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2025年01月08日20:33:06 科技 1891

前言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新能源發展的速度讓人震驚,匯川技術最初只是變頻器製造商,但如今已成為自動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成長為市值超過1500億的巨頭。

特別是在2024年,當小米被質疑發動機技術的時候,匯川技術站出來表明與小米的合作關係,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朱興明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匯川技術市值為什麼增長的那麼快?朱興明如何帶領公司成功的?

匯川技術的誕生與成長

提到朱興明的成功,那他在華為工作的經歷是繞不開的,作為被燕山大學保送的研究生,朱興明在無線電技術上很有造詣,畢業後在一家小企業工作一段時間後就進入了華為電器,而且還是擔任產品總監。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雖然朱興明個人能力很強,但是因為那個年代中國的變頻器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壟斷,高昂的價格和技術的封閉讓國內企業苦不堪言,那時候的華為電氣還只是華為的一個非核心業務部門。

不過華為期間,朱興明不僅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更重要的是,朱興明積累了大量關於變頻器和其他電氣技術的經驗,他意識到工業自動化領域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尤其是變頻器技術。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加上2001年的時候,華為為了集中資源在核心競爭力上,決定剝離部分非核心業務,其中包括華為電氣,華為電氣最終被艾默生電氣以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這也對朱興明產生了直接影響,他因此成為了艾默生電氣的一員。

不過在美國的公司工作顯然不是朱興明的最終目標,他看到了市場的機會,而他需要的技術,在他還是艾默生的電氣產品線總監的那兩年,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積累。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於是在2003年,朱興明有了行業有了深刻的理解、積累了足夠的人脈和技術,他選擇離開了艾默生,而且還帶走了16位曾在華為工作的人員,以及另外3名前IBM員工,共同創辦了匯川技術。

這樣的團隊構成,難怪很多人後來調侃匯川技術注入了“小華為基因”,加上後來朱興明帶着匯川技術取得的成功,也有人把他與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相提並論,稱他為“小任正非”。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而朱興明團隊確實沒讓人失望,朱興明帶領團隊從最基礎的變頻器技術入手,很快就開發了第一台商業化矢量變頻器NICE3000,而且這第一款產品還是匯川技術自主研發的,可以是說意義非凡。

而且朱興明研發的時候可以說是針對行業痛點對症下藥的,這首款產品就是針對電梯行業維護成本高的痛點進行了優化設計,採用了極致性價比的策略,不僅大幅降低了成本,還通過技術創新節省了安裝工期。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而匯川技術正是憑藉這樣的優勢,讓NICE3000迅速在市場上打開了局面,為匯川技術贏得了寶貴的市場份額和口碑,匯川技術在電梯控制領域的行業地位得到了顯著提升,逐漸成為了國內電梯控制領域的領軍企業。

然而,朱興明並沒有滿足於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不斷創新,提前布局未來,於是在2007年,他就預見到單一變頻業務難以迎合未來工業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馬上帶着團隊投巨資研發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和高精度伺服系統,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許多企業為了縮減成本,紛紛減少了研發投入,然而,朱興明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沒有減少研發投資,反而加大了市場開拓力度。

事實證明,朱興明的判斷是正確的,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一些國外競爭對手開始收縮業務,這為匯川技術提供了難得的市場空間,匯川技術憑藉在變頻器和PLC領域的深厚積累,成功抓住了機遇。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匯川技術也因此在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2010年完成上市,也推出了INOVANCE系列變頻器、高性能PLC產品等,企業進入全新的台階,朱興明也開始了他的下一步計劃。

如果說變頻器和PLC是匯川技術的立足之本,那麼新能源電控領域則是他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一躍,光伏逆變器業務遭遇挫折後,朱興明及時調整戰略,將重心轉向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等領域,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匯川技術也跨入新能源電控領域,開始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總成解決方案,匯川技術憑藉之前在電力電子、控制算法等方面的深厚積累,迅速開發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電控產品。

超級電機V6s就是小米和匯川一起研發的,理想等眾多新型車企也都和匯川技術建立了合作,而匯川技術能獲得巨大的成功,和朱興明的戰略有很大的關係。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朱興明非常關注技術研發,為了保證企業的工業自動化控制與驅動技術的核心,能隨時進入新興領域,他堅持每年將營收的10%投入研發,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新技術。

也正是這樣一直跟進市場前列,2010年匯川技術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後,它的市值和營收均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特別是在伺服系統領域,成功超越了西門子等國際巨頭,佔據了市場28%的份額,成為了國內伺服系統市場的領導者。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如今又靠着技術研發,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4.2億元,世界十大工業自動化企業排名中,匯川技術位列全球第7、中國第1,如今匯川技術的市值更是突破1500億大關,準備繼續衝擊更高的層次。

這樣的成績不僅是對企業實力的肯定,更是對朱興明及其團隊多年來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然而,對於朱興明來說,這只是一個新的起點,他的目標是帶領匯川技術成為全球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領導者。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未來匯川技術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在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領域,匯川技術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

結語

從一位普通的工程師到市值1500億巨頭的掌舵人,朱興明的創業歷程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敢於夢想、勇於挑戰、不斷創新。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在匯川技術的成長曆程中,我們看到了中國企業在自動化領域的崛起之路,也看到了中國企業家在面對挑戰時的堅韌與智慧,匯川技術的成功,不僅是對朱興明及其團隊努力的最好回報,更是對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的有力證明。

信息源:匯川技術漲0.26%,中期趨勢方面,上方有一定套牢籌碼積壓。近期該股有吸籌現象,但吸籌力度不強 新浪財經 2025-01-08

匯川技術董事長朱興明新年致辭:在“管理攻堅年”做難而正確的事 新浪財經 2024-01-01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離開華為後,他自己創業,干出市值超1500億的巨頭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