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堆料”成為一種營銷手段,價格就成了唯一的遮羞布。深藍s09的上市,便是一場將成本壓榨到底的配置堆疊秀。車身尺寸長達5200mm、軸距達3120mm、標配cdc可變懸掛與空氣彈簧,頂配搭載華為ads 2.0高階智駕系統,再加上雙電機四驅、最大綜合功率為316kw,30.99萬元的售價貼臉輸出——對照理想l9的起售價為41.98萬元,這不就是活脫脫的“半價理想l9”?

但便宜真的等於競爭力嗎?

先從外觀說起,深藍s09模仿理想l9的設計痕迹幾乎肉眼可見,無論是貫穿式燈帶、封閉式前臉,還是c柱的收尾線條,都是那套熟悉的“奶爸高端模板”。內飾中控布局也幾乎照搬三屏互動系統,連後排娛樂屏幕都沒落下。問題在於,做工質感遠不如理想。中控區採用大量塑料件、車門皮質拼接不夠細膩,這種廉價感並不需要老司機來驗證,普通消費者摸一下門板就能識破。

再看硬件配置,確實是幾乎全套“抄作業”。cdc懸掛、空氣彈簧、雙電機四驅、8295智能座艙芯片,甚至連激光雷達都給了。但真有幾個用戶會因為這些“配置表上的堆砌”就選擇一個品牌認知度和售後體系遠低於理想的車型?華為ads 2.0雖然亮眼,但“華為智駕 ≠ 華為造車”,系統成熟度與理想自研noa之間的差距還需要實際道路驗證。更何況,深藍的服務網絡和ota更新能力與理想汽車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關鍵問題在於用戶群體錯位。深藍s09最便宜的入門車型僅為20.99萬元,與理想l9的41.98萬元壓根不是一個消費圈層。買理想的人講究的是品牌帶來的“面子經濟”,講究的是家庭旗艦的豪華感和口碑光環。而買s09的人,看重的是“堆料是否超值”“價格能否打動丈母娘”。這兩個圈層中間隔着的,不只是價格,而是認知的鴻溝。

所以s09真正的對手是誰?不是理想l9,也不是魏牌藍山。後者至少在內飾質感和品牌調性上仍保留着一些“中產幻想”。s09真正影響到的,是那些價格從20萬到30萬之間、打着家庭旗艦旗號卻在各方面都有妥協的六座中大型suv:零跑c16、問界m7、比亞迪唐l、星紀元et。這些車的共同點是都想啃“大六座”的剩飯,結果現在s09端着一鍋更大的、賣得更便宜的飯衝進來,別人自然吃不下去了。

但話說回來,大六座這個市場本身就已經涼了。自從“二孩三孩”政策熱度褪去,再加上城市限寬、停車難,真正需要6座以上空間的用戶越來越少。

反而是理想l6這種大五座、注重舒適性和智能化的車型,站穩了腳跟。l6 24.98萬起售,空間比大六座更合理,做工不輸40萬級車型,在30萬以內沒有對手。這才是現階段家庭用戶的剛需。
所以問題來了:深藍s09到底圖什麼?在我看來,它更像是一次技術和供應鏈的炫技,一個“我也能做到”的大聲宣言。長安通過這款車告訴市場,它也能用30萬元造出堆料媲美理想l9的車,它有平台、有電池、有驅動系統,甚至還有華為這個頂級供應商撐場。
但要說s09能否撼動理想l9的地位,答案很簡單:不能。就像你穿着和別人一模一樣的高仿aj走進籃球場,真正決定你能否得分的,從來都不是鞋,而是你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