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財經 王敏 6月30日,杭州易加三維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加增材”)科創板IPO獲受理,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保薦代表人為董超、余啟東,會計師事務所為天健。
招股書顯示,易加增材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主要專註於研發、生產和銷售工業級增材製造(3D打印)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始終致力於降低增材技術的工業應用門檻,讓3D打印走向直接製造,是全球範圍內技術水平先進的工業級增材設備製造商之一。
增材製造產業鏈的上游為原材料、核心硬件和輔助運營系統,中游主要為增材製造設備和相關服務製造商,下游為增材製造應用領域,主要為航空航天、工業製造、科學研究、消費電子等領域。根據艾瑞諮詢的《中國3D打印行業報告》,國內增材製造應用市場以工業級應用為主,約佔70%。
在整體產業鏈中,增材製造全產業鏈技術壁壘和專利集中在中游設備廠商,增材製造設備是推動整個產業鏈發展和創新的基礎。此外,設備製造商負責在產業鏈中將市場需求轉化為具體的設備和服務,通過不斷的技術迭代和產品更新,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並進一步整合其他產業鏈環節。增材製造設備的成本結構和性能直接影響整個產業鏈的成本結構和競爭力,尤其是在高端市場和技術驅動的應用中,因此設備在整個增材製造產業鏈中佔據主導地位。
航空航天領域對金屬增材製造的需求尤為旺盛,是增材製造技術較早進入的領域之一,也是目前增材製造技術應用最廣和最有發展前景的領域之一。
增材製造行業近年來實現快速增長,其在航空航天領域目前已實現產業化應用,且未來滲透率將持續提升,市場空間巨大。
根據Straits Research的分析,全球3D打印在航空航天和國防市場的價值為2021年為13.5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86.6億美元。在該市場分析公司的最新報告中,預計該行業將2022年至2030年期間複合年增長率為26.1%。推動市場擴張的因素是航空航天供應鏈中對3D打印零件的接受度提高以及3D打印的優勢,以及加工和製造成本的降低。按應用劃分,市場分為飛機、無人機和航天器,其中飛機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

增材製造在航空航天裝備領域主要應用于飛機、飛船、火箭等精密零部件的設計與製造,已經成為鍛造、鑄造等傳統製造方式的補充,目前鍛造、鑄造等傳統市場已有超過千億元市場規模,金屬增材製造作為其有效補充,預計可實現其中20-30%的技術替代。目前增材製造在航空航天及國防科技領域滲透率較低,尚有待進一步提升空間,在軍隊化建設、民用航空市場、商用航空市場等均有較大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