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地鐵閘機口,才發現手機沒電無法掃碼進站?大熱天去便利店購買水,突然意識到手機已經自動關機?眼瞅着要遲到,卻因手機沒電無法支付停車費?
這樣的困窘,你我都不陌生。智能手機發展至今,已經成為每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吃飯、上廁所、坐公交、睡覺,沒了手機似乎做什麼都有點兒“不對勁”。但是,電量危機也同時困擾着我們。特別是在上述支付環節,沒電的手機足以讓很多小事兒變成大麻煩。
如今,這個問題將迎來新的解決方案——部分安卓手機用戶發現,在數字人民幣app硬錢包的“支付設置”中新增了“無網無電支付”入口,可實現數字人民幣手機終端無電支付。
所謂“無電支付”,是指用戶在手機關機的情況下,仍然可以使用手機“碰一碰”收款終端完成支付。在手機系統升級後,用戶可以開通數字人民幣app中的無電支付功能,並設置好關機後可支付次數和額度。
《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功能支持小米(xiaomi 13、 xiaomi 13 pro 、xiaomi mix 4、redmi k60、redmi k60 pro、redmi k60e、redmi note 12 pro極速版)、vivo部分機型,未來會支持更多機型。
“無電支付功能可解決用戶在手機無電關機下不能支付,同時也未隨身攜帶實物現金應急的痛點,保障用戶在極端情況下仍可繼續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業務。”一位業內人士評價,數字人民幣是數字形態的法定貨幣,是數字化的現金。儘管無電支付的場景相對小眾,但作為法定貨幣,數字人民幣儘可能體現出了現金的便利性,照顧到了各類人士、各種場景的需求。
數字人民幣的可得性還體現在數字人民幣的賬戶松耦合設計,可方便偏遠地區民眾在不持有傳統銀行賬戶的情況下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有利於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此外,針對老年人在數字化時代面臨的不會用、不敢用電子產品的困境,還推出了數字人民幣可視卡硬件產品。短期來華的非居民如果不習慣使用手機app軟錢包,也可以使用可視卡。
對於數字人民幣這一新功能,人民銀行在2022年10月12日發布的《紮實開展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工作》一文也有透露,強化基礎產品供給,其中,推出多種形態的硬件錢包,探索軟硬融合的產品能力,針對“無網”“無電”等極端場景,研發相應的功能。
至於這一功能的安全性,用戶也不必擔憂。記者了解到,如果在手機遺失的情況下,他人並不能隨便用“撿到的手機”花錢。
一方面,用戶可預先設置手機無電支付功能可支付次數和免密額度限制。“後台系統根據用戶設置,進行交易風險控制。在無電支付時,如果交易金額超過了免密額度,需要用戶在受理設備上輸入支付密碼,後台系統校驗通過後,交易才可進行。同樣,如果在無電情況下支付次數超過限制,交易也無法進行。”業內專家給記者解釋。
此外,一旦發現手機丟失,用戶可及時在另一台手機上登錄數字人民幣app關閉無電支付功能,防止資金損失。