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行業在“價格戰”里內卷,這家國貨卻在618反向操作

2025年05月22日15:00:19 科技 1738

  2025年618的商業戰場硝煙瀰漫,當各大平台以"單件立減""百億補貼"掀起價格戰時,植物醫生卻逆勢提價,在消費主義的狂潮中築起一道"慢即是快"的護城河。

  這家紮根美妝行業31載的國貨品牌,不僅用"大巧若拙"的堅守印證着"大盈若沖,大直若屈"的商業智慧,更與國家經濟轉型的政策導向形成深刻呼應。

  5月20日,國家發改委在5月份新聞發布會上明確指出,當前中國經濟處於新舊動能轉換期,部分行業存在“內卷式”競爭亂象:低價傾銷、制假售假等行為突破市場底線,擾亂公平秩序。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強調,需通過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破除地方保護主義、遏制落後產能擴張等組合拳,引導產業向“高端產能、優質供給”轉型,並重拳整治劣質低價等市場亂象。

  這一政策導向,恰為植物醫生的“逆勢操作”提供了宏觀註腳。當行業沉迷於流量轉化率與價格廝殺時,植物醫生以線下深耕之“拙”、科研自建之“笨”、成分突破之“韌”,率先踐行了政策倡導的“以科技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當行業在“價格戰”里內卷,這家國貨卻在618反向操作 - 天天要聞

  紮根線下,在"重資產"里構築護城河

  當電商浪潮裹挾着"流量至上"的邏輯席捲美妝行業時,植物醫生選擇了一條看似"笨拙"的道路:將根深深扎進線下。從2004年第一家專營店誕生,到2025年成為世博會官方授權品牌,31年間,植物醫生在全球300多個城市鋪就5000多家單品牌店,用"鐵杵磨成針"的耐力構築起難以複製的線下壁壘。

  這種堅守並非故步自封,而是以"大直若屈"的智慧實現戰略縱深。2016年啟動日本研發中心,2019年布局大阪心齋橋旗艦店與香港首店,2023年挺進印尼雅加達,植物醫生的線下版圖始終伴隨着國際化步伐。

  正如品牌創始人解勇所言,東南亞市場的拓展計劃正在穩步推進,菲律賓、越南等新興市場的渠道建設,既是對"線下護城河"的延伸,更是對"全球化布局"的呼應。

  在植物醫生的門店裡,你可以體驗到一個有溫度的消費場景,專業美容顧問的一對一服務,讓消費者不再是屏幕前的數字,而是能觸摸產品質地、感受成分魅力的個體。這種"面對面"的體驗,恰是線上購物難以替代的"情感連接"。當行業沉迷於流量轉化率時,植物醫生已經用線下的"慢功夫",守住了消費體驗的"快變量"。

當行業在“價格戰”里內卷,這家國貨卻在618反向操作 - 天天要聞

  深耕科研,在"捷徑"之外攥緊話語權

  美妝行業的"捷徑"從不稀缺:依賴國外團隊代工、採購成熟配方、套用流行成分......但植物醫生偏要走"最難的路"。2014年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建“中科昆植植物醫生研發中心”,2019年又聯合江南大學成立原料研發基地。從昆明的植物實驗室到東京的漢方研究中心,從順德的生產基地到北京的皮膚科學研究所,植物醫生用"一個中心、四個基本點"的科研布局,完成了從基礎研究到產品落地的全鏈條掌控。

  植物醫生不走捷徑,穩打穩紮的"笨功夫",在石斛寡糖的研發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為了打破抗衰領域被"玻色因""視黃醇"壟斷的局面,33人團隊耗時10年,嘗試1540種降解方案,歷經2870次動物實驗,終於從鐵皮石斛中提取出高活性的小分子成分。

  當行業驚嘆於"昆植1號"鐵皮石斛多糖含量超出藥典標準15%的嚴苛選材時,更應看到其背後“將核心技術攥緊在掌心”的戰略定力,這與發改委“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要求形成鮮明呼應。

  據了解,植物醫生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同申報的科研項目斬獲全國商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石斛系列產品登頂“全球石斛蘭護膚品零售額第一”。正如發改委所言,唯有通過科技創新“增加高端產能、優質供給”,才能擺脫“低價內卷”的桎梏,在高端市場建立話語權。

  成分破局,在"國際標準"里種下中國答案

  在國際品牌用化學合成成分定義抗衰標準時,植物醫生已經將目光投向中國的高山。鐵皮石斛的破局之路,正對應了"大辨若訥"哲學觀,不盲從西方話語體系,而是在中國傳統植物中尋找現代答案。

  石斛寡糖的價值,不僅在於突破了膠原蛋白無法滲透的行業痛點,更在於開創了"中國成分"的抗衰邏輯。這種小分子成分通過激活細胞自主合成機制,實現了從"外源性補充"到"內源性激活"的範式革新。

當行業在“價格戰”里內卷,這家國貨卻在618反向操作 - 天天要聞

  正如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胡江苗所言,“提取工藝的挑戰背後,是品牌迎難而上的基因”,這是對國貨高端化的有力探索,也是對植物醫生品牌創始人兼董事長所倡導的“我們要做難而正確的事”的生動詮釋。當行業追求"短平快"的成分複製時,植物醫生用十年磨一劍的專註,證明了本土成分的獨特價值。

  植物醫生的逆勢而為,本質上是一場商業哲學的實踐。"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當行業陷入價格混戰的"爭"時,植物醫生以線下深耕、科研自建、成分創新的"不爭",實現了競爭維度的躍升。這既是對“消費者終將為價值買單”的商業本質的洞見,更是對國家“新舊動能轉換”戰略的主動響應。

  31年的沉潛,讓這個國貨品牌在流量焦慮中守住了價值底線。正如發改委所言,唯有擺脫“內卷式”低價競爭,以科技創新與品質升級驅動發展,才能穿越周期,在全球化競爭中真正實現“基業常青”。植物醫生的“拙勁”,或許正是中國品牌從製造走向智造、從本土邁向全球的破局密碼。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倒計時!剛剛,雷軍“劇透”! - 天天要聞

倒計時!剛剛,雷軍“劇透”!

【導讀】雷軍多次“劇透”發布會內容,小米YU7將於7月正式上市 中國基金報記者 邱德坤 5月22日,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發布微博稱,小米戰略新品發布會將在當日晚間19點召開,發布的產品包括玄戒O1和小米YU7等。 同一天,雷軍多次發布微博,提前透露了此次發布會的多個重要信息。 雷軍稱研發設計芯片很艱難 雷軍發布...
微信再次更新,新增6個實用的功能 - 天天要聞

微信再次更新,新增6個實用的功能

微信在前段時間發布了8.0.60內測版本,包括安卓和蘋果iOS系統的2個版本。如果還沒有參與內測的小夥伴們可以在後台回復【內測】獲取該版本的內測資格。小雨在體驗了一段時間後發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分享給大家。
VoIP領域熱門協議:SIP協議 - 天天要聞

VoIP領域熱門協議:SIP協議

在這個“萬物皆可網絡化”的時代,從你和朋友視頻通話的App,到企業級語音網關係統背後的支撐架構,隱藏着一位功不可沒的通信魔法師——SIP協議(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會話發起協議)。
“澳科一號”衛星在軌運行兩周年——這張澳門“金名片”領航創科之路 - 天天要聞

“澳科一號”衛星在軌運行兩周年——這張澳門“金名片”領航創科之路

澳門江湖:澳門月刊雜誌社官方公眾號;澳新社:澳門新聞通訊社官方公眾號目前已有300000+人關注加入我們... 監督政府依法施政,報料有獎!浩瀚無垠的太空中,一顆以“澳門”命名的衛星正揭開地球磁場的神秘面紗——這是首顆內地與澳門共同研製的空間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簡稱“澳科一號”)。“澳科一號”衛星模型。...
商務部再回應美對AI芯片出口管制:堅決反對 - 天天要聞

商務部再回應美對AI芯片出口管制:堅決反對

在今天(22日)下午召開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就美國對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問題進行回應。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詠前:中方已多次闡明立場,美方濫用出口管制,對中國進行遏制打壓,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危害中國發展利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密切關注美方後續情況,...
消費投訴平台再指去哪兒網“大數據殺熟”  女性被“宰”投訴更多 - 天天要聞

消費投訴平台再指去哪兒網“大數據殺熟” 女性被“宰”投訴更多

消費保平台公布的“大數據殺熟”被投訴企業榜單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陳嘉偉 報道近日,消費保平台發布了一份投訴數據分析報告:截止到2025年4月,消費保平台共收到1357件“大數據殺熟”相關投訴案件。其中,在線旅遊平台(佔比50.48%)、電商平台(佔比21.22%)、網絡遊戲(佔比12.09%)成為“大數據殺熟”的重災區。涉及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