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觀光車(robobus)。 深圳晚報記者 周怡 攝
美團無人機在蓮花山公園送外賣。管樂 攝
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10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陳龍輝)深圳分布着大大小小1320個公園。近幾年,隨着人工智能等科技領域的發展,深圳公園積極拓展科技應用場景,無人駕駛觀光車、環衛機器人、無人機送餐等紛紛出現,市民遊客紛紛感嘆,深圳的公園越來越“科幻”了。
“天上掉餡餅”成為現實
在南山區海岸城二層平台上,藏着一座繁忙的“機場”,6個機位上方,一架架無人機帶着嗡嗡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兩名“空中外賣”小哥正忙着給它們更換電池、裝載外賣。據他們介紹,這個“機場”負責給附近的人才公園、深圳灣公園等外賣接收點配送海岸城商圈的食物、飲品,周末時段一天能送200單左右。
接近兩公里外的人才公園裡,遊客小滿通過手機為自己和朋友點了3杯奶茶,30多分鐘後,一架無人機翩然而至,穩穩地落在空投櫃頂。輸入手機號後4位數字,從柜子里取出快遞盒,3杯冰涼的奶茶就到手了,而快遞盒還可摺疊回收。完成了點無人機外賣的初體驗,小滿感嘆道:“特區也太超前了。”
幾天前,“甲亢哥”也曾在這裡體驗了一把無人機外賣,網紅傳播效應讓深圳公園的無人機外賣蜚聲海內外,吸引了更多人體驗。現在無人機送外賣服務已成為公園內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目前,深圳已經有蓮花山公園、人才公園、深圳灣公園等公園開通了11條無人機配送航線。
科技讓“無人”服務成為常態
除了無人機送外賣,深圳公園還有更多的“無人”服務彰顯科技力量,為遊客的遊玩體驗增添了別樣色彩。2024年底,蓮花山公園進行了無人駕駛觀光車的試運行。觀光車沒有車頭車尾之分,方向盤、腳踏板、後視鏡等部件一概不見,全靠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感知複雜道路。體驗路線從蓮花山公園綠榕路紀念園至雨林溪谷段的450米往返。全程約8分鐘,車內智能廣播系統會一路為遊客介紹沿途的公園美景,為他們帶來安全又新奇的遊覽感受。
無人機aed則是扮演空中急救俠的角色,目前深圳在塘朗山郊野公園、鳳凰山森林公園、石岩濕地公園、羅田森林公園和福海河公園設立了5個無人機aed配送站試點。每個公園規划了30個無人機降落點位,當遊客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通過手機操作,實現掃碼觸發、自動起降、精準投遞。市民雲山對此讚不絕口,他在周末徒步時發現路燈桿上設有一塊紅色的“無人機aed”降落點標牌,可以手機掃碼呼叫aed急救包,立即拍照發朋友圈“廣而告之”,並且感嘆:關鍵時刻真能救命,深圳還是太先進了,太贊了!
漫步深圳公園,遊客還有可能偶遇“有兩把刷子”的掃地機器人、永遠伸出“雙臂”作擁抱狀的水上清污機器人。它們的萌態讓清掃工作也成了公園裡的一道風景線。
此外一些公園還配備了無人售賣車、智能無人咖啡亭,有的停車場甚至引入移動儲能機器人,無需固定充電樁,在停車場內任意車位,移動儲能機器人都能實現隨停隨充。這些科技應用的引入,讓公園在保留自然之美的同時,散發著現代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