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每年中秋節的主角,月餅又營銷出了什麼新花樣?
除了在口味上繼續內卷,今年的月餅市場,又出現了一種促銷新手法——買月餅贈數字藏品。商家靠贈品做促銷並不新鮮,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部分數字月餅在交易市場上流通後,身價飆漲,更有甚者,被賣到18萬元一塊。
今年6月份,國家四部委曾聯合發布公告遏制天價月餅,但這樣的價格規定並不能適用於元宇宙月餅。在元宇宙的江湖中,數字藏品有着自己的“玩法”。
月餅+數字藏品成營銷新風尚
近年元宇宙概念爆火,其熱度讓不少商家都十分“眼饞”,紛紛試水打造品牌自有IP和數字藏品。
9月1日,上市公司廣州酒家集團就宣布聯名餓了么,推出“中國首款廣式數字月餅”。從示意圖上來看,數字月餅外盒包裝精緻,頗有古典韻味,符合時下年輕人對國風的熱衷。
廣州酒家在社交平台上說明,這款數字月餅,每個藏品都具備唯一的區塊鏈編號,只搶不賣,限量1萬份。
記者登錄兌換渠道發現,此款藏品的設計方和發行方實際為餓了么(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而用戶雖然可以免費領取數字藏品,但既需要完成平台方的推廣任務,還會連帶獲得廣州酒家的消費券,所謂數字月餅實則是商家們一石二鳥的營銷之舉。
而此前,哈根達斯和歌帝梵也紛紛推出過贈送中秋數字藏品活動。7月份,哈根達斯聯手中郵文創,通過附贈中郵文創開發的中秋主題數字藏品,售賣其一款冰激凌月餅禮盒,數字藏品限量1萬份;歌蒂梵則是通過領數字藏品,贈消費券的方式,進行中秋節促銷預熱,數字禮品限量200份到1萬份不等。從閱讀量來看,兩次活動都獲得了不錯的曝光。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國內知名的數字藏品交易平台,如數藏中國、arcoverse也參與到今年的月餅混戰中,與商家聯手,綁定月餅和數字藏品銷售。
近年來,月餅花式聯名IP已屢見不鮮,而如果將IP轉化成數字藏品,則更能吸引人眼球。有業內人士發文稱,買月餅送限量中秋數字藏品,開創了“買實物送數字藏品”的營銷新模式。
部分元宇宙月餅“炒”出天價
以上提到的數字藏品大多為免費附贈,是商家促銷的手段之一,而在一些數字藏品交易平台上,數字月餅也在明碼標價地售賣。
包括阿里旗下鯨探、天體數藏、大唐數藏、嬉皮元獸、IOART等多個國內數字藏品平台,都曾發行過數字月餅,價格大部分停留在百元以內,部分稀少月餅價格能夠賣到上千元。而在二手平台上,這些限量數字月餅的價格可能會被賣至更高。
在國內最大的數字藏品社區“XM”中,記者按照價格排序,發現最貴的月餅藏品,幾乎都來自一款AYAYI鯨探數字月餅。其中,最便宜的一枚價格為5萬元,最貴的一枚甚至被報出了188888元的天價。
AYAYI鯨探數字月餅首次發行於2021年中秋節,是淘寶推出的,超寫實數字人AYAYI定製NFT數字月餅,限量50件。
一般來說,數字藏品具有三大特徵:唯一性、不可篡改性、限量稀缺性。前兩個特性是由於數字藏品使用了區塊鏈技術;限量稀缺性則主要由發行方發行數量決定其稀缺程度。
所以具備爆火潛質的數字藏品一定有兩個特徵:一是產品優質,二是發行數量少,供不應求。比如今年5月30日,2999份世界級非遺數字藏品《群仙賀壽圖》由於精美出圈,在3萬多名網友的搶購下,瞬間秒空。
同理,鯨探數字月餅炒至天價,也是被玩家看中其獨特性和稀缺性。這款月餅的外觀不似普通月餅,藝術感、科技感更強。其次,這款數字月餅數量很少,且是阿里早期發布的NFT藏品。一位玩家說明,這款月餅當初發售的50枚里,目前只有不到10枚還在市場上流通,所以非常稀缺。
專家:數字藏品確實很難定價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商業智能系副教授胥正川長期關注元宇宙產業,他向記者表示,這種天價元宇宙月餅完全屬於市場炒作。
胥正川介紹,數字藏品現實中確實很難定價。因為數字藏品大多帶有藝術屬性,而藝術品的定價是非常主觀的,現實中藝術品大多是稀缺的、有價值的作品。
但月餅屬於大眾商品,在現實里既不存在稀缺性,也不具備強藝術性,所以天價數字月餅更多是蹭概念、玩炒作,和元宇宙產業關係不大。
當被問到人們為什麼開始熱衷於炒元宇宙資產時,胥正川說是因為行業太新,民眾了解和認知有門檻,“牆外的人看牆裡的人賺了,就開始盲從。”
2021年是元宇宙概念爆火的一年,也是在這一年,國內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元宇宙,開展NFT業務,包括阿里、京東都開發了自己的數字藏品交易平台,希望能搶佔新賽道。據加密研究院統計,截至2022年6月中旬,國內數字藏品平台已超過500家。
胥正川認為,數字藏品是具有經濟價值的。元宇宙或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社會降低運作成本、溝通成本、協作成本。但國內數字藏品市場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對用戶來說,購買數字藏品其實應該是購買了一個IP,而不是僅僅是得到一張圖片。
目前國家明文規定,不倡議對NFT進行二次交易。2022年4月13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共同發布《關於防範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提出在流通端,嚴格限制發展NFT二級交易市場。
胥正川認為NFT市場的良性發展還需要政府加強監管和對民眾的科普教育。只有當人們熟悉新科技,了解新科技背後的產業是如何運作的,大眾才能避免被“割韭菜”,數字藏品市場也才能遠離炒作,發揮應有的經濟價值。
欄目主編:宰飛 文字編輯:宰飛
來源:作者:吳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