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記者 徐歆婷
9月26日,一條會“思考”的公交車線路——龍井數字專線508H在杭州龍井村景區正式通行。508H用於“思考”的智慧大腦,正是AI。
在AI的遠程調控下,每一輛508H公交車每一站都能精準停靠在最需要的位置。在不同時段、不同天氣,508H的總控台還能根據不同的人流量情況自動安排發車班次,相當靈活。
這條線路上的每一個站點,同步配備了“智能助理”。14個公交站點皆選用環保太陽能電子站牌,在AI技術的助力下,可實時展現508H公交車的行駛路線、到站時間,讓乘客心中有數。
508H,一條普通的公交車線路,是如何裝上智慧大腦的?杭州數夢工場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數夢工場”)和他的生態夥伴杭州數知夢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數知夢·公交雲”),在這項工程中擔任着極其重要的角色。
AI將成為城市治理的水和電
坐落於杭州雲棲小鎮的數夢工場,是小鎮內第一家入駐的數據智能公司,與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毗鄰。
2016年,杭州提出“城市大腦”雛形;2018年,杭州正式開始打造城市大腦,並宣布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數夢工場身處杭州,見證了城市的數字化發展,並與城市一同覓得發展機遇。
2015年3月,數夢工場成立。創立不到半年,便獲得了4.5億元天使輪融資。
成立不久,數夢工場便與浙江、江蘇、廣東等政府部門建立政務大數據合作,為政府部門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
2017年6月,數夢工場獲得7.5億元A輪融資,阿里巴巴是其重要投資方。
這一年,數夢工場、數知夢·公交雲聯合杭州公交集團等打造公交數據大腦,專註挖掘公交場景,這使得杭州市民掃碼坐公交、掃碼坐地鐵成為可能。
2019年12月,IDC發布的中國數字政府大數據市場份額報告顯示,數夢工場與阿里雲、華為等企業一起,成為中國數字政府大數據市場“有名有姓”的5家第一梯隊成員之一。其中,數夢工場的市場增長率達100%。
目前,數夢工場的大數據、數據安全等研發管理水平和質量管理能力已通過CMMI5級軟件認證——這是國際軟件業的最高等級。
數夢工場市場部副總裁王長強透露,經歷了這些年的發展,數夢工場持續加大在AI研發上的投入,包括引進高層次AI領域的專家人才、沉澱更深的AI技術。
當下,隨着政策落地與技術成熟,城市大腦和政府數字化轉型從選擇題逐步成為必答題。王長強認為,這對數夢工場來說是新機會,仍需不斷加深產品的智能化和對行業數據智能場景的探索。
“未來,AI會像現在的雲計算一樣,成為城市治理的水和電。”
AI將成為城市治理的水和電
數據、AI、場景融合,考驗企業操盤力
近幾年,數夢工場的同行者越來越多,AI的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寬廣。“一方面,此前數據的積累夠多;另一方面,落地場景也越來越多了。”對於數據與AI的關係,王長強認為兩者互為依存、互相成就,他形象地將其比作石油和機器——“大量的城市數據、生活數據好比石油,原來‘挖掘’石油的手段很原始,借用AI能力,‘石油工人’能開着‘鑽井’開採‘石油’,效率大大提高。反之,沒有石油的機器無法運轉,正如沒有數據的AI是無法運轉的。”
數夢工場早在創立之初,就把AI作為數據處理核心技術。2015年10月,數夢工場拉出一支專業的人工智能算法團隊成立了數據科學與技術研究院(IDST),以踐行數據與AI的融合。
2019年9月,數夢工場正式提出“數據智能++”作為公司的核心技術戰略,進一步加強了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
一個“+”,代表着行業數據智能。簡單理解,就是將AI技術與落地場景緊密融合;另一個“+”,代表着數據工程智能,即通過自研AI技術提升數據的加工效率,提高數據生產加工全流程的效率。
這樣一來,大數據、AI技術、落地場景,共同構築起數夢工場的行業壁壘。
但是,城市治理有其特殊性。猶如一場棋局,每落一子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何將數據、AI與落地場景深度融合,尤為考驗下棋者的操盤能力和對場景需求的深度理解。
比如,數夢工場今年承建了不少省、市應急管理部門的災害監測項目。在不同地區,政府部門對監測的領域各有側重,浙江省側重颱風監測,山西省可能更側重煤礦的安全生產。在這些場景里如何發揮數據和AI的價值,是判別數據企業能力的重要標準。
用數據提升老百姓生活獲得感
走進數夢工場的展廳,能看到一長串的政府名單——全國30+部級/省級單位、200+城市級單位,以及多地的城市大腦,公交、地鐵集團……作為專註於服務政府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數夢工場選擇的切口涵蓋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王長強列舉了數夢工場AI技術的一些落地場景。
拿浙江省衢州市為例,數夢工場參與了當地的城市大腦、雪亮工程、智慧交通的建設,其間涉及多項應用。
“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我們做的事,是用數據幫助政府為人民服務。”王長強說,包括衢州市內的智慧交通,也為城市通行帶來了更多便利。
通過給公交車裝上高精定位系統,利用實時定位數據和高精度地圖,大腦將公交實時動態數據和信號燈系統聯動起來,讓公交車在交通車輛中優先通行,在不影響路面及其他車輛的通行效率前提下,兩趟試點公交通行效率分別提高了7.9%和14%。
“再比如‘最多跑一次’的應用里,我們承建了浙江省‘人口綜合庫’項目,通過海量的數據跑路代替人跑腿,老百姓只要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就能輕鬆辦事。”
王長強說,當數據開始產生價值,並讓政府和民眾有強烈感知的時候,也是數夢工場感覺最有價值的時候。
“我們一直覺得,數夢工場是一家發揮數據價值,讓數據為人民服務的公司。我們希望數據生產要素,真的讓老百姓有獲得感。”
人工智能大家談
(Q-每日商報 A-王長強)
Q:您覺得杭州的創業環境如何?
A:AI項目和普通項目不同,前期投入大但最終落地情況很難預測。我們很感謝杭州市政府,無論是項目補助等政策支持,還是AI產品的落地應用,都積極為企業創造開放的環境,推動產業向前發展。
Q:您認為未來城市的管理是否會全由AI決定?
A:在城市發展過程中,AI會起到重要作用,輔助決策者,在部分城市治理環節也可能出現AI自動決策判斷的場景。但AI是服務於城市管理者、城市市民和城市產業的,未來城市的管理權依然由管理者把控,AI是一種重要的工具。
Q:下一階段,企業有何發展計劃?
A:保持初心,持續深耕,圍繞“數據智能++”技術戰略,數夢工場將做深做厚DTSphere數據智能系列產品,並將適時發布新產品。同時,我們將利用AI技術在新的應用場景展開探索,讓AI能力普惠落地,在場景中發揮價值。
Q:能否透露目前企業的人才情況?
A:現在公司技術人才佔70%以上。我們認為,AI領域不但需要算法工程師,還需要懂業務場景的人才,很多時候需要研發和市場共創,才能與客戶一起落地創新,為客戶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Q:您覺得社會對AI的理解是怎麼樣的?
A:大家一開始接觸AI,可能會認為AI像科幻電影中所展示的那樣,是無所不能的,甚至有些人認為AI將取代人們的一些工種。實際上要綜合來看。技術如何應用,如何更好地發揮價值,取決於用技術的組織、機構和個人。AI發展到現在,社會的認識越來越成熟,AI不是無所不能的,其進一步發展有賴於算法等基礎科學的發展;社會大眾也愈發明白任何技術的進步需要一個過程,AI也需要不斷進化,以更好地發揮高效治理能力和輔助決策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