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藝多不壓身”,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C2而不考C1?

2023年02月13日18:15:12 科技 6792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現在大多數人都放棄C1駕照,他們更喜歡考C2駕照。而C1駕照和C2駕照的唯一區別就是, C2駕照不能開手動擋汽車。

都說“藝多不壓身”,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C2而不考C1? - 天天要聞

但在以往的觀念里,更多的人會選擇學習C1駕照,考慮的是‘藝多不壓身’,這樣以後開手動擋或自動擋車型都可以。

都說“藝多不壓身”,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C2而不考C1? - 天天要聞

然而,如今的國內汽車市場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着“科技化”、“智能化”成為車市發展主流,許多不那麼自動化的汽車部件也在逐漸淡出大眾的視線。

前陣子,大眾宣布關停在上海的變速箱工廠。這意味着,南北大眾在國內的手動變速箱也迎來了產品周期末期,手動擋車型之後也將越來越稀缺。另外,豐田也對變速箱工廠進行了新一波的調整,吉利、長安、奇瑞等國產品牌也都默認將手動擋踢出局。

都說“藝多不壓身”,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C2而不考C1? - 天天要聞

其實,很多車型手動擋的出現,很重要的一點是為了拉低價格門檻。譬如,大眾旗下目前的手動擋也僅有朗逸、途鎧、Polo等幾款入門車型;另外,像定價7萬的帝豪、逸動等入門級國產車,基於成本考慮,同樣搭載了手動變速箱。僅有像思域、型格等運動取向車型,會在高配車型上搭載手動變速箱。

都說“藝多不壓身”,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C2而不考C1? - 天天要聞

不過,時下主流廠商均追求“豪華”和“科技”,手動變速箱僅僅常見於低端車型上,市場需求量和總體銷量也較為低迷。

數據顯示,如今新車市場中手動擋車型的銷量佔比已經不到10%,自動擋成為家庭用車絕對的主流。除了個別喜歡操縱感的駕駛達人、職業司機以外,真正購買手動擋車型的人越來越少。

一方面,C1手動擋需要踩離合器、換擋,更考驗駕駛員的技巧和熟練度。因此,C1駕照的考取難度更大、成本更高,同時流程繁瑣。與C1駕照相比,C2少了半坡起步、百米加減檔、隧道會車,停車取卡,過限寬門等項目,報名費用更低,拿證流程更短,考試難度更低。

都說“藝多不壓身”,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C2而不考C1? - 天天要聞

如今不少消費者都“知難而退”,更多抱着“未來開什麼車就學什麼駕照”’的想法去學車。最為關鍵的是,不少人在考到了C1駕照後,其實日常根本也不會去碰手動擋車型,因此學習C2駕照顯然更“實用”。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車型取消手動擋版本,而且隨着新能源的普及,無論是純電動車型,還是混合動力車型,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自動擋。這也意味着,對於大部分用戶群體,市場留給他們選擇的絕大多數是自動擋車型。

都說“藝多不壓身”,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C2而不考C1? - 天天要聞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的汽車肯定是往着更加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而手動擋則成為一種小眾情懷。雖然很多老司機最愛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手動擋有自動擋不可比擬的操控感和駕駛樂趣”,但對於絕大部分駕駛員而言,輕鬆舒適的代步駕駛,或者才是一輛車最正確的使用方式。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雷軍2025年遭老罪了!卸任董事又遇車禍,小米這回還能挺住不? - 天天要聞

雷軍2025年遭老罪了!卸任董事又遇車禍,小米這回還能挺住不?

2025年5月,小米之家工商信息悄摸兒變了——雷軍的職務從“執行董事”改成“董事”。就這倆字的變動,跟往輿論鍋里扔了顆炸彈似的,炸出一堆問號:雷總這是要放權了?小米是不是出啥大事兒了?咱今兒就掰開揉碎了,聊聊雷軍今年有多難,順便看看小米這船
個人視頻被搬運上熱搜閱讀過億,“潑天的流量”令創作者害怕:不想被身邊人看到 - 天天要聞

個人視頻被搬運上熱搜閱讀過億,“潑天的流量”令創作者害怕:不想被身邊人看到

近日,短視頻創作者“大福在成長”發布自己失業後生活的視頻被搬運至其他平台,不僅上了熱搜,話題量還破億。“潑天的流量”卻並未讓她開心,因為自己本人並未授權,同時個人隱私還被“廣而告之”,她私信要求對方刪除卻未被理睬。近日,創作者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講述了自己艱難的維權過程。2024年11月份,博主“大福...
蘋果推出 2025 彩虹系列Apple Watch錶帶 - 天天要聞

蘋果推出 2025 彩虹系列Apple Watch錶帶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蘋果今日推出新款 Apple Watch 彩虹版運動型錶帶、錶盤和 iPhone 與 iPad 牆紙。彩虹版運動型錶帶即日起接受訂購,配套的動態錶盤與牆紙近日將隨軟件更新發布。每一條彩虹版運動型錶帶都由手工裝配而成,壓模成型的鮮艷條紋構成形狀大小不一的彩虹條狀圖案,呈現含蓄而又驚艷的多變效果。蘋果稱每一...
華生科技2024年財報亮眼,營收利潤雙增長,但研發項目延期引關注 - 天天要聞

華生科技2024年財報亮眼,營收利潤雙增長,但研發項目延期引關注

5月4日,華生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2億元,同比增長46.94%;歸屬凈利潤4942.30萬元,同比增長77.91%。儘管業績顯著改善,但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延期至2025年6月,引發市場對其執行力的質疑。一、業績大幅回升,但仍未恢復至歷史高點2024年,華生科技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分別達到3.52億元和4...
徐匯“北斗七星”如何驅動全球科創新篇章,打造全球AI創新的“超級節點” - 天天要聞

徐匯“北斗七星”如何驅動全球科創新篇章,打造全球AI創新的“超級節點”

人工智能作為國家戰略級重點發展領域,正以驚人的加速度推動社會各行業轉型升級。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徐匯區“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時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正迎來爆髮式發展,上海要總結好以大模型產業生態體系孵化人工智能產業等成功經驗,加大探索力度,力爭在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
美國即將開徵半導體關稅:稅率最高或達100%? - 天天要聞

美國即將開徵半導體關稅:稅率最高或達100%?

5月5日消息,美國特朗普政府可能最快於本周公布針對半導體加征關稅的細節,市場預估稅率可能高達25%~100%,並且新規則不排除以晶圓製造地作為源產地來加征關稅,這也將對台積電、三星等產能集中在亞洲地區的晶圓製造大廠,以及英偉達、蘋果、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