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源、蔚來、華為等中國科技品牌紛紛宣告進入液冷時代

液冷技術早在二戰時期就已出現,近些年更是在手機、電腦、數據中心等處頻頻看見它的身影。隨着技術的不斷成熟,液冷也出現在了電動兩輪車領域。綠源作為首家應用液冷電機的電動車車企,為行業注入了全新活力。

8月12日,綠源舉行了“液冷超續航2.0品質中國行”發布會,全新一代長續航電動車液冷超續航2.0系列正式上市,液冷技術的加持全面提升單次續航里程超超超超超續航400里,同時讓電動車的壽命有了大幅提升,輕鬆實現一部車騎10年不衰竭。


揭開液冷神秘面紗 推動行業“5G”式迭代

如果探尋起源,液冷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的馬克沁機槍,它是第一次運用液冷技術的工業品。日常生活中,民用級的遊戲旗艦手機、高端主機機箱也都有液冷技術的加持,而在一些高端產業上,液冷技術更是被廣泛應用,如服務器、基站等等。此次綠源將液冷技術帶入電動車行業,直接推動行業向“耐用消費品”時代邁進一大步。


那麼究竟什麼是液冷呢?液冷是指使用高比熱容的液體作為熱量傳輸的工質滿足設備散熱需求的冷卻方式。液冷技術是指使用液體取代空氣作為冷媒,與發熱部件進行熱交換,帶走熱量的技術。正如5G對手機的迭代升級,液冷型降溫,是對輪轂電機的“5G”式迭代。如同潤滑油注入汽車發動機,電機腔體內部注入超耐溫、高導熱的有機絕緣液冷液,不僅有效降低電流磁效應做功產生的熱度,而且隔離腔內水分對金屬及電子元器件的侵蝕。既能確保電機的驅動工作性能,恆久如新,同時還具有降低噪音、低碳、環保等優勢。

憑藉一系列的優勢性能,液冷技術終於來到了電動兩輪車領域,應用範圍被進一步擴大。綠源是行業唯一一家將液冷技術應用於電動車上的企業,其獨特的液冷降溫法,不僅有效解決了電機易退磁、生鏽、能耗和續航能力等問題,更以絕對實力引領着行業向高質量階段發展。


綠源超續航液冷電機 高性能行業天花板

電動車的核心是電機,目前行業中電機的散熱分為兩大流派——風冷和液冷。過去的電動車全部採用風冷設計,顧名思義是通過騎行時吹入電機內部的空氣實現散熱。要知道高溫是所有電機的天敵,電機正常工作的溫度範圍在30-100℃,非液冷電機的溫度則在60-120℃。風冷效率低下不能及時有效地散發熱量,電機內部溫度便會快速上升,久而久之,電機的磁鋼片磁性就會慢慢削弱,從而大大影響電機動力。更可怕的是,隨着持續高溫運行,電機內部熱脹冷縮出現壓力差,粉塵、水汽會與空氣一起被吸入電機內,內部在高溫高濕和灰塵環境下,會出現生鏽情況。


相對於風冷,液冷技術則顯得可靠很多。綠源新一代液冷超續航2.0全系搭載超級黑科技液冷技術,在電機內部注入絕緣冷卻液。據綠源CNAS實驗室的測試數據顯示,即使是高性能運轉,溫度也比普通電機低30℃,很好地避免了電機內磁鋼退磁或燒線圈等現象,同時也緩解了電池損耗引起的電池動力與續航下降問題,讓電機的壽命更加持久。如果以汽車變速箱為例打個比方,風冷就像是乾式雙離合,依靠空氣流動進行散熱,效率低下且不耐高溫,易生鏽產生故障。而濕式雙離合則依靠油液的浸泡,實現了更強性能和持久穩定的動力輸出。


不僅如此,電機內部在絕緣冷卻液的包裹下,還能起到防鏽作用。氣體交換系統搭配電機密封圈,不僅能讓電機在內外氣體流動時吸收其中的水分,更防止灰塵與水的滲入,防塵防水等級達到了IP68。使用綠源液冷電機,能有效地散熱、防塵、防水,將電機效率提升在90%以上,在使用多年後仍能保持峰值的動力性能。

這一技術的應用,徹底解決了困擾行業多年的電機易退磁、電動車持久續航能力弱、壽命不長的難題。綠源液冷電機可達到10年質保,可謂是電動車質保天花板。不僅如此,從今年5月綠源對品牌定位進行了升級煥新,即“一部車騎10年”,彰顯出了綠源對於自身技術以及產品的絕對自信。依託於技術上的先發優勢,綠源也將強勢引領行業進入下一個高質量發展的競爭賽道。


原創技術策源地 綠源與中國眾科技品牌共創液冷時代

綠源不僅是技術實踐者,更是不懈探索者。25年勵精圖治,綠源儼然成為了行業內的“原創技術策源地”,從電機動力擴容技術到石墨烯電池,再到液冷電機,綠源一次次的通過技術革命,將電動車整體品質和耐用層級拉升到全新標準。當下,綠源已然站在了電動車行業液冷技術的制高點,這一方面源於綠源過去25年如一日投入研發的韌性和堅持,另一方面也是綠源對技術方向與行業發展的高度前瞻。

行業的進步離不開科研的突破,每一次新技術誕生,都將成為推動市場前進的催化劑。液冷電機是綠源的一次成功,也是產業發展的一大進步。液冷技術的興起大大提升了電動車整車壽命,同時也為電動車行業不斷迭代、推陳出新,帶來了無限可能。

液冷技術是中國製造業的新一代技術革命,無論是服務器、手機,還是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紛紛採用液冷技術作為新一代產品的技術核心。如今,許多頭部IT企業加強了數據中心液冷市場的產品開發力度,國內不少企業更是已經對

其中,蔚來電動車就計劃在今年陸續推出液冷超級快充樁。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甚至說要計劃用3~5年的時間用液冷替換風冷,把液冷變成服務器默認配置。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提供商華為也在圍繞數據中心製冷難題堅持攻關,使用液冷方案、冷卻系統進行散熱。行業上的一系列行為,證明了液冷技術在散熱、節能等諸多方面具有優越性。

據了解,我國在液冷技術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可以預見,液冷未來將是眾多行業的“兵家必爭之地”。與此同時,在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低能耗、高效率的“液冷時代”到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