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布局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互聯網巨頭加持下,人形機器人賽道將迎來“風口“?

2025年02月19日22:20:42 科技 5953

每經記者:塗穎浩    每經編輯:馬子卿

2月19日,市場傳出螞蟻集團下場自研智能機器人的消息,隨後螞蟻集團內部人士確認了其在具身智能領域的布局和投入。

近日,有招聘平台信息顯示,螞蟻集團開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系統和應用等崗位。相關招聘主體為上海螞蟻靈波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於2024年12月17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1億元,註冊地在上海。

螞蟻集團布局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互聯網巨頭加持下,人形機器人賽道將迎來“風口“? - 天天要聞
上海螞蟻靈波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信息
圖片來源:天眼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螞蟻集團內部人士處獲悉,作為人工智能領域布局的一大方向,螞蟻集團去年註冊成立的該公司將聚焦於具身智能技術和產品研發,以推動人機交互的全新服務和體驗。

螞蟻持續布局加大ai投入

2023年,螞蟻集團確定了“ai first”“支付寶雙飛輪”和“加速全球化”三大戰略重點。以支付寶為核心,此後螞蟻加速ai應用布局,在出行、政務、醫療、理財等場景服務億級用戶。

2024年9月消息,螞蟻集團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增補董事會獨立董事的議案,知名人工智能學者、北京智源研究院創始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張宏江被提名為螞蟻集團獨立董事。業內人士指出,這顯示出螞蟻集團對人工智能戰略的高度重視。

對於布局具身智能領域的消息,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在受訪時表示,隨着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作為新興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商業潛力。螞蟻集團可能希望通過布局該領域,探索新的增長點,並推動人機交互的新體驗。此外,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技術還可以與螞蟻集團現有的金融科技業務產生協同效應,共同推動技術創新和業務升級。

在王鵬看來,螞蟻集團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對於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至關重要。此外,螞蟻集團還具備豐富的金融場景和海量用戶數據,這有助於其更精準地定位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場景,並推動相關技術的落地和商業化。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螞蟻可以利用自身在資金、品牌、生態、數據等方面的優勢來推動人形機器人業務的發展

國內諮詢機構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進一步表示,在資金方面,螞蟻集團擁有龐大的資金實力,可以用於機器人研發和推廣;在技術方面,螞蟻集團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擁有豐富的技術積累,可以用於機器人研發和應用;在人才方面,螞蟻集團擁有大量的技術人才和市場人才,可以為公司提供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市場推廣能力;在市場資源方面,螞蟻集團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數據資源,可以為機器人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數據支持。

“螞蟻+具身智能”會產生什麼效應?

業內人士認為,螞蟻和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的結合,有望產生多方面的創新火花。

王鵬認為,一方面,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可以成為螞蟻集團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新入口,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例如,通過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用戶可以在家中或辦公室等場景下,輕鬆完成金融交易、理財諮詢等操作。

另一方面,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還可以與螞蟻集團現有的支付、信貸等業務產生協同效應,共同推動業務創新和發展。此外,螞蟻集團還可以利用其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方面的積累,推動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整個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張新原看來,機器人可以成為螞蟻集團數字化升級的重要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也可以成為螞蟻集團拓展新業務領域的重要工具,例如在物流、零售、醫療等領域的應用。此外,螞蟻集團可以利用自身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優勢,為機器人提供金融服務和支付等解決方案,進一步拓展其業務領域和影響力。

根據高工人形機器人不完全統計,2024年1-10月,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發生69起融資事件,公布金額的融資事件總額超過110億元。其中,中國企業與美國企業的融資佔到了總體的86.96%。從國內融資數據看,從本體擴展至具身大模型,國內資本關注焦點往具身腦收斂。

螞蟻集團布局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互聯網巨頭加持下,人形機器人賽道將迎來“風口“? - 天天要聞
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
圖片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

一位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在受訪時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人形機器人距離商業化還有距離。目前硬件是最成熟的,現在只需要微創新。在具身腦方面,大腦做決策規劃是眼前的主流,小腦做運控實際操作是前瞻,但現在還沒有量產的模型。從融資角度而言,建議投資機構在人形機器人一側保持跟隨。”


每日經濟新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