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I上演“小蝌蚪找媽媽”,騰訊字節誰會率先“入果”?

2024年12月19日23:23:07 科技 1297

蘋果AI進入中國市場,就像一段“小蝌蚪找媽媽”故事。


路透社報道,三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與騰訊、字節跳動談判,希望將這兩家公司的AI大模型整合到在中國市場銷售的iPhone當中,但目前這一討論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此外第一財經獨家獲悉,蘋果還在與智譜進行談判,除了百度,目前與蘋果接觸的AI大模型公司增加至至少3家。


大概是因為和百度合作出現了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蘋果再一次對國內版Apple Intelligence進行招標,尋求額外的平替方案。


蘋果AI上演“小蝌蚪找媽媽”,騰訊字節誰會率先“入果”? - 天天要聞

(圖片來自蘋果)


按照蘋果的計劃,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在2024年僅支持英文,中文功能將在2025年推出。眼看2024年的餘額已經不足半個月,和百度之間的合作如果沒有實質性進展,就算是蘋果臨時抱佛腳,也不能讓國內版蘋果AI延期了。

畢竟蘋果國內官網的iPhone購買頁面還寫着大大的“為Apple智能預備好”。


Apple Intelligence被市場寄予厚望,尤其是對於國內用戶來說,AI功能就是蘋果近兩年來感知最強的升級。但現如今頻頻爆出的消息,都給國內版蘋果AI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


蘋果苦尋平替方案,或因與百度合作不暢?


國內版Apple Intelligence的“小蝌蚪找媽媽之路”並沒有想象中順暢。


iOS 18iPadOS 18以及macOS Sequoia系統當中,蘋果首次引入了Apple Intelligence功能,蘋果AI包含本地小模型、雲端模型和接入的第三方大模型,例如海外版蘋果AI就是接入了OpenAI公司的ChatGPT大模型能力。但由於中文支持等問題,ChatGPT無法在國內正常使用。


在中國市場,無論是本地模型、雲端模型還是第三方模型服務,都必須要遵循對應的本土監管。為了快速落地,蘋果需要為自家的AI功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本土AI大模型服務商夥伴。作為國產大模型排頭兵的文心一言,當時外界都認為是國內版蘋果AI最好的合作對象。


華爾街日報》最早在今年3月報道,稱蘋果與百度談判在中國版iPhone上使用文心一言大模型。6月又有消息稱,除了百度之外,蘋果還在與阿里巴巴、百川智能等AI供應商接洽,但最終敲定了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作為中國版蘋果AI的方案。


The Information曾在12月4日表示,稱蘋果為使用百度AI大模型支付了高達100億美元的費用,並同意承擔重新訓練和微調模型帶來的計算成本。但The Information同時還報道,蘋果和百度之間的磨合併不順暢。


蘋果AI上演“小蝌蚪找媽媽”,騰訊字節誰會率先“入果”? - 天天要聞

(圖片來自豆包)


首先是二者在“如何使用iPhone用戶數據來訓練和改進模型”這件事上產生了分歧,百度希望保留通過AI搜索功能收集的用戶數據,而蘋果的AI系統以數據隱私為核心設計,禁止存儲或分享個人數據。其次是文心大模型在理解用戶提示和對常規場景的響應準確性方面存在困難,似乎表現不及預期。


實現AI操作系統的路徑有兩種:一種是圍繞系統底層架構重塑的“原生”AI操作系統;另一種是基於原有系統架構進行AI化改良,蘋果AI屬於後者。然而這種“改良”AI功能存在瓶頸,傳統操作系統的架構很難實現大規模並行計算或複雜場景,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像自動化點外賣這樣的操作,受限於傳統系統架構,Apple Intelligence目前很難實現。再加上不同的AI大模型能力各有特點,完全融入蘋果生態並不是隨便改改就能實現,這是百度以及所有中國AI服務融入蘋果都會面臨的挑戰。


騰訊與字節AI誰將“入果”?25年第一懸念!


騰訊和字節的AI大模型實力都不差。


字節跳動旗下有即夢、海綿音樂、星繪等AI大模型,面向圖片、音樂、視頻等專業領域,但豆包才是面向大眾的泛用模型,在文字、繪圖方面出色。作圖上支持圖片區域重繪、擴圖功能,生成圖片的清晰度超過其它大模型,區域重繪也是許多大模型不具備的能力。在專業化的場景中,豆包還能幫助用戶做PPT、寫代碼等。


數據上,字節豆包AI在2024年9月實現下載量過億,11月豆包APP日活躍接近900萬,增長率超過15%;全球月活躍達到4702萬,在全球活躍排行榜上排名第二,僅次於ChatGPT。


相比之下騰訊元寶還處在剛起步的狀態,大體上和其它大模型相比沒有太大區別。不過它的智能體值得一提,騰訊元寶內置了多個以影視劇人物為原型的智能體,可以支持聊天對話,並能夠完整還原角色設定,這一點充分發揮了騰訊的社交基因。


但根據小雷的體驗,騰訊元寶的模型能力以及混元文生視頻大模型能力,與主流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騰訊本身資源雄厚,追上大部隊只是時間問題。


根據Similarweb的數據,騰訊元寶網頁端在今年8月的訪問用戶數為108萬,日活用戶約4萬;Questmobile數據顯示,騰訊元寶APP端8月活躍接近60萬,日活躍約7萬。


總體而言,字節豆包在日常場景當中有更好的能力,用戶數據更好看,而騰訊元寶在“智能體Cosplay”上跟更具特點,最重要的是騰訊有微信生態,這才是蘋果重視的。小雷在社交平台發現,日常使用當中,網友們推薦豆包會比較多,對於蘋果接入國產AI的消息,他們對接入豆包的態度更積極。


至於蘋果最終會和哪家AI大模型合作,關鍵還是看談判結果,以及用戶隱私保護上是否能達成一致。豆包使用群體較多,但騰訊與蘋果早有較深的合作關係。


此外,蘋果還在與字節、騰訊外的多家AI大模型供應商接觸,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中。


蘋果AI就算落地中國,iPhone也扶不上牆


的確,從創新角度來說,Apple Intelligence是蘋果近兩年來感知最明顯的升級,少了蘋果AI,今年的iPhone 16系列很難說有什麼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東西。但在消費者看來,對AI功能還是好奇多過實用。


美國回收公司SellCell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半數iPhone用戶在購機時,會將設備是否支持AI功能視為重要因素,然而73%的用戶在購買iPhone之後,又發現AI對手機的體驗提升微乎其微。SellCell還指出,在眾多蘋果AI功能當中,只有寫作工具和通知摘要使用率比較高,超過50%的受訪者體驗過。


優先消息、照片清理、智能回復等功能使用率一般,只有不到15%的受訪者體驗過照片自然語言搜索和轉錄摘要兩大功能。


還有不少受訪者直言,在好奇心得到滿足之後,AI功能的使用率會進一步下降。從數據就能看出,大部分用戶對AI功能不感冒,對手機體驗的提升十分有限。海外網友Olivia Look在X平台上表示,蘋果AI是一個接觸消費者並大規模採用的好機會,然而這只是一個“糟糕的Siri”。話里行間也能看到,用戶對Apple Intelligence功能並不滿意。


蘋果AI上演“小蝌蚪找媽媽”,騰訊字節誰會率先“入果”? - 天天要聞

(圖片來自X)


就連給周圍的朋友介紹iPhone時,AI功能這幾個字眼也很沒號召力。


小雷認為原因還是在於AI在移動設備上沒有出現殺手級應用,多數停留在生成信息或者處理照片的階段,特定場景中的確能夠提供一定的價值,但並未從本質上顛覆我們使用智能設備的習慣。更何況許多生成需求,一個第三方大模型App也可以解決。


由此看來,蘋果AI能否找到合適的本土合作對象,是否順利讓Apple Intelligence進入中國市場,都不大會影響iPhone銷售表現,坦白來說還不如大額補貼來得吸引人。矛盾的是,如果沒有AI功能,iPhone 16系列不過是又一次“擠牙膏”,更沒什麼好說的了。


AI的未來值得期待,只是現階段其呈現的都是大模型的特性,等到原生AI操作系統徹底改變我們的使用習慣後,AI手機以及AI硬件才有了更多實際意義。


說白了,AI這個餅,雖然眼下不好吃,但蘋果畫了,如果這個餅都端不上桌,果粉可能真的很難自適應了。


25年1月7日,CES國際消費電子展) 2025 即將盛大開幕,雷科技報道團蓄勢待發,即將飛赴美國·拉斯維加斯現場全程報道,敬請關注。

蘋果AI上演“小蝌蚪找媽媽”,騰訊字節誰會率先“入果”?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