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造謠山西問界M7事故 抹黑華為背後:專家詳解新能源車為何會着火!

2024年05月11日21:23:21 科技 1796

快科技5月11日,之前山西問界m7事故中,有一些大v參與了造謠,並抹黑華為,而整個事故隨後官方也進行了回應。

問界官方的回復中,m7 plus事故車輛與前方道路養護車發生115km/h高速追尾碰撞時,前方車輛尾部突出梁狀堅硬結構瞬時嚴重侵入事故車輛左上側前機艙及乘員艙。

這導致前機艙及乘員艙嚴重損壞,線束瞬間被切斷,前機艙被高溫部件或線束短路火花引燃,前機艙左側先起火,後火勢蔓延至整車,動力電池包未發生自燃。

隨後這也引發了網友的廣泛討論,新能源車為何會着火?又為何難撲滅?

大V造謠山西問界M7事故 抹黑華為背後:專家詳解新能源車為何會着火! - 天天要聞

有專業人士表示,電池熱失控與其化學性質有關,鋰電池工作原理可以簡單理解為,依靠鋰離子在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充放電。而鋰是一種活潑的金屬,這本身就決定了鋰電池易燃易爆的屬性。

至於起火的原因,多數新能源車着火事故主要可以歸納為兩類,一個是內部原因,生產製造工藝不好,例如電池內有雜質、有毛刺,以及電池老化,都可能會發生短路;

一個是外部原因,就是碰撞、高溫等,這也是為何新能源車重大交通事故經常導致車輛熱失控。

所以,當鋰電池發生熱失控後,會持續放熱併產生大量含有氫氣、甲烷、乙烷等的可燃混合氣體,如果內部的化學反應仍在繼續,在外部明火被撲滅後,容易發生反覆復燃現象。

再加上鋰離子電池密閉空間狹小的結構特點,在安全閥失效的情況下,能量的積壓足以引發爆炸,這也是為什麼燃燒起來不好滅火的關鍵所在。

對此,專家也是表示,鋰電池着火時往往伴隨化學反應,化學反應是持續的,從外部降溫,無法迅速降至其不活躍的溫度,極易復燃,而鋰電池最為安全的工作溫度上限只有45度。

更關鍵的是,鋰電池在長期、大容量、高功率的快充後,鋰離子還原過程中有可能產生“鋰枝晶”現象。

晶體日積月累,最終可能刺穿正負極的隔膜、造成電芯正負極短路,從而引發熱失控,“超充過程其實就是鋰離子更加活躍了,本身就比慢充風險更高。”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章弘表示,防範電池安全風險,除了要有強硬的標準,以及廠商們共同努力外,還要提高消費者的認知,並讓大家主動養成安全用車習慣,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燃的隱患。

防範和降低新能源汽車熱失控風險,必須由多方共同努力。“企業責無旁貸,不僅是車企,還有電池企業。把好質量關是第一,宣傳方面、消費者教育方面,更應該謹小慎微,而不是混淆概念,出了事只想息事寧人。”

大V造謠山西問界M7事故 抹黑華為背後:專家詳解新能源車為何會着火! - 天天要聞

大V造謠山西問界M7事故 抹黑華為背後:專家詳解新能源車為何會着火! - 天天要聞

當然了,專家也承認,安全問題是新技術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不可因噎廢食。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廣告侵入AI搜索:回答成廣告,收費2萬可收錄,SEO變GEO - 天天要聞

廣告侵入AI搜索:回答成廣告,收費2萬可收錄,SEO變GEO

自DeepSeek春節走紅以來,越來越多人習慣了用AI助手進行搜索。而隨着而來的是,在傳統的搜索引擎優化(SEO)之外,生成式引擎優化(GEO)開始成為一種新興的AI營銷方式。目前,在國內AI平台還沒有接入廣告服務,品牌主如果想要更多被AI
三星新品摸摸看 - 天天要聞

三星新品摸摸看

今天親手摸到了三星大摺疊Galaxy Z Fold7、摺疊Galaxy Z Flip7和Galaxy Watch8系列Fold7最大的感覺就是輕薄,215g的重量,展開拿在手上,真的有種輕若無物的感覺,到底有多薄,也可以對比圖中的一元硬幣看看。此外它合起來是6.5英寸屏幕,整體握感更像一個手機,手感很棒,展開後8英寸大屏更不用多說,多屏互動、AI即時翻譯..
六維進階,滿配登場!全新C11售價14.98-16.58萬 - 天天要聞

六維進階,滿配登場!全新C11售價14.98-16.58萬

四年前,零跑C11於杭州運河發布中心上市,以“越級滿配”之姿開啟中型智能SUV的價值革命。四年後,這款累計銷量突破25萬台的“現象級產品”重回起點,在同樣的地點迎來全面進化。2025年7月10日,零跑汽車旗下智能越享中型SUV——全新C11正式上市。作為與特斯
台積電6月環比下滑17.7%,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40% - 天天要聞

台積電6月環比下滑17.7%,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40%

7月10日,晶圓代工龍頭大廠台積電公布了2025年6月營收快報,由於受匯率損失影響,6月營收較5月環比減少17.7%至新台幣2,637.09億元,但較2024年同期則保持了26.9%的增長。累計,2025年第二季營收為新台幣9,337.92億元,環比增長11.26%。整個上半年總營收為新台幣17,730.46億元,同比大漲40%。根據台積電此前法說會的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