗衛星消息、應急模式、崑崙玻璃、超光變XMAGE影像系統等,這些創新都能夠有效提升用戶的日常體驗。
其中,北斗衛星消息可在無地面網絡信號覆蓋的地區,通過暢連APP,將文字和位置信息向外發出,從而使用戶與外界取得聯繫,對於專業探險家,以及身處極端場景的普通用戶,能起到非常重要的幫助。而應急模式,則能夠讓手機電量耗盡到1%時不關機,而是依然提供3小時待機時間,或通話12分鐘,或掃碼4次,或亮碼10次,同樣能在緊急狀態下起到重要作用。
在日常使用場景,華為Mate50系列素皮版和華為Mate50 RS保時捷設計,則帶來了抗摔性提升至十倍的崑崙玻璃,加上產品還支持IP68級防水防塵,能夠大幅度降低手機因意外導致的損壞。至於用戶最看重的影像方面,超光變XMAGE影像系統下,全球首創的十檔可調物理光圈,讓用戶可通過調節光圈大小控制鏡頭進光量和景深,從而實現更加專業的拍照體驗。
此外,鴻蒙系統3.0系統還為華為Mate50系列帶來了超空間存儲壓縮技術、超級中轉站、智感掃碼等一系列創新功能。其中,超空間存儲壓縮技術,可顯著改善部分應用文件備份邏輯不合理的問題,在確保應用可正常使用的前提下,為手機釋放十幾G甚至幾十G的內存空間;超級中轉站,可讓用戶將需要的文檔、圖片、文字等文件,臨時存放在桌面側邊欄中,需要時從中拖出即可使用,帶來接近桌面系統的便捷體驗;智感掃碼功能,可讓攝像頭智能識別不同類型的二維碼,用戶只需在手機亮屏狀態下,輕輕敲擊兩次背板,即可完成掃碼,無需打開對應的應用。
相較於華為Mate50系列諸多創新黑科技,iPhone 14系列的升級則是讓人略感失望。首先是iPhone 14標準版機型,相較於前代產品幾乎沒有變化,最大的“升級”就是更換了iPhone 13 Pro的主攝像頭,處理器仍然是A15。其次是iPhone 14 Pro機型,雖然有4800萬像素主攝、靈動島等升級,但現階段問題仍然頗多,尤其是靈動島對第三方應用的兼容性較差,這也導致了蘋果口碑崩盤。
總得來說,任何市場,消費者都會選擇用錢包來投票,選擇他們心中最滿意的產品。從市場的口碑和評價來看,持續創新、不斷為消費者帶來更好體驗的華為Mate50系列,才是最受歡迎的年度旗艦。同時,擁有多個業界首創黑科技,再次突破消費者體驗上限的華為Mate50系列,不出意外的話也將承擔引領手機行業發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