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鏡進入618主場!這三類產品最值得入手,怎麼辦?

2025年05月25日17:50:13 科技 7617

智能眼鏡進入618主場!這三類產品最值得入手,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前段時間,雷鳥宣布將在 5 月 27 日發布 rayneo x3 pro、air 3s 兩款智能眼鏡新品。而這兩款產品的加入,也意味着國內智能眼鏡「布局」階段的結束,行業即將進入「貼身肉搏」市場競爭階段。

從網上的評論來看,不少消費者對智能眼鏡這一品類倍感好奇,只是被智能眼鏡較高的價格拒之門外。幸運的是,即將到來的 618 電商優惠和如火如荼的國家補貼,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一個低成本體驗智能眼鏡的最好時機。

智能眼鏡進入618主場!這三類產品最值得入手,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雷科技

那麼針對 618這場「期中考試」,智能眼鏡行業又做了哪些準備呢?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又該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智能眼鏡呢?

智能眼鏡已進化出三大支線

儘管名字都叫智能眼鏡,但在產品細節上,眼鏡與眼鏡的功能區別,可能比「眼鏡與手機」之間的區別還要大。

目前國內能買到的智能眼鏡,大致可以分為音頻眼鏡、拍攝眼鏡和可視眼鏡這三類。

其中音頻眼鏡結構最為簡單,本質上就是把藍牙耳機拆開,將揚聲器、麥克風、電池和藍牙模塊嵌到鏡腿中。當然,考慮到眼鏡的產品形態,音頻眼鏡中的揚聲器通常是開放式耳機同款的橢圓揚聲器,同時電池容量也大於一般的 tws 耳機。

由於產品設計並不複雜,這類音頻智能眼鏡在設計上更接近一般的眼鏡,同時整機功耗更低,續航時間更長、重量也不容易失控,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智能眼鏡進入618主場!這三類產品最值得入手,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米家

拍攝智能眼鏡就是在聽的基礎上,再加一個拍攝的維度。meta 和 rayban 的合作眼鏡、小雷正在使用的雷鳥 rayneo v3 都屬於這一類。

智能眼鏡進入618主場!這三類產品最值得入手,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雷科技

儘管拍攝智能眼鏡只是多了一個攝像頭,但從技術上講,拍攝智能眼鏡的複雜程度不亞於智能手機:考慮到信號穩定性,攝像頭拍攝到的數據必須先保存在眼鏡本體里,這意味着眼鏡必須包含一套可以音頻播放、語音交互、視頻拍攝存儲、無線傳輸的算力硬件。

智能眼鏡進入618主場!這三類產品最值得入手,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雷科技

可視智能眼鏡相比拍攝智能眼鏡更為複雜:眼鏡通過外置稜鏡柱或光波導的方式,將畫面投射到用戶眼中。因顯示畫面與外界疊加,符合「增強現實」(ar)的邏輯,這類眼鏡也可以被稱之為 ar 眼鏡。小雷上個月體驗的星紀魅族 starv air2 就屬於這一類。

當然了,這三類眼鏡在功能上有所交叉,比如拍攝智能眼鏡和可視智能眼鏡通常都具有音頻智能眼鏡的能力,部分高級 ar 眼鏡,比如雷鳥、rokid 正在預熱的新品也同時具有拍攝、顯示的能力。

另外,部分「眼鏡」形態的 xr 頭顯產品也能通過通透模式實現類似 ar 眼鏡的效果。但考慮到智能眼鏡作為「眼鏡」的核心功能,小雷暫不把這類以通透模式來模擬眼鏡的頭戴顯示器歸類到智能眼鏡中。

那麼在這三大品類中,智能眼鏡品牌又有哪些技術創新呢?我們在 618 期間選購智能眼鏡,又有哪些需要留意的細節呢?

買音頻智能眼鏡,看續航和定向音頻技術

首先,我們來看看最基本的音頻智能眼鏡。由於這類產品沒有拍攝、顯示等附加功能,只有最基本的音頻交互能力,能評價這類產品的指標並不多。根據實際體驗,小雷認為續航時間定向音頻技術會是我們挑選這類智能眼鏡產品時,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

智能眼鏡進入618主場!這三類產品最值得入手,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米家

可能有人覺得奇怪,這類眼鏡既不能拍攝、也不能顯示,續航時間應該不成問題。在智能眼鏡品類中,音頻智能眼鏡的續航時間確實「引領行業」;但如果我們以日常裝備的角度看智能眼鏡,和智能手錶、tws 耳機這種幾乎沒有續航焦慮的產品相比,智能眼鏡的續航時間確實不寬裕。

為了保證眼鏡的佩戴舒適度,眼鏡品牌必須將電池「後置」;但大容量的電池會導致鏡腿顯著變厚,讓產品「硌耳朵」,所以眼鏡品牌也不能無節制地加大電池,必須在舒適度和續航時間之間找到平衡點。

而定向音頻技術的意義就更好理解了:音頻眼鏡只能通過音頻交互,而智能眼鏡的產品形態決定了智能眼鏡必須使用開放式耳機的音頻方案。如果眼鏡定向音頻效果不佳,在戶外或其他嘈雜場景下,用戶幾乎無法聽見眼鏡發出的聲音。此時智能眼鏡也只剩下「眼鏡」兩個字。

從綜合體驗來說,如果大家想體驗音頻智能眼鏡,來自米家的米家智能音頻眼鏡 2 、來自界環的 ai 音頻眼鏡和李未可的 meta lens chat 會是現階段比較值得考慮的產品。

智能眼鏡進入618主場!這三類產品最值得入手,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米家

米家智能音頻眼鏡 2 較上一代產品大幅減重,最輕的款式只有 27.9g 重。針對智能眼鏡容易損壞的鉸鏈部分,米家智能音頻眼鏡 2 也改用了「鋼琴超彈鉸鏈」,可以有效降低眼鏡「夾頭」的不適感。鏡腿經過了重新設計,最薄處只有 5 毫米,不會出現傳統智能眼鏡那種「卡耳朵」的情況。

再加上 12 小時的連續播放時間、小愛同學和雙設備音頻切換,米家智能音頻眼鏡 2 可以說是音頻智能眼鏡的「完全體」。作為米家智能音頻眼鏡 2 的「幕後功臣」,界環的體驗同樣出色。而李未可 meta lens chat,其產品搭載的 wake-ai 大模型同樣帶來了不錯的交互體驗。

買拍攝智能眼鏡看拍攝效果和產品設計

在雷鳥 v3 評測中,小雷提到「隨手記錄」是拍攝智能眼鏡的核心,這意味着眼鏡的拍攝質量將成為我們挑選時的核心指標。

由於眼鏡本體的空間限制,拍攝眼鏡無法搭載尺寸較大的傳感器;現階段智能眼鏡品牌往往會選擇更成熟的 12mp 傳感器,用更大的進光量和更強的電子防抖技術來彌補眼鏡在分辨率方面的短板。

智能眼鏡進入618主場!這三類產品最值得入手,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雷科技

但除了畫質外,拍攝智能眼鏡的外形設計同樣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相比那些外形「過於前衛」、甚至直接暴露攝像頭模組的拍攝眼鏡,2024 年後的產品明顯更加註重設計感、時尚感。例如 rayban x meta 的第二代合作眼鏡,就將攝像頭隱藏於鏡框邊角,讓日常佩戴不顯突兀。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雷鳥 v3 會是綜合表現較為出色的產品:索尼 imx681 傳感器搭配高通驍龍 ar1 移動平台的「黃金組合」,既保證了眼鏡在不同環境下的視頻拍攝效果,也平衡了眼睛的 ai 能力和續航時間。

買ar 智能眼鏡:顯示效果決定一切

在三類智能眼鏡中,ar 智能眼鏡的技術門檻最高,也最能體現品牌的核心研發實力。目前主流的顯示方案包括陣列光波導、衍射光波導和表面浮雕光波導,每種方案背後都有不同的技術難點和成本結構。

比如陣列光波導可以做到高亮度大視場角,但體積較大;而衍射光波導雖然更輕薄,但對製造精度的要求極高,良品率是最大的挑戰。

智能眼鏡進入618主場!這三類產品最值得入手,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雷科技

隨着供應鏈的成熟和廠商研發投入的加碼,ar 智能眼鏡行業已經解決了畫面亮度低、視野小的問題。不少 ar 智能眼鏡新品甚至可以在陽光下實現清晰投影,畫面亮度、色彩和穩定性都有明顯提升。這也說明光波導技術正在邁向可量產、可普及的新階段。

至於具體產品,星紀魅族 starv air2 會是當前較為出色的產品。

智能眼鏡進入618主場!這三類產品最值得入手,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雷科技

星紀魅族starv air2 採用了單色光波導方案,在顯示亮度、顯示面積和續航時間之間找到了自己的平衡點。而內置的豐富功能,也覆蓋了 ar 智能眼鏡翻譯、題詞、導航、通知等常用場景,解決了傳統 ar 在應用場景的短板。

ar 頭顯:另一種形式的「智能眼鏡」

儘管我們前面主要討論的是「眼鏡形態」的智能設備,但在當前整個 xr 生態中,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分支——ar 頭顯。

就體驗來說,ar 頭顯和真正的智能眼鏡仍有一定區別:由於頭顯設備體積大、重量重,對環境要求更高,更適合室內等非移動場景下使用;而智能眼鏡更傾向於「全天候穿戴」,強調輕量、便捷、適合日常出行。

智能眼鏡進入618主場!這三類產品最值得入手,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rokid

不過從技術趨勢來看,ar 頭顯與智能眼鏡之間的界線正在模糊。隨着分體式計算模組、雲渲染方案的興起,未來的頭顯設備完全可以變得更輕薄、更像眼鏡。

就目前情況來說,inair 2、rokid ar lite 會是這一品類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其中 inair 為 inair 2 ar 眼鏡設計了「inair pod」空間計算主機;用戶無需隨身帶電腦,可以利用遠程串流技術隨時隨地連接電腦。而 rokid ar lite 則以無線投屏為核心,讓手機、電腦隨時化身 300 吋巨幕,為用戶帶來得更沉浸的娛樂體驗。

智能眼鏡:挑戰與希望並存的明日之星

當然了,就現階段智能眼鏡的產品表現來說,智能眼鏡品類仍有不少遺:一天一充的續航焦慮、動輒 50 克的厚重身軀,以及應用生態上的短板……這些老生常談的問題依然是阻礙智能眼鏡普及的「罪魁禍首」。

智能眼鏡進入618主場!這三類產品最值得入手,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inair

但回顧 2025 上半年,我們也看到了智能眼鏡的希望:從音頻到拍攝、顯示,智能眼鏡已經從過去的「能用」邁向「好用」;米家、雷鳥、星紀魅族、rokid、inair 等品牌的積極入局,也讓智能眼鏡從「概念」變成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派上用場的實用性產品。

隨着硬件技術的進步和 ai 能力的增強,未來智能眼鏡的價格門檻必將繼續降低。而 2025 年的 618,說不定就是智能眼鏡「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新起點。

4月,618火藥味漸濃。

2025年,電商行業暗流涌動,京東引爆即時零售大戰,“僅退款”全面取消,“出口轉內銷”如火如荼,ai電商進入應用期。

今年的618註定非凡,雷科技618專題已上線,我們將及時關注618最新戰況、ai硬科技品牌動態、電商行業全新趨勢,敬請關注。

智能眼鏡進入618主場!這三類產品最值得入手,怎麼辦?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蘋果官宣降價:市場策略與行業影響的雙重奏 - 天天要聞

蘋果官宣降價:市場策略與行業影響的雙重奏

在消費電子領域,蘋果公司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近日,蘋果官宣降價的消息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層層漣漪,在消費者、市場以及整個行業中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熱議。一、降價舉措的背後邏輯蘋果公司此次官宣降價,並非毫無徵兆的突發奇想,而是多種
卷出天花板的電混旗艦?吉利銀河星耀8試駕後,我有些話想說 - 天天要聞

卷出天花板的電混旗艦?吉利銀河星耀8試駕後,我有些話想說

5月9日,吉利銀河星耀8正式上市,僅幾天時間,話題熱度就迅速攀升。不誇張地說,不少車友群、朋友圈幾乎被這台車“刷了屏”。身邊很多朋友也跑來問我:這車真有說的那麼牛嗎?值得入手嗎?帶着這個疑問,我參加了在成都舉行的區域上市品鑒會暨試駕活動。試完之後,我的第一反應
演繹科技浪漫 “手搓”搓出一個全宇宙 - 天天要聞

演繹科技浪漫 “手搓”搓出一個全宇宙

一個從小愛拆車、沒考上大學的孩子,長大後在幹什麼?答案是在雲南農村造車,把科幻片里的車變成現實。雲南昆明山區的農家院里,抖音創作者@豬堅強 的“床車系列”正在刷新認知,能爬樓的履帶車、水陸兩棲的變形車、帶 AI 語音控制的車。
洞察生意本質,開啟財富密碼 - 天天要聞

洞察生意本質,開啟財富密碼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中,人人都渴望抓住生意的本質,實現財富的增長。但究竟什麼才是生意的本質?又該如何憑藉它來賺錢呢?生意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滿足需求。就像蘋果公司,他們洞察到人們對於簡潔、美觀且功能強大的電子產品的需求,於是推出了一系列驚
小米高端機大跳水,16GB+512GB+60倍變焦,降幅高達2050元 - 天天要聞

小米高端機大跳水,16GB+512GB+60倍變焦,降幅高達2050元

如果你的預算在3000元左右,你會選擇新款中端旗艦還是會選擇某些大跳水的老款高端手機呢?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決定。如果你比較側重的是遊戲體驗,對拍照的要求不是很高,相信不少網友都會選擇新款中端旗艦....
一季度華為小米手機銷量大增 蘋果再下滑 - 天天要聞

一季度華為小米手機銷量大增 蘋果再下滑

時間來到了5月末,除了華為的影像旗艦Pura 80系列外,各家廠商都已經完成了這一輪的旗艦機型發布。就在近日,Counterpoint帶來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手機銷量統計。各家廠商表現如何?一起來看看。先來看全球市場方面的表現,據報告介紹,2025年Q1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收入同比增長3%,主要由Apple、vivo及非排名前五的品牌推動。...
蘋果更新過時產品列表,看看有沒有你在用的? - 天天要聞

蘋果更新過時產品列表,看看有沒有你在用的?

據了解,蘋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新一份“過時產品”名單,包含一些已經停止銷售多年且不再提供官方維修支持的設備。據悉,蘋果會在產品停售5年-7年後標記為過時產品,這意味着這些產品可能無法獲得蘋果官方的維修服務,但如果仍有零件可用,蘋果會提供最多兩年時間的維修服務。而在蘋果最新發布的過時產品列表中,我們發現...
曝低軌衛星通信開始公測:華為Mate X6典藏版首發 - 天天要聞

曝低軌衛星通信開始公測:華為Mate X6典藏版首發

據博主@數碼閑聊站 最新透露,目前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已經進入了公測階段,順利的話,下半年有望實現消費級衛星組網,在無網絡覆蓋的區域提供網絡連接。參考現有資料,按照衛星軌道高度的不同,通信衛星可以分為低軌通衛星、中軌衛星和高軌衛星。相比於北斗、天通等中高軌道衛星,低軌衛星由於距離地球表面更近,擁有獨特優勢...
兩款真我新機下周發,有一款為限定版機型 - 天天要聞

兩款真我新機下周發,有一款為限定版機型

據悉,真我Neo7 Turbo將於5月29日14:00正式發布,目前新機的兩款外觀已經公布。真我官方表示。真我Neo7 Turbo擁有透明灰和透明黑兩種配色,手機背面配備閃能DART標、NFC靈透線圈、背板晶刻紋理,弧形線圈清晰可見,紋理隱隱若現,科技感拉滿。真我 realme 副總裁、全球營銷總裁、中國區總裁徐起透露,“在透明後蓋之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